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天水地区葡萄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当前环境条件下天水地区田间霜霉病发生、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时间动态及病害初始发生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捕孢法及病害定点调查,对葡萄生长期田间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及霜霉病发生动态进行了观测,用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记录田间气象数据。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7月初左右,若条件适宜,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田间病害始发期为7月上中旬,条件适宜时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期。在田间检测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后7 d左右田间开始见到霜霉病斑,从病害始发期至盛发期田间病情扩展与霜霉菌孢子囊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温度、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降水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及蔓延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
调查2019年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情况,并进行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研究。对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这4种施药方式进行差异性比较,进而优化微生态制剂施药方式,以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结果表明,2019年福建省酸腐病、黑曲霉病危害严重,炭疽病危害次之,灰霉病、白腐病危害相对较轻。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避雨栽培模式能显著降低炭疽病危害(P < 0.05)。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的施药方式能显著降低酸腐病发病率并显著增加百粒重,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建议福建省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须重视对酸腐病、黑曲霉病的防治,加大避雨栽培模式的推广力度,并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葡萄果实病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调查了蓝莓园果蝇的发生动态,并选取6种药剂,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①蓝莓果蝇从5月至12月期间出现了5次明显的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及11月上旬和中旬;②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稀释倍数增大而降低,随药后天数的增加而降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好,在各供试浓度下药后15d,防治效果均在73.82%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5%印楝素乳油与0.5%苦参碱水剂在高浓度下对蓝莓果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彭友林  刘光明  王云 《草业科学》2012,29(5):824-828
对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现有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16科38种,以禾本科、菊科、石竹科、蓼科、玄参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等为优势科,其中优势种有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莎草(Cyperus rotundus)、卷耳(Cerastium arvense)、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xo)、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早熟禾(Poa annaua)等。并对盖有地膜和未盖地膜的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的综合防除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中常用架式有柱架、篱架和棚架等,而常用整形方式有扇形、龙干形、单干双臂形、"干"字形、"高、宽、垂"整形("T"形)、"FI"形、"H"形、"一"字形和"V"形等。不同架式和整形方式,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生产要求,各地都有存在。对于葡萄栽培冬季非埋土地区,"H"形或"一"字形为基本树形的双"H"("王"字形)、"W"形以及改良"一"字形等树形将会逐步推广应用,与之相配套的极短梢修剪技术也会逐渐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延胡索酸二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延胡索酸二钠分别添加0(对照)、1、2、3 m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