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水足迹及其效率分析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水资源管理,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本文根据CLIMWAT 2.0以及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数据,运用CROPWAT 8.0软件,对2005~2016年吉林省玉米水足迹及其效率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省玉米生长过程水足迹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为玉米单产量;(2)玉米水足迹构成中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分别为55.10%、15.65%和29%;(3)玉米水足迹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西部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高达35%和31%左右;(4)玉米水足迹效率数值总体缓慢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因此,吉林省玉米种植应因地制宜,高度重视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科技为支撑,提高玉米单产量;适当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引导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增博  邵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29-8730,8781
采用2009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选取8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北省2008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对河北省各市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综合经济发展因素和工业发展因素2方面,最后提出适合各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漯河市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生产水足迹角度出发,借助CROPWAT软件计算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生长期的绿水、蓝水足迹,并基于氮肥、磷肥施用量计算作物灰水足迹,全面评价农业生产水足迹,分析漯河市农业水足迹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漯河市作物生长绿水和蓝水足迹最大的区域均为源汇区,灰水足迹最大的区域为临颍县;农业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比重在空间上呈现出从南到北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各县(区)农业蓝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比重约为30%,临颍县灰水足迹占比远高于其他县(区),需重点关注化肥的合理施用;漯河市农业水足迹较高,可通过完善水资源消耗核算体系、加快技术革新以降低农产品生产耗水、调整水资源消耗结构、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降低农业耗水。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市2008年水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分析了石河子市2008年水足迹和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008年石河子市的水足迹为9.678亿m3,人均水足迹为2 884.000 m3/a,水资源自给率为99.73%。过高的水足迹和自给率给石河子市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对石河子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虚拟水贸易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目前国外对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的最新成果,对河北省从1985年到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结合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等指标,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这期间河北省的生态承载力增长不明显,而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出现了生态赤字,河北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土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马晶  彭建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458-5466
水为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科学管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水足迹作为一种全面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真实占用的综合指标,将人类消费终端与水资源利用密切关联,为维护流域水资源安全、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明确水足迹及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水足迹与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异同,明晰了过程、产品及区域等不同研究对象的水足迹核算方法,系统梳理了产品和区域水足迹评价、基于水足迹的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区域水足迹可持续性分析等水足迹主要研究内容的近今进展,并展望了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即水足迹综合研究、水足迹评价不确定性分析、水足迹与物质流核算的关联研究,以及基于足迹整合的可持续发展多维测度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韩亚芬  陈建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83-13284,1331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足迹理论出发,利用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截面数据,通过能源足迹测算方法测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能源消费足迹省区差异;通过能源足迹强度测算方法测算出能源足迹强度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规律;并通过STIRPAT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揭示能源足迹与人口、经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能源足迹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工业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省;而能源足迹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广西、宁夏、青海等省,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较为吻合。能源足迹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足迹强度存在下降趋势。人口数量对能源足迹大小的影响显著;人均GDP并没有显示出与能源足迹有反向关系,不能证明能源足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根据水足迹理论测算东北地区2009—2018年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总量,运用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法,将影响水足迹总量驱动因素分解为产量因素、种植规模因素、虚拟水含量因素和作物结构因素,从时间和空间格局双重视角下进行驱动因素贡献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  相似文献   

9.
刘存丽  丁爱芳  陈子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68-5170,5174
以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7年流域内各省(市)的水足迹投入产出表,分析了3次产业的用水系数、水足迹和净外部水足迹.结果表明,2007年,流域内第一产业的完全用水系数最大,用水主要集中在直接用水方面;第二、第三产业用水主要集中在间接用水方面;2007年太湖流域水足迹为453.30亿m3,净外部水足迹为63.98亿m3,占全流域水足迹的14%.  相似文献   

10.
水足迹(Water Footprint)和虚拟水(Virtual Water)是当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用水足迹与虚拟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了重庆市及其三大经济区的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及其虚拟水的贸易平衡量、工业产品虚拟水贸易平衡量,并最终估算了重庆市及其三大经济区的水足迹总量.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水足迹总量288.50×108 m3,水资源压力指数29.97%;同期分区域看,都市发达经济圈水足迹总量32.65×108 m3,水资源压力指数50.80%;渝西经济走廊水足迹总量92.22×108 m3,水资源压力指数42.21%;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水足迹总量137.86×108 m3,水资源压力指数20.31%.并分析了重庆市及其三大经济区人均水足迹及水资源压力指数偏高的原因,给出了降低水足迹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玉米种子质量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北省玉米种子质量及遗传基础,以2008-2013年河北省连续6年销售的玉米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净度、水分、发芽率、纯度等4项指标。同时,对2013年河北省种子管理站抽检的49份杂交种进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种子合格率分别为71.6%,73.3%,66.7%,80.0%,92.1%,93.0%。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18对引物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SSR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每个SSR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3.61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4~0.86。在0.628水平上,49份杂交种可划分为5个类群,血缘关系相近的材料划分在同一类群,类群与品种育成单位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粮食两熟产区小麦冬前应变灌溉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选取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6个县(市)为样点,通过统计各地1973—2007年3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与灌溉决策有关的气候条件和冬前应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产区1/3年份的降水可满足播种出苗需要,这时趁墒播种应为首选。其他年份应尽量采取灌足底墒水播种的方式。若因农时紧张需适时抢播,播后应马上灌"蒙头水"。由于冬季气候变暖,越冬前的灌水应以保证越冬期和返青至拔节期水分供应为主,防御冻害为辅,应通过合理的冬前灌溉保证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能推迟到拔节前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加入WTO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现有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河北省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作物持续高产,采用田间试验法对农户习惯管理方式和高产管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藁城和深州市高产田的作物产量、养分利用、生境特征及NPK养分投入平衡等。结果表明,与农户田比,高产田小麦和玉米产量藁城分别增加28.6%和11.6%,深州分别提高8.4%和11.2%;两种作物各生育期不同土层高产田的土壤速效磷和钾含量均高于农户田,而硝态氮含量前者低于后者,同一田块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钾均随土壤深度加深逐渐降低,上层显著高于下层。明确了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氮磷钾需求数量和比例,且高产田氮磷钾施用量较农户田更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及地域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麦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普查,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根据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对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和赤霉病等的地域分布做了聚类分析。指出了病害的不同发生区域及病害的危害特点。此外,还对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对病害的宏观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1992要2011 年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产量等 统计数据,估算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碳足迹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院近20 年来,广东省农作物碳吸 收总量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从1992 年的4 017.02 万t 减少到2011 年的2 925.42 万t,减幅达到27.17%,年均递减 1.66%。而碳排放基本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排放总量从1992 年的224.05 万t 增加到2011 年的261.69 万t,增幅 为16.80%。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2011 年比1992 年增长了89.76%,年平均增长率为 3.43%,碳足迹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比例逐渐增大,2011 年达到8.95%。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生态盈余, 且生态盈余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比例逐步减小。各地区之间的碳足迹区域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 2 0 0 4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状况、特点及原因。特别是对在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普遍、外来菌源充足以及蚜虫大量发生的条件下 ,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为今后进一步搞好小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同时 ,提出了 2 0 0 5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治理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本文通过结合河北省城乡人口的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随着河北省人口总量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量将高速增长,为保证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和数量,必须要压缩工农业用水的结论,进而对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陕西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载力的定量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为此提供了一套简明而又综合的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陕西省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310 hm2,人均生态生产面积为0.8018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292 hm2,化石能源地在生态足迹和赤字中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