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究山楂叶悬钩子炭蛆病的防治方法,采用不同碳氮源对山楂叶悬钩子炭疽病病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首选蔗糖、葡萄糖,其次为乳糖、D-果糖;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首选蛋白胨;不同碳源对孢子萌发率影响首选葡萄糖、麦芽糖,其次为乳糖;不同氮源对孢子萌发率影响首选蛋白胨、甘氨酸。  相似文献   

2.
位劼 《乡村科技》2020,(7):96-97
辽西地区处在北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山楂叶悬钩子天然灌丛在辽西南部呈片状分布。本文经过调查,系统、科学地评价山楂叶悬钩子天然灌丛的群落特征,并总结山楂叶悬钩子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连翘、忍冬、山楂叶悬钩子、红瑞木,采用蒸腾量测定的经典方法——快速称重法,研究了各树种的叶片含水量、日蒸腾速率及叶水势,以期为水资源有限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低耗水树种的选择、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个树种早晚的叶片含水量高于中午,含水量的日变幅以山楂叶悬钩子最大(94.4%~111.2%),红瑞木(78.7%~105.2%)和忍冬(69.6%~84.0%)居中,连翘(55.8%~61.2%)最小;灌木树种的叶鲜质量与叶面积可用指数曲线拟合;各树种日平均蒸腾速率的排序为:山楂叶悬钩子(1.985~2.578mmol/(m2·s))红瑞木(1.570~1.754mmol/(m2·s))忍冬(1.417~1.485mmol/(m2·s))连翘(1.160~1.399mmol/(m2·s));4种灌木叶水势日变化呈波浪型,叶水势日变幅以山楂叶悬钩子最大,其次是红瑞木和忍冬,连翘最小;叶水势与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可用对数曲线拟合;统计分析得出各树种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拟合方程,再利用多元主成分方法得出各气象因子对蒸腾速率的贡献率,最后建立综合模型。对不同灌木树种而言,影响蒸腾速率的主导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不同碳氮源对山楂叶悬钩子炭疽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孢子萌发的最适营养条件为葡萄糖,蛋白胨。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地区近些年发生的油松枯枝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对筛选的2种真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油松发病枯死枝上分离到的6个菌株(A1、A2、A3、A4、B1与B2)为2种菌,其中,菌种A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ex Fr.),菌种B为松丛赤壳菌(Nectria cucurbitula Sacc.)。2种真菌对油松健康小枝条均有侵染致病性,并分别获得有性子实体,证明了2种真菌为引起油松枯枝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杨梅栽培过程中正确判断杨梅枯枝的主要诱发因素,对病害性杨梅枯枝的主要为害症状、病原菌鉴定及相应防治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系统地阐述了杨梅根腐病、褐斑病、炭疽病、赤衣病和枝条枯萎病的主要症状、病原菌类型和防治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总结引发杨梅枯枝的各种因素,开展以预防为主、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编制全年杨梅枯枝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果农及时预防杨梅枯枝,快速找出树体枯枝症状的病因,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杜仲枯枝病,先从侧枝上发病,然后向枝条基部蔓延,引起皮层坏死,病部灰褐色。当病部环切枝条时,上部枝条即成枯枝,所以叫枯枝病。该病病原菌分大茎点菌和茎点菌两种,是弱寄生菌,在枯枝上越冬,当枝条遭受机械损伤及虫害后形成伤口,便容易受到侵染。土壤水肥条件差、生长衰弱的杜仲林,容易发生此病。其防治方法是:1.在每年的6~7月枯枝病旺发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枝条进行喷雾,可预防或防治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中心的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野生种的分布、生长习性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31种2变种,其中梵净山悬钩子为梵净山特有种;绵果悬钩子、五叶鸡爪茶、无刺掌叶悬钩子为梵净山的新记录种;三花悬钩子、山莓、宜昌悬钩子、尾叶悬钩子分布最为广泛;绵果悬钩子、红腺悬钩子、宜昌悬钩子、尾叶悬钩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并就该保护区悬钩子植物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东北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报道了<东北植物检索表>未记录的植物1属、2种、1变型.它们是裸花草属的裸花草,多头苦荬菜,光枝山楂叶悬钩子(新变型).裸花草在东北的发现,肯定了该属、种在中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明落叶型黄萎病菌在石河子地区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了PCR技术对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菌系进行检测,监测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结果]利用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的特异引物ND1、ND2对石河子棉区采来的114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PCR扩增,108个菌系扩增出1500bp的片段,与文献中报道的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这些菌系为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而剩余的6个菌系未扩增出任何片段;利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D2对这6个菌系进行扩增,也未扩增出任何片段。[结论]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占供试菌系的99.5%,表明目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依旧以非落叶型黄萎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腐烂病是苹果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主要造成死枝、死树。