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咸宁市境内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和金沙镇、通山县、通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夏季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咸宁市南部山地夏季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山岳型避暑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宜于咸宁市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的两个基本气候评价指标,通过气象要素值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咸宁市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的山地区域,南部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更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延边州8个县(市)气象台站2006—2015年近10年气象资料,通过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对延边州人体舒适度进行了气候评价。结果表明:1—3月、11月、12月人体感觉不舒适;4月人体感觉较不舒适;5月、10月人体感觉较舒适;6—9月综合舒适度指数均≥7,人体感觉舒适,适宜旅游,是夏季避暑的最佳去处。  相似文献   

3.
利用毕节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 2016年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区域自动站近6a两要素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毕节市各站以及主要旅游景点逐日、逐月总的舒适指数,并以此来评价毕节市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毕节市旅游气候资源具有旅游适宜期较长,适宜区广,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旅游胜地,按适宜旅游月份,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可分为春秋舒适型、夏季避暑型、冬季型。不同旅游气候区域旅游时段差异大,春秋温暖舒适,是毕节市旅游黄金时期,夏季毕节市是避暑胜地,各地都可以开展旅游,冬季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河谷区域适宜开展户外旅游。  相似文献   

4.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该文利用1971—2000年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计算了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旅游城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以分析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该地区旅游舒适度为春秋舒适型,最舒适月份集中在5—6月和9—10月2个时段,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夏季7—8月天气较热,属较舒适等级,但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仍是避暑的好去处。总体来看,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旅游适宜期较长,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大连以北地区旅游适宜期基本为4—10月,大连及以南地区延长至11月。在旅游适宜期内,旅游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水、大风和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习水县有关气候指标和气象资料分析,按照人体舒适程度和旅游的基准指标,分析习水旅游避暑气候资源。经综合分析,各项气候指标说明习水是天然避暑之都,适宜旅游居住避暑条件。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淄博市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分析了淄博市各季节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利用1981—2010年历年气象资料,计算出各月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出淄博市旅游的适宜季节。结果表明:淄博市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季,适合游览自然风光,登山、采摘;其次是夏季,适合避暑。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1981~2015年乌兰察布市境内主要风景区(集宁区、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和兴和县气象站)近35年气象资料,对上述地区6~8月份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日照及天空状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人体舒适度温湿指数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体舒适度等级指数在56~63间,为5级和6级,日照充足,人体舒适感觉处于凉爽和舒适,适宜夏季避暑和旅游。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体会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一个区域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泾源县作为宁夏气候和植被条件最好的地区,分析泾源县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能为泾源县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根据分析近30年泾源和六盘山逐月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对泾源县和六盘山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泾源县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明显增加,而风速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在16.2℃~18.0℃之间,夏季的相对湿度最大,其次是秋季;六盘山一年中夏季相对湿度最高,其次为秋季。泾源县旅游的最佳时期是6—8月,旅游“适宜期”是4—5月和9—10月,11月到次年3月不太适宜旅游;六盘山的旅游适宜期是6—8月,其他月份由于气温较低,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9.
通辽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且频发,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大影响。利用通辽市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暴雨、冰雹、雷暴、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风多发期在3—5月,冰雹多发期在5—7月,暴雨、高温、雷暴的多发期在6—8月,灾害多发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通辽市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从空间分布来看,扎鲁特旗、科左中旗为暴雨多发区;巴雅尔、青龙山为冰雹、雷暴多发区;扎鲁特旗、开鲁为高温多发区;巴雅尔、开鲁为大风多发区。结合气象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旅游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对保障旅游资源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滨州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月兰  莫瑶  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76-12077
利用滨州市气象站1957~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的初终日,雷暴的年月分布及变化趋势,就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进行了概述,并对雷暴发生前的临界温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滨州市雷暴出现在3~11月份,夏季6~8月是雷暴多发季节,其中7月份雷暴活动最频繁,5—6月份的下午到上半夜容易产生伴随着大风和局地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在人影值班时要尤其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胡江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1-172,178
利用汉中地区11个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初、终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一般在20~33d,其中西北部分布少,东、南部分布较多;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比最少年一般偏多16~38d;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3d/10a;雷暴出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5~8月为多发时段;雷暴初日东南部早于西北部,终日东南部迟于西北部,雷暴持续期普遍在154.7~202.9d,其中东南部持续时间长,西北部短。  相似文献   

12.
基于湖南省96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基本气候资料,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评价指数的权重,构建气候舒适度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运用综合评价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得出湖南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0年湖南省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在3.30~9.00之间,大部分地区气候舒适期(较舒适、舒适)长达9个月。4—5月、10月是湖南最适宜旅游出行的月份,气候舒适度评价等级为舒适,1月、7—8月气候舒适度评价等级为较不舒适,其余月份为较舒适等级。就季节而言,湖南旅游气候舒适度排序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在空间差异方面,秋季、春季湖南均为气候舒适区域,夏季湖南南部、湘西的部分地区为气候较舒适区域,其他大部分地区为较不舒适区域,冬季湖南中部和南部地区为较舒适区域,其他大部分地区为较不舒适区域。从全年来看,湖南年平均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均在5~7之间,属于较舒适等级,湘南南部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最高,其次是湘西。  相似文献   

