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黄板、蓝板诱杀小贯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白粉虱、茶棍蓟马、茶黄蓟马。试验结果表明,诱虫板对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白粉虱、茶棍蓟马、茶黄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 08%、61. 57%、64. 63%、60. 93%和65. 12%,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和白粉虱诱杀效果较好,蓝板对黑刺粉虱、蓟马类诱杀效果明显,生产中建议黄板和蓝板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索试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广东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2日上午在福州市晋安区创新村茶树地,通过进行不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天,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30g/667m2处理防效86.98%、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40g/667m~2处理防效90.08%,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唑虫酰胺悬浮剂20g/667m~2处理防效83.23%、1%甲氨  相似文献   

3.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4.
在茶叶的生产中,施用农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控制茶树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保护茶树的正常生育,确保茶叶高产、优质。本文为了验证15%凯恩(茚虫威)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松溪县内茶园中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茶园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凯恩(茚虫威)都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单位用量18mm/667m~2、24mm/667m~2、30mm/667m~2,防效差异不显著,且药后7天,防效表现最好,在88~92%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豫南地区茶园小绿叶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在豫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及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通过茶园悬挂黄板诱捕及室内温度梯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在其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虫在该地区每年均有2 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 月下旬—8 月上旬和9 月上旬—11 月下旬。室内研究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下,短期内即可造成茶小绿叶蝉叶蝉成虫大量死亡。因此,适宜茶小绿叶蝉发生温度为16.79~22.78℃,平均温度低于10℃或高于29℃,则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茶叶上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制茶叶虫害,保障湄潭县的茶叶安全生产,进行了在茶园上挂黄板、蓝板、黄蓝板混合诱虫效果比较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667 m2按蓝、黄相间布局均匀挂施粘虫板各25张(20cm×20 cm),粘虫板下端交于茶蓬硕部15 cm,可以诱杀多种害虫,减少农药用量和施药次数,节约成本,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茶叶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日发布预警信息,要求有关地区抓紧防治高山茶假眼小绿叶蝉。据介绍,福建省高山茶区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全年为害高峰期一般在7~9月。据大田、安溪、永泰、武夷山、蕉城、尤溪、南靖、福鼎等地高山茶园近期调查,平均虫梢率30.0%、比去年同期多85.2%,平均百叶虫量16.4头、比去年同期少4.1%,大部分高山茶园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茶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山茶上偏重发生。各地务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8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重点户茶园,应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有以下优点:1 防治成本低。每hm2用25%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药费为8元,人工工资4元,计12元/hm2,而用40%乐果乳剂,需喷药3次,每hm2药费,人工工资合计13.8元/hm2,用扑虱灵比用乐果每hm2可节省成本1.8元,1998年防治面积达2800hm2,共节省防治成本5040元。2 防治效果好。扑虱灵是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使若虫在蜕皮期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近期在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及危害损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通过系统调查研究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并利用网罩法测定了不同虫口密度对茶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信阳地区每年出现2个发生高峰,第1个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个出现在9月上中旬。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与茶叶产量损失的关系式为Y=0.2303X-0.5026和Y=0.2854X-0.8795(Y-产量损失;X-百叶虫数)。  相似文献   

11.
不同色板对果树害虫及天敌的引诱作用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减少果园中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寻求果园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方法,作者选用10种不同颜色的诱虫板分别在芒果园和杨桃园进行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果园害虫种类较多,对姬蜂、小绿叶蝉和实蝇类害虫有很强的引诱力,而蓝板对蓟马引诱力极其显著,对其他种类害虫效果较差;黄板对害虫天敌的诱虫量略大于其他颜色,单板平均诱虫7.2头。黄板和蓝板对果园害虫有很强的引诱力且对天敌影响较小,可用于果园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2.
竹醋液对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临潼是我国六大石榴产区之一,随着该地区石榴品种不断丰富,近几年,西花蓟马对该地为害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石榴品质和产量。文章采用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方法,通过对比4种粘虫板诱集效果和3种药剂防效,对临潼石榴花期西花蓟马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花期试验结果表明:信息素蓝板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最好,普通蓝板次之,花型黄板和普通黄板诱集效果不及蓝板,但花型黄板略优于普通黄板。16%多杀·吡虫啉悬浮剂600倍液与1.8%阿维菌素微乳剂1 000倍液混合配制防治西花蓟马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强,在第三天防效可达85%以上,第七天防效可达97%以上。因此,本研究建议使用安全无污染的粘虫色板日常防治西花蓟马成虫,药剂可对其他虫态进行使用或作为备选、应急使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鄂东山区茶小绿叶蝉普遍发生,部分茶区已蔓延成灾,其危害范围有逐年扩宽的趋势,并已延伸到海拔千米以上高山茶园危害。这不仅影响茶叶产量的增长和鲜叶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茶树的生存,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每个类型选择四个观察点,进行试验观察,初步摸索出茶小绿叶蝉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发生规律,并施行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黄色黏虫板对蜜柚白粉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不同防治方法试验。试验设置黄色黏虫板悬挂在柚树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以及不同的悬挂密度对白粉虱的诱杀试验,7d后调查单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黄色黏虫板悬挂在柚树西方位的诱杀效果最好,东面次之,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这两个方位进行黄板悬挂;在3~4年的幼树上,不同悬挂高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悬挂密度处理之间的单板诱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随着悬挂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内的诱虫总量随之增加,因此在虫量较大时可增加悬挂密度以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16.
<正>开春后,春茶进入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危害也伴之而来,尤以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危害严重。这两种虫害的危害症状,目前不少地方还误认为是茶的病害所致,以致用杀菌剂防治,而均无效果。因此,必须分清虫害与病害的不同危害特点,抓好春茶期两种主要病害的防治。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一大害虫,该虫在茶园一年中发生有两次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多以第1次高峰的虫口数量最多,危害最重,因此,必须抓好春茶生长期尤其是采摘前后的治虫压基数工作,减少对夏秋茶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7.
肖连明 《茶业通报》2006,28(3):118-119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山区,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茶园面积逐年扩大,茶小绿叶蝉呈加重危害态势,尤其是2004年,失治的茶园出现叶片枯焦,甚至整枝枯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1发生特点1.1发生期早根据2004年我们在本县城关茶场进行的定点系统观察,4月初就能见小绿叶蝉成虫,较常年提早10d左右,较迟发生年提早近30d。1.2虫源数量大、发展快2004年在本县雪峰农场调查,从4月8日初见成虫到5月8日茶园百叶虫量增加了近40倍,百叶虫量达到8.7头,较常年同期虫量增加50.4%。之后随气温的升高,茶园虫量增长迅速,到6月11日达到全年最…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目前贵州茶区的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对全省茶产业潜在丰收造成的为害在30%左右,直接经济损数千万元。贵州大部分茶园正广泛使用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立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害虫绿色防控"为目标,提出了适宜贵州茶园防治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集成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信阳茶园常用药剂的残留情况,跟踪检测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等10种农药施用后在不同时期新鲜茶叶内的农药残留参数。检测结果显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药后2 h时检测出含量为7.320 mg/kg,与欧盟规定茶叶中最高农药残留限量要求的10 mg/kg较接近,但其消解速度较快,在第3天时已降至2.060 mg/kg。综合看,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对10种药剂的抗药性水平较低,且茶叶药剂残留量均在欧盟规定茶叶中最高农药残留限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参试各处理中以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病情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但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产量最终损失率最低;二次接力防治时间应于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第1次药,7 d后再施第2次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