论文旨在明确低温等环境因子和枝条龄期等寄主因子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侵染致病的影响,分析腐烂病流行成灾的原因,为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接种试验,检测腐烂病菌在苹果枝干各部位的定殖率,观测腐烂病菌在伤口内的定殖部位,测试低温冷冻、枝条浸水后冰冻、枝条失水、枝条龄期等因子对接种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影响。【结果】8月份用分生孢子喷雾接种的苹果树,次年3月份检测,7个枝位的带菌率都接近或超过90%;接种到伤口上的腐烂病菌主要定殖于伤口坏死组织内,并在死组织内生长扩展,但没有穿透伤口外围的愈伤木栓层而侵入活体的皮层组织致病;在检测的6个枝位中,新鲜伤口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最为敏感,接种发病率最高,果柄痕次之,叉丫、芽眼和果苔枝的敏感性稍差,发病率稍低,皮孔抗病性最强,接种病菌不能致病;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枝条上形成冰晶)都能增加枝条芽眼部位对接种腐烂病菌的感病性,其中-25和-18℃两个温度下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10、-7和0℃ 3个温度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浸水后冰冻枝条(模拟冬季降水后结冰的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相同温度处理未结冰枝条的发病率;在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处理的枝条中,一年生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二年生枝条的发病率;一年生枝条经浸水冰冻处理后,梢部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同一枝条基部的发病率;浸水后冰冻再经失水处理枝条(模拟枝条越冬后因大风、高温等失水),对腐烂病菌的侵染致病更加敏感,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浸水后冰冻枝条的发病率,而且失水量越大,接种发病率越高,芽眼部位的接种发病率最高可达85%。【结论】腐烂病菌易在苹果枝干上定殖,定殖病菌主要在伤口或枝干表层死组织内存活并生长,定殖病菌能否侵染致病关键取决于环境因子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低温冷冻,尤其低于-15℃的低温冻害能破坏枝条的栓皮层和皮层,增加苹果枝条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与低温冷冻相比,浸水后冰冻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作用更大,结冰枝条对腐烂病更加敏感;枝条浸水冰冻后再失水,对枝条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枝条越冬后失水能显著增加其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枝条的龄期不同,栓皮层的发育成熟度、强度和韧度各不相同,受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后,其受到破坏的程度也不同;树体不同部位栓皮层的结构不同,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2006—2009年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没有明显突破,多数经济性状差异不显著;叶斑病抗性逐年有所提高,锈病、枯萎病抗性育种已达较高水平,但青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腐烂病菌(Valsa mali)在苹果树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是导致剪锯口发病和旧病斑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明确环境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为苹果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菌饼接种离体富士苹果枝条剪口后,用活体皮层检测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生长扩展距离的方法,研究温度、枝条相对含水量、枝条龄期、高温处理与浸水等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采用菌饼接种离体、活体富士枝条剪口,系统监测腐烂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的周年生长扩展动态;通过离体培养,测试病菌在枝条不同组织配制培养基内的生长速度。【结果】腐烂病菌能够利用木质部内的水溶性养分生长扩展,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生长速度;在5—35℃的范围内,腐烂病菌在苹果枝条木质部和皮层内都能生长扩展,最适温度为30℃;在浸水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距离显著短于未浸水枝条;当枝条的相对含水量大于90%时,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较快,当枝条的含水量低于90%时,病菌的生长扩展受到明显的抑制;病菌在当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2—3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扩展速度;在经高温处理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速度显著快于未处理枝条;在用木质部粉末、韧皮部粉末、木质部浸出液、韧皮部浸出液制作的培养基中,腐烂病菌都能正常生长,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不低于在PDA中的生长;腐烂病菌在韧皮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多,在木质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少;自然条件下,接种到枝条剪锯口上病菌的生长扩展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12月至次年3月份,腐烂病菌在活体的富士枝条内扩展速度很慢,3—11月份扩展较快。