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玉娟  石娇  李新 《草业学报》2020,29(8):195-203
为全面深入了解草原碳汇相关研究在全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有关草原碳汇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草原碳汇全球发文量,中国居榜首,美国和德国其次,国际合作方面,英国贡献最大,其他国家需加强合作和成果分享。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远超其他机构。《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在被引次数方面优势明显,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国外学者Butterbach-Bahl K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为领域作出较大贡献,其他作者之间合作强度还需加强。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提出了需加强对草原碳平衡的综合评估,丰富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家庭牧场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理  谢应忠  马红彬 《草业学报》2018,27(8):142-154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家庭牧场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文献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综合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4-2017年间有关家庭牧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基于信息计量学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的全球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中国的相关文献被WOS收录量排19位,但在CNKI的发文时间早于美国15年,且近年来增速很快;2)国际合作上,美国的贡献最大,我国需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3)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及兰州大学在发文总量、被引次数等方面优势明显,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巴西的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和法国农业研究发展国际合作中心贡献突出,占前10研究机构发文总数的45.5%;4)发文量突出的期刊主要有《草业与畜牧》、《新疆畜牧业》、《Sociologia Rurali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中国农业科学》、《家畜生态学报》、《草业学报》虽然发文总数未进前10,但平均被引次数遥遥领先于前10期刊的总和;5)从学科层次来看基础学科比重很大,而技术和工程学科非常少,有待突破;6)国内韩国栋和国外Acquavella的相关研究文献被引次数较高,提升了其所属机构和期刊影响力;7)综合分析研究前沿趋势,提出了未来家庭牧场将以生态家庭牧场构建水-土-草-畜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家庭牧场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文献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综合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4-2017年间有关家庭牧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基于信息计量学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的全球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中国的相关文献被WOS收录量排19位,但在CNKI的发文时间早于美国15年,且近年来增速很快;2)国际合作上,美国的贡献最大,我国需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3)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及兰州大学在发文总量、被引次数等方面优势明显,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巴西的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和法国农业研究发展国际合作中心贡献突出,占前10研究机构发文总数的45.5%;4)发文量突出的期刊主要有《草业与畜牧》、《新疆畜牧业》、《Sociologia Rurali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中国农业科学》、《家畜生态学报》、《草业学报》虽然发文总数未进前10,但平均被引次数遥遥领先于前10期刊的总和;5)从学科层次来看基础学科比重很大,而技术和工程学科非常少,有待突破;6)国内韩国栋和国外Acquavella的相关研究文献被引次数较高,提升了其所属机构和期刊影响力;7)综合分析研究前沿趋势,提出了未来家庭牧场将以生态家庭牧场构建水-土-草-畜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蒿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蒿属植物相关研究的全球状况和前沿动态,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和个人在该研究方面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86-2016年间收录的有关蒿属植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信息计量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蒿属植物全球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居榜首,其次为美国,但在国际合作水平来看,美国的合作贡献最大,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是英国。中国科学院占据总发文量、一作总数和一作被引次数的首位,香港大学在总被引用次数和一作被引次数方面排名最高。该研究方面发文的主要期刊有Planta Medica,Phytochemistry,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是顶级期刊Nature。从学科分布来看,植物科学、化学和药理学/配药学位居相关研究的前三;从类别来看,理学占排名前10学科的50%;从科学层次来看,基础和技术科学占比较大,工程科学的相关发文量有待提高。香港大学的Sy在黄蒿提取物方面的系列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Marco和北京大学Wen两位学者的相关研究被引频次较高。在研究前沿趋势方面,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医药用途方面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虎作为世界上最为珍稀的野生动物之一,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全球发表的虎研究论文量、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机构、期刊和研究方向等情况。结果表明:1992~2019年全球共发表的虎文献共867篇,年均发表论文31篇,且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印度和英国发文量居世界前3位,美国发文量最多,为378篇,占比43.6%;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发文量最多(83篇),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和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分别以75篇和35篇位居第2位和第3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发文期刊是《Conservation Biology》,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动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虎研究的重点领域。未来虎的研究除在资源保护方面,还应注重遗传信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000—2019年有关草地遥感研究的1 388篇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Ⅴ软件从发文趋势、期刊、学科、国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活力等角度,定性定量地开展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遥感研究具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中外文发文量均随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核心期刊以Remote Sensing为首;中国在该领域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影响力低于美国和德国;共有83个国家的488个科研机构就草地遥感领域的研究展开了793次合作,各机构国内合作交流较国际间频繁;核心作者间未形成稳定的作者群,且普通作者形成的合作群体内部交流合作远多于群体之间;中外文研究热点共同集中在草原生态治理和资源利用上,相比于外文,中文研究更加集中在解决当前草原生态问题;高被引文献半衰期较短(2.5~3.5年),文献老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1993—2022年甘草研究的发展情况、选题热点和趋势走向,本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有关甘草研究的文献,绘制了甘草研究年发文量折线图,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国内外30年来研究甘草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研究的中文文献发文量波动较大,英文文献发文量呈平稳增长态势,整体研究热度在不断上升;领域贡献作者分析表明,王文全、Min Ye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机构合作分析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表明,甘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品种栽培选育、方剂配伍、临床用药规律及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综上所述,甘草配伍制剂在抗炎、改善心悸症状方面的作用,甘草活性成分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甘草抗胁迫环境品种的培育,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8~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多糖表征(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研究论文产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全球范围内有关"多糖表征"研究情况。