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金亮 《绿色科技》2013,(12):88-91
对福建省将乐县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杀菌植物共有36科54属6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3科51属64种。主要集中于菊科、蓼科、蜃形科、大戟科等科。分布广、数量大的种类主要有海金沙、马尾松、杨梅、商陆、山苍子、樟树、乌药、叶下珠、盐肤木、水蓼、枫香等。依杀菌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分布、资源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特点,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以水蓼、猪毛蒿、苍耳、艾蒿、叶下殊、飞扬草、紫苏、射干、虎杖、乌药、乌桕、芦苇、冬青、三叶木通、商陆、凹叶厚朴、虎耳草、海金沙、蓼科蓼属等部分植物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利用价值。同时,列出了该区野生杀菌植物的科名、中文名、学名、活性部位、习性、功能分类与生境,对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的区系分类与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发现蓼科植物在本保护区有4属,23种。该文对它们的生境、用途、分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油脂植物44科73属91种,占全国油脂植物108科397属974种的40.7%、18.4%和9.3%。优势科有樟科(9种)、大戟科(6种)、山茶科(6种)、蔷薇科(4种)、榆科(4种)、漆树科(4种),优势属有山茶属(4种)、山胡椒属(3种)、山矾属(3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马尾松、竹柏、草珊瑚、三叶木通、樟树、乌药、木油桐、多花山竹子、油茶、栝楼、赛山梅与木腊树等。对该区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取用部位、含油率大小、分布、生活型以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拉萨河流域的野生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218属、642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7.78%,76.49%,80.96%,最为丰富;其次是单子叶植物13科、64属、145种,分别占18.06%,22.46%,18.28%。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种属比2.78,分化程度较弱,单种属和寡种属极为丰富。2)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复杂,划分为5个科分布区类型和3个科分布亚型;15个属分布区类型及10个属分布亚型,其中温带科18个,占总科数的56.25%,温带属194个,占总属数的82.20%,温带种705个,占总种数的90.38%,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成分仅在科级分布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比例,属、种级热带成分很少,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3)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有性,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分布属7个,中国特有分布种324个,证实本区系植物的年青性及其较强的演化、特化性质。4)拉萨河流域植物区系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植物区系亦有深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在实地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云南砚山县浴仙湖野生湿地维管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浴仙湖湿地野生维管植物有38科77属97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和蓼科的种数最多,分别为16、13、6、6种;生态型丰富,有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沼生植物3种类型,以湿生植物为主;湿地植被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10个群系和10个群落;资源植物55种,以药用为主,但资源利用水平简单、粗放,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9年12月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整理分类,初步查明了保护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种类,分析了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和区系,结果表明:(1)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3科313属451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有11科29属38种,野生植物有102科284属413种;(2)保护区内共有12个群落组成;(3)保护区内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蓼科植物为主;(4)保护区的植物在科级水平热带分布较温带分布更具紧密性;属级水平与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紧密联系,说明保护区在植物区系上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从种级水平来看,保护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国特有植物;(5)保护区内资源植物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植物,对于经济价值较高,原料需求量大的种类,应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尤溪县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有毒植物共有58科85属99种,分别占全国有毒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44.96%、13.73%、7.14%,主要集中于菊科、天南星科、蓼科、蔷薇科、蝶形花科、毛茛科等科。同时,列出了该区野生有毒植物的名录和科名、学名、中文名、有毒部位、习性与毒性大小,对该区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有毒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的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对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蜜源植物共77科204属297种,主要蜜源植物有25科43属53种,辅助蜜源植物有70科167属231种,有毒蜜源植物有9科12属13种;生活型以乔木类和灌木类占优势;蜜源植物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科占非世界分布科的64.15%,温带分布科占35.85%,热带成分明显占优;在属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0.00%,温带分布属占47.31%,热带成分有微弱优势,说明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济源市种质资源的普查,结果显示,济源市榆科(Ulmaceae)植物资源丰富,调查榆科植物有6属26种,其中野生榆科植物20种,引进栽培6种。占我国榆科植物总属数(8属)和总种数(56种)的75%和45%,是我国榆科植物丰富的区域之一。阐述了榆科植物的资源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并对榆科植物资源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龙岩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为基础,分析龙岩地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和组成、地带性和垂直梯度分布特征、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和分布特点,提出其资源利用潜力。