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蚕学通讯》2019,(1):I0002-I0002,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2.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19,(3):F0003-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5.
《蚕学通讯》2008,28(2):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6.
《蚕学通讯》2008,28(3):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7.
《蚕学通讯》2008,28(4):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际著名的蚕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12,(4):17-17
2012年11月5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桑树研究团队,受邀就生态桑近年来在新疆开展的研究开发向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梁震做了专题汇报。2000年来,为开拓新丝绸之路,向仲怀院士曾两次亲临新疆调研考察,并在2006年代表西南大学与新疆方面共同签署成立了"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和"农业  相似文献   

9.
《广东蚕业》2012,(2):51
2012年4月15-16日,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蚕桑抗病育种中心挂牌暨蚕桑抗病育种学术研讨会在蚕业/生物所召开。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广东省科技厅刘炜副厅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庆友教授、西南大学桑树基因组计划项目组负责人何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07,27(2):61-61
该所是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同时进入“211”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15,(2):49-49
<正>据国家科技部2015年2月26日文件《科技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5〕56号),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榜上有名,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代方银教授现为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遗传资源与实验生物系统研究"方向带头人、农业部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长期专注于家蚕基因库、性状遗传和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尤其在家蚕新突变基因发现、遗  相似文献   

12.
《蚕学通讯》2006,26(4):28-28
12月26日,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参与评选的“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入选并名列榜首。2006年1月2日,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这是我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将为我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2003年,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室成功绘制出“家蚕基因框架图”,并于2004年12月10日在《科学》上发表,这是近百年来我国在《科学》杂志发表家蚕研究论文"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3日新年伊始,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研制出了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负责此项课题的专家指出,这是我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叉一项重大进展,将为我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11月15日下午,继上午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后,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领导陪同下,来西南农业大学视察。在生物工程大楼蚕桑学重点实验室,陈至立同志一边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的介绍,一边观看了展示我校蚕桑研究成果的展图,特别是在刚刚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前,陈至立同志仔细询问,并和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陈至立同志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为西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基因组应用研究实验室揭牌。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在认真听取了向仲怀院士关于…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业》2007,35(1):34-34
日前,“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在北京揭晓,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的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位列榜首。近日,西南大学正式给予这个科研团队100万元奖励,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和校长王小佳亲手将100万元的支票授予了该校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继去年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力合作,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展深入研究,经过一年来对家蚕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学分析,共获得了18510个家蚕基因,其中大部分为新发现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07,27(1):42-42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向仲怀教授荣获“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于2006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21,41(2)
2021年5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项目2021年研讨会在重庆市西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主办,家蚕基因组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桑树品种改良中心重庆分中心、蚕桑资源及分子改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于全国30多家单位的各项目和子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处主管边晓萌、中国林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王军辉教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向仲怀院士、西南大学科技处处长胡昌华教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议程由项目首席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黄坚钦教授,及桑树方向课题负责人、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宁佳教授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9.
《蚕学通讯》2005,25(4):1-1
一、1月,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主持召开"蚕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运行协调会";9月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论证;同月,正式列入教育部"211"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1 1月 1 5日下午 ,继上午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后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领导陪同下 ,来西南农业大学视察。在生物工程大楼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陈至立同志一边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的介绍 ,一边观看了展示我校蚕桑研究成果的展图 ,特别是在刚刚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前 ,陈至立同志仔细询问 ,并和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陈至立同志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 ,为西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基因组应用研究实验室揭牌。向仲怀院士向国务委员陈至立介绍我校蚕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