根据Web of Science~(TM)所有数据库,以"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和"polysaccharide structure"为标题,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期刊、作者、论文被引次数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多糖表征"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全球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最多;机构中俄罗斯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中国科学院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英国的《Carbohydrate Polymers》期刊载文量最多;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来自佐治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农学等研究方向,学科交叉性较强;各国在多糖表征分析的方法运用上没有太大差异,相较于中国,美国、俄国、英国在多糖表征的应用上更为前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现状并探析前沿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检索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1年共315篇有效样本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从2007年开始,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迅速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相关文献量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宁攸凉、何友均是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团队合作的网络已见雏形,刘天明团队与其他团队相比合作较为紧密;机构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合作,但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学科范围内,尚未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当前中国草原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畜牧业、草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结论]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未来研究应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现状并探析前沿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检索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1年共315篇有效样本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从2007年开始,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迅速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相关文献量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宁攸凉、何友均是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团队合作的网络已见雏形,刘天明团队与其他团队相比合作较为紧密;机构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合作,但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学科范围内,尚未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当前中国草原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畜牧业、草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结论] 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未来研究应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东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草业科学》2022,38(9):1782-1792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准确掌握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方向,推进肉牛产业研究的系统化、专业化及精准化。[方法]以2000—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来源的2 389篇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文献的原始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高频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突现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2009年开始肉牛产业领域期刊发文数量激增;曹兵海、张越杰、昝林森等学者在肉牛产业领域做出了大量研究,研究学者之间合作联系较为分散;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较少,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有待加强;《畜牧兽医杂志》是肉牛产业领域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农村经济》是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我国肉牛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结论]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学术认可度与价值不断提升,研究热点指向肉牛产业、肉牛养殖、肉牛品种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准确掌握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方向,推进肉牛产业研究的系统化、专业化及精准化。[方法] 以2000—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来源的2 389篇肉牛产业领域研究文献的原始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高频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突现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 2009年开始肉牛产业领域期刊发文数量激增;曹兵海、张越杰、昝林森等学者在肉牛产业领域做出了大量研究,研究学者之间合作联系较为分散;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较少,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有待加强;《畜牧兽医杂志》是肉牛产业领域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农村经济》是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我国肉牛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结论] 我国肉牛产业领域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学术认可度与价值不断提升,研究热点指向肉牛产业、肉牛养殖、肉牛品种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全球人工授精(AI)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分析2003~2019年AI研究领域发表刊文量,根据刊文数量、发表年份、国家、期刊、机构及国家合作关系等信息,结果发现全球AI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在AI研究领域优势明显且实力最强,全球AI主要研究方向为农学、兽医科学及繁殖生物学等,我国AI研究方向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对AI相关领域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研究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参考,推动我国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Medicago sativa”或“alfalfa”或“lucerne”为题目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21年间紫花苜蓿研究相关文献,并精炼中美两国的发文,以历年发文数量及变化趋势、研究方向、发文机构、发文期刊为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紫花苜蓿研究提供借鉴,使我国苜蓿产业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结果表明,美国作为紫花苜蓿研究大国,总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近年主要以农学、乳品动物科学、昆虫学、食品科学等技术性研究为主,注重苜蓿经济性、效益性发展,发文期刊多为乳品类、作物类和动物类专业性期刊;我国作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苜蓿研究国,发文量近年迅速增加,自2016年起年发文量超出美国,主要以植物科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基础性研究为主,侧重于苜蓿抗逆性、品质性研究,发文期刊多为植物类与综合类期刊。未来需根据我国当前苜蓿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紫花苜蓿基础性研究,同时加强研究与生产利用紧密结合,使相关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植物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分别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中有关多倍体诱导的文献,从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国家、期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多角度检索后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植物多倍体诱导这一研究领域而言,以中国、美国、日本贡献最为突出,其研究大多侧重于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从相关研究机构角度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发文数量最多,远超其他机构;而在发文期刊中,《Euphytica》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全球尺度下关于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该领域热点和前沿,今后的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1)统一多倍体诱导率的评估程序;2)解决诱导过程中出现的嵌合体问题;3)深入了解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与新表型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晶  李茜  高雪芹  伏兵哲 《草业科学》2022,38(10):2050-2062
为全面了解植物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分别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ternet,?CNKI)和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中有关多倍体诱导的文献,从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国家、期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多角度检索后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植物多倍体诱导这一研究领域而言,以中国、美国、日本贡献最为突出,其研究大多侧重于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从相关研究机构角度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发文数量最多,远超其他机构;而在发文期刊中,《Euphytica》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全球尺度下关于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该领域热点和前沿,今后的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1)统一多倍体诱导率的评估程序;2)解决诱导过程中出现的嵌合体问题;3)深入了解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与新表型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