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不同冲泡时间、温度对白毫银针内含物质的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0℃冷却开水冲泡15h,白毫银针的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均接近甚至超过100℃冲泡1h时的含量;长时冲泡,低温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冲泡水温为4℃,冲泡15h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的浸出含量分别达1h的8.36、7.55、4.03倍;短时冲泡,...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汤风味是评价其感官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生物碱类物质等主要内含物以不同浓度复合形成了茶汤的独特风味。不同的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量和比例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方面综述了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浸出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茶叶硒的浸出量与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福建安溪精制秋茶“铁观音”,进行了茶叶硒的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与茶汤之比1:10的条件下,茶叶硒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对数函数曲线相关,相关方程y=0.009466+0.001598logx,R^2=0.9368;茶叶硒浸出量与茶叶冲泡次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曲线相关,相关方程y=0.002612e^1.49lx-1,R^2=0.966  相似文献   

4.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冲泡次数、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茶水比等不同条件对茶叶冲泡过程中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汤中的氟含量随冲泡次数的增加明显减少;茶汤氟浸出率随冲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冲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茶水比的增大而不断增高。  相似文献   

5.
茶叶内含物浸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龙新 《茶叶科学》1987,7(2):35-40
炒青、烘青、鲜叶在98℃和83℃两种水温处理下,按茶水1∶100对茶汤浓度(电导率)、茶多酚、氨基酸的浸出速率、活化能和浸出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炒青的浸出速率最快,烘青居中,鲜叶较慢。同一茶样的浸出速率都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3个阶段,均符合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此外,不同成分的浸出率在不同的茶样呈现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碧螺春茶的主要呈味物质浸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月玲  龚淑英  邵晓林 《茶叶》2006,32(2):88-92
通过冲泡水温与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与冲泡次数双因子的正交实验,对碧螺春茶汤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浓度及其浸出比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冲泡时间与各有效成分的浸出量均呈对数相关,同等条件下,游离氨基酸与咖啡碱的浸出比率大于茶多酚。比较不同冲泡次数,各成分在第1泡或第2泡时达最高值,而后迅速下降。经5次冲泡后,氨基酸的浸出比率之和与冲泡5分钟接近,茶多酚与咖啡碱则明显高于冲泡5分钟的处理。酚氨比的变化受冲泡时间影响不显著;受冲泡次数的影响很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的卫生质量现状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现今有20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茶园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下同)110.6万hm2,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3%,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68万t,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位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22.78万t,仪次于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是旅游安全的重要部分,食是旅游业中六个基本要素,通过不同冲泡时间、温度对白牡丹主要内含物质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4益和30益水冲泡12h,白牡丹的三种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均十分接近100益水冲泡1h时的含量;低温冲泡时茶叶主要内含物质的浸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高温冲泡的规律相似,都随时间的增长而减慢。建议常温(25-30益)下冲泡6h以上,冰水(保存在冰箱中)冲泡10h以上为宜,从而保证茶叶中的有效物质浸出浓度达到饮用要求,使茶叶的保健功效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茶性必发于水",对于茶叶冲泡及品饮中水质的关注持续至今。目前,泡茶用水的研究和选择已从水的来源(如江水、井水)、水的理化性质(如酸碱度、硬度)拓展到水的处理(如纯净水、专用水),水质对于茶叶冲泡的影响也从茶汤的基本品质拓展到冲泡过程中内含物的溶释规律。本文就水的总硬度、酸碱度、电导率、矿物离子及不同水源、不同水处理方法对茶汤风味及内含物溶释、稳定性(如沉淀、转化、变色)的影响进行了文献分析和总结,认为(1)较之于永久性硬水,软水或暂时性硬水更适宜泡茶;(2)高Ca~(2+)、Mg~(2+)水会损害茶汤色泽、滋味;(3)水的硬度、酸碱度、电导率、矿物离子是相互关联的因子,其结果还可致水体本身呈现不同的味觉、气味,对茶汤品质产生直接影响;(4)泉水,尤其是经过水源选择且适口的瓶装矿泉水总体上适宜泡茶,纯净水则为相对安全的泡茶用水,但不足以释放和发挥某些类型茶叶的特征风味。  相似文献   