13.
适宜的气候资源是避暑房地产开发的首要前提.以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余坪村为例,利用物元模型,对夏季平均气温、夏季相对湿度、夏季平均风速、夏季月均日照时数、夏季月均降水量和平均海拔6个影响避暑气候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物元分析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余坪村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评价等级为适宜,适宜作为避暑休闲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4.
张美花  曹茜  林祥鎏 《农业与技术》2015,(3):206-207,209
利用闽侯雪峰山所在地大湖乡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2013年)的气象资料,以闽侯国家一般气候站(城关)的气象资料作为参照,分析雪峰山的山地气候特点,并应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得出在闽侯雪峰山,旅游舒适期长、暑热天气少、空气质量高、旅游气候适宜,是盛夏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海拔高度、地形差异的影响,采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来研究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的气候资源基本状况、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综合评判涵养区气候承载能力,以期为生态涵养区建设、资源优化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气象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涵养区出现严寒、酷暑的概率相对较低,夏季山地区域更适宜于避暑旅游。(2)涵养区总体累积降雨量适中,降雨引发的灾害相对较少,宜居性较高。(3)涵养区具有很大的气候生产潜力,生态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和价值高。(4)涵养区夏季大部分时间人体感觉舒适、全年旅游舒适期长,具有休闲、避暑、生态旅游的气候条件优势。(5)涵养区高温灾害风险较低,宜于打造宜居、宜游胜地,真正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区域经济价值。(6)涵养区东部平原内涝风险等级较高,需提前防范,做好城市排涝工作,及时规避风险;中西部深山区泥石流风险等级较高,要加强风险隐含点的防控与排查,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河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35个地点1982—2003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地点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测算,分析了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海拔因直接影响温度而成为另一个主要影响因子;中部区域适合旅游的时间相对较长;舒适度指数年内变化在南部与东南部地区为双峰型,北部与西部地区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气象大数据在避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取承德市288个区域气象站的气温、湿度等资料、数字高程等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承德市47个主要旅游景区5—8月逐月建立避暑分级评价模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制作了承德市逐月避暑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5月下旬与8月承德县中南部、兴隆县东部景区有中暑的可能性,其他大部地区均凉爽舒适;6月最适宜避暑的景区位于承德市北部县区、平泉市大部;7月最宜避暑的景区位于坝上地区、围场县大部、丰宁县中北部、隆化县北部、平泉市北部,中南部景区均易发生中暑。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3年7—9月泉州境内21个自动气象站以及1981—2010年7—9月崇武、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6个国家气象站的资料,对上述地区盛夏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35℃的高温日数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计算人体综合舒适度指数、高温炎热指数,对泉州市盛夏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及适宜避暑区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泉州市盛夏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丰富,不同地域存在显著差异,内陆较高海拔山区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形成山地气候,盛夏无酷暑;沿海地区的气温受到海洋调节形成海陆风,凉爽海风吹向陆地,高温难以形成。极适宜避暑区包含了绝大部分海岛、滨海站和高海拔山地站,适宜避暑区落区位于沿海地区和个别高海拔山地,均非常适合盛夏避暑旅游。  相似文献   

19.
认识雷暴气候要素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是雷电灾害防御的基础。利用遵义市所辖13个县(区、市)地面气象站1960—2018年的资料,对遵义市整体区域、各县(区、市)的年、春季、夏季、3—8月等时间尺度的雷暴气候要素(雷暴日数、雷暴初日、雷暴终日、雷暴期)进行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遵义整体区域属于多雷区,13个县(区、市)中9个属于多雷区、4个属于中雷区。遵义整体区域年雷暴日每10年减少4 d,春季雷暴日每10年减少1.6 d,夏季雷暴日每10年减少1.8 d,3—8月各月雷暴日均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13个县(区、市)年雷暴日每10年减少3~6 d,春季、夏季雷暴日均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遵义整体区域初雷暴日有向后推迟的趋势,12个县(区、市)呈不同程度向后推迟趋势,1个县有提前趋势;遵义整体区域终雷暴日有明显提前的趋势。遵义整体区域雷暴期每10年缩短6.58 d,13个县(区、市)雷暴期均呈不同程度缩短趋势;年雷暴日在1988年左右发生一次减少突变;雷暴初日在2008年发生推迟突变;雷暴终日在2011年有一次提前突变;雷暴期在2009年发生一次缩短突变。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实现逐旬省级和市级的大豆产量预报。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各时段气象数据构建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与相对气象产量相关性;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1)大豆年均单产空间上从南至北逐级递减,时间上呈年代际变化,各市县年均总产量差距显著,嫩江市大豆产量最高;(2)1995—2015年黑龙江省和嫩江市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其对应的大豆相对气象产量显著相关,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大豆各生长时段内气象条件情况;(3)1995—2015年模型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各时段趋势准确年份在12年以上,2017—2019年模型外推预报准确性均超过了85%。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