龙岩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有113科455属1 5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科26属34种。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中只含1个属的科有44个,占38.9%;只含1个种的属有220个,占48.4%;科中只含1个属且只含1个种的木本植物有13种。野生林木地理成分复杂,按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分布区变型;R/T值为1.91,热带性质显著。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有利于“南树北移”“北树南移”等引种驯化。植物的垂直梯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海拔区间科属种分布差异较大。资源利用潜力大,地方特色树种、速生乡土树种、野生花卉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白龙江与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反映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情况,为开发利用提供原始资料,就该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现状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野生果树52科、82属、260种;其中木本植物235种,约占总种数的90.38%,草本植物25种,约占总种数的9.62%;分布广泛和较广泛的种类约占总种数的80.77%;果实类型以浆果、核果和坚果为主;其地理分布类型共有10个,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还介绍了野生果树在6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简述了主要野生果树在民间的利用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样线调查、访问、查阅已有资料的方法,对福建省尤溪县野生葡萄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葡萄科植物有6属,26种(含变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毛葡萄(Vitis heyneana)、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 cantoniensis)、蛇葡萄(Ampelopsis glandulosa)、异叶地锦(Parthenocissus dalzielii)、牯岭蛇葡萄(Ampelopsis glandulosa var.kulingensis)、大叶蛇葡萄(Ampelopsis megalophylla)、葛藟葡萄(Vitis flexuosa)、蘡薁(Vitis bryoniifolia)、三裂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和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对该区野生葡萄科植物的种类、花果期、果实特征、生活型、生态环境、频度、分布以及主要用途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研究和开发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天南星科植物资源,对该区野生天南星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区野生天南星科植物共有8属12种。对该区该科野生植物的种类与种的分属、适生生境与生活型、花期与果期、果色与果形、属的分布区类型、用途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秦巴山区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1属、80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和种的100%和97.6%.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汉中、安康、宝鸡、商洛4市,每个市又集中分布在各市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800~3 000 m范围内,属和种分别占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属和种的82.9%和73.8%.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还处于较原始的状态,人为的滥采乱挖给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籍此,提出重视就地保护工作;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迁地保护;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观赏、药用兰科植物的人工栽培研究等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内蒙古荒漠地区一些较珍稀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野外调查,重点阐述40种可引种利用的珍稀野生花卉资源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和自然分布区域,分析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园林应用前景;对于濒危植物提出在注重资源保存、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实地调查尧山野生草本植物种质资源,对其科、属的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内野生草本植物有85科、476属、1 291种,科的组成以寡种科最多,占总科数的41.17%。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分别占总属数的46.22%、42.65%。从科、属的分布来看,共有10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广泛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分别占研究区总科数的45.88%、37.65%、16.47%,占总属数的62.39%、21.85%、15.76%。尧山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应用价值多样,本研究结果可为尧山野生草本植物的科研调查、开发利用、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发现福建省尤溪县野生茜草科植物共有22属,44种(包括变种)。对该区野生茜草科植物的种类、优势属、数量与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龙江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对策,于1983~2002年就甘肃省白龙江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共有30科、42属、62种;其中乔木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56.45%;分布于海拔1700~2500 m范围内针阔混交林带的野生木本油脂植物的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79.03%。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对于槭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研究成果,概述了槭属植物种类、分布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槭属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槭树植物在东北地区原生分布种有10种,分别为簇毛槭、茶条槭、小楷槭、白牛槭、色木槭、假色槭、青楷槭、拧筋槭、元宝槭和花楷槭;糖槭、银槭、三角槭、羽扇槭、鸡爪槭5种为引进栽培种。东北槭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吉林省蛟河市濒危药用植物白花延龄草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及单位面积蕴藏量等调查研究,为制定野生白花延龄草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研究其致危生态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