10.
茶叶的烘焙是茶叶加工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促成茶叶中内含物的进一步氧化,高温杀菌,降低农药残留,提升熟香,使茶叶的品质更趋稳定,同时减少茶叶中的水分.便于保存。烘焙火候的控制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茶叶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11.
绿茶三种冲泡方法及其特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常温冷泡、80℃热水冲泡和沸水(100℃)对绿茶进行冲泡,分析比较茶汤内含成分,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当冲泡水温较低时,绿茶茶汤游离氨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较少,茶汤没有沸水冲泡时出现的苦涩味。常温下冷泡的绿茶不受热泡法最佳饮用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热泡太久出现的水闷气,汤色更绿,滋味更为鲜爽;绿茶以80℃热水冲泡,汤色整体表现较绿,香气比沸水冲泡更显清香,滋味醇爽,叶底保留了嫩绿明亮的特点,且更耐冲泡。固绿茶以桶装水冷水或热水冲泡是值得推广的绿茶冲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残留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 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浸出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1.2%和88.6%;25 min时碎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达到最大为5.5%,此时整叶茶中为0.41%。不同水温下冲泡15 min时,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均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100℃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9%和89.1%;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55%和4.1%。恒定水温100℃,冲泡15 min 3次,整叶茶实际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减小,总浸出率最大分别为93.25%和1.94%。茶汤中噻虫嗪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线性关系 Y=0.9267X-0.0336,R2=0.9954;高效氯氟氰菊酯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 Y=0.0026X2-0.0023X+0.0096,R2=0.9765。在此基础上对茶叶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饮茶摄入两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吡虫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250mg/kg,其回收率为92.0%~97.6%,相对标准偏差(RSD)≤3.8%,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mg/kg,符合出口茶叶吡虫啉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前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现状及其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当前我国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EOs)的现状及其溶出特性,分析了2007~2010年全国各地1245只茶叶中∑REOs的现状,并对不同含量及不同加工方式的茶叶进行溶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茶叶中∑REOs中值约为2mg/kg,含量范围介于未检出至13.80mg/kg之间;90%以上的茶叶∑REOs小于5mg/kg,∑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为45%~65%;乌龙茶∑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低于50%,其他茶类如绿茶、花茶等,其∑REOs残留量小于2mg/kg的茶叶比例均在70%以上。当茶叶磨碎后其稀土浸出率均显著高于原样。茶叶加工过程中对芽叶的挤压程度可能是影响稀土浸出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各类茶的稀土浸出率为:针形茶<扁形茶<卷曲形茶<粉茶。茶汤中∑REOs以第1次冲泡最高,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而递减。3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以乌龙茶粉最高,约为60%;其次是乌龙整茶,约为50%;针形绿茶的稀土浸出率最低,仅为5%。即使对总浸出率最高的乌龙茶粉而言,当乌龙茶粉干物质中的∑REOs达到6mg/kg,茶汤中的∑REOs也仍低于饮用水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茶叶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再经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茶叶中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1、0.5、2.5mg/kg,其回收率范围81.5%~87.9%,相对标准偏差(RSD)≤10.2%,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妍慧  于常红  刘岩  刘健  张婷 《茶叶科学》2014,34(3):271-278
建立了茶叶中3类11种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茶叶样品以乙腈–乙酸(体积比99:1)提取,以PSA为净化剂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然后通过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甲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表明:11种农药的分析时间约为20 min,在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检测限为0.1~1.7 μg·kg-1。测定了茶叶样品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加标回收率为62.4%~114.8%(添加水平分别为10~4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19.34%。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茶叶样品,检测其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检出结果差异较大。其中绿茶中11种农药的检出量为1.7~339.4 μg·kg-1,加标回收率为86.1%~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n=6)。本方法准确、灵敏、简单、快速、安全,能满足茶叶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香气成分在茶树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鲜叶及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共可检出香气成分365种,其与癸酸乙酯峰面积比值经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后,再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可按品种划分成两个类群,不同生育期芽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进行较好区分。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的橙花叔醇、香叶醇、法呢烯和植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香叶醇和芳樟醇伴随茶树新梢生育呈递减趋势;橙花叔醇、吲哚和法呢烯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清香型乌龙茶香型品质的形成不仅与茶树品种和芽叶嫩度有关,还受制茶工艺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以一次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两种检测技术,测定茶叶中79种农药残留的可靠、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用20βmL乙腈一次均质提取,分取提取液10βmL,用乙腈+甲苯(3∶1)20βmL洗脱过Carbon/NH2小柱净化,用5βmL乙腈定容混匀,于GC-MS/MS和LC-MS/MS同时检测。结果表明,79种农药在0.01~0.40β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5以上;高、低、中3种水平加标回收率在67.3%~130.8%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内;98.7%的农药定量限(LOQ)≤0.01βmg·kg-1;使用多种类茶叶实际检测,结果均合格。因此,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含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杂环类5大类农药,更有利于大批量茶叶样品的多农残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在基质成分较为简单的蔬菜、水果样品的质量安全快速筛查和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对茶叶样品的检测中,该方法的速测结果普遍呈强(假)阳性,且检测结果与实际农药含量水平无关,严重阻碍了其在茶叶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明确茶叶样品中基质对胆碱酯酶干扰的来源、水平与机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理论基础。文章综述了茶叶基质成分对胆碱酯酶活性干扰水平的研究进展,同时包含了近年来茶叶功能性成分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症(AD)治疗中应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