【结论】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可利用可溶性养分生长,其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扩展速度;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受温度、枝条含水量、木质部的致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瓜类枯萎病菌粗毒素的致萎作用及其钝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对瓜类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测定不同枯萎病菌菌株产毒能力,以及12种化合物对甜瓜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理查培养液最适于枯萎病菌的生长,其粗毒素对幼苗的致萎作用最强,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不同枯萎病菌菌株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致萎作用差异显著;KMnO4、ZnSO4、VB6、VB1、CuSO4、CaSO4和MnSO4等均可不同程度地钝化甜瓜枯萎病菌毒素使其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甜菜黄萎病病原及病名,为有效防治该病害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株叶柄组织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牙签接种法对纯培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多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以及厚垣孢子的形态与变黑轮枝菌(Gibellulopsis nigrescens)基本一致; 基于ITS、LSU及ACT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BV4均与经G. nigrescens 聚为一支,且同源性分别为99%、99%、100%。【结论】 G. nigrescens可侵染甜菜并引起甜菜黄萎症状,所致病害可定名为甜菜黄萎病。  相似文献   

17.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简便、准确、可靠的木麻黄(Casuarinaceae)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良抗病无性系。【方法】在木麻黄抗病品系筛选技术基础上,参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烟草Nicotiana及桉树Eucalyptus等植物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设计8种木麻黄青枯菌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结果】不同无性系利用盆栽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后的死亡率介于25.79%~83.06%,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无性系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16~69.48,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这2种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 5)。不同无性系在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中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有效区分抗、感无性系。绿梗小枝接种后症状变化小,不易分级,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青枯菌粗毒素接种存在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30、杂交、G1等12份高抗材料。【结论】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方法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较好方法,文中其他接种方法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雾灵山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法研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锦带花、木本香薷、小花溲疏、山楂叶悬钩子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与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了各灌木种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W=a+b(D2H)+c(D2H)2、W=a+b(D2H)+c(D2H)2+d(D2H)3、W=aVb、W=a+bV+cV2+dV3、W=a+bV+cV2能较好地描述灌木种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植物(种群)生存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和进化机制,以四川省雅安市老板山林内、林缘、沟边丛生以及林内单株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角度、枝径比、逐级分枝率以及叶片数、叶面积等构件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生境下,水麻分枝数以一级枝为主,沟边丛生水麻分枝长度优于其他生境,但无三四级枝生长,其分枝角度整体表现为收敛型,空间拓展能力较其他生境强;②同一生境下,二三级枝枝径比(RBD3:2)最大,三四级枝逐级分枝率(SBR3:4) < 一二级枝逐级分枝率(SBR1:2) < 二三级枝枝逐级分枝率(SBR2:3),二三级枝之间水分、养分运输效率高,分枝能力最强;③叶片数与分枝数变化规律一致,林缘丛生水麻叶片数最多,其叶面积与沟边丛生都大于其他生境,同一生境中,叶面积二级枝>一级枝>三级枝;④林缘生境更适合水麻聚集生长,沟边丛生水麻护坡、固土效果明显。表明不同生境水麻对光照、空间等环境条件响应不同,可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获取生境资源,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供试苦瓜种质资源对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的抗性,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用苗期接种法对143份苦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结果】在143份苦瓜种质资源中,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的材料1份、抗病材料两份、中抗材料5份,分别占总数的0.70%、1.40%和3.50%;感病材料17份、高感材料118份,分别占总数的11.89%和82.52%;抗病材料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果实性状为短棒形、皮色浅绿、瓜瘤为条瘤和条粒瘤的苦瓜资源。【结论】鉴定的苦瓜高代自交系材料普遍感枯萎病,加强苦瓜枯萎病抗性资源的收集引进、创新、鉴定和评价工作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