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β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β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β253.89βμg·kg-1)>主根(382.20βμg·kg-1)>主茎(167.25βμg·kg-1)≈侧茎(154.65βμg·kg-1)>老叶(30.60βμg·kg-1)≈新叶(27.13β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β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茶园土壤汞、镉和砷形态及茶叶有效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试武夷山19个茶园土壤及茶叶中的Hg、Cd和As元素全量及土壤元素化学形态组成,分析3种元素对茶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Hg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以残渣态和强有机态为优势形态;Cd富集最严重,且以离子交换态为优势形态;As符合无公害茶产地环境标准(NY/T 853-2004),且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70.35%。茶叶Hg、Cd、As含量属于安全范围内,均值远低于《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659-2003)》标准限值。土壤Hg、Cd和As的生物可利用性系数及富集系数值比较得出,土壤Cd生物可利用能力最强,As次之,Hg最弱;茶叶对土壤Cd、Hg富集能力较强,对As富集较弱。总之,土壤元素种类和化学形态组成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元素活性、迁移与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茶园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在茶园和根际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1.对210个样品测定,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为2.5-988mg/kg,平均238 mg/kg。无定形和层间铝是茶园土壤铝的主要形态;植茶后茶园土壤的水溶性、交换性和有机结合态铝趋于增加。2.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供给茶树NH_4~+-N时,茶树根际土壤(距根表 1mm)的交换性铝显著增加。3.铝在一定范围(≤400 μmol/L)增加茶树侧根数量和长度。4.动力学研究表明茶树根系对铝的吸收表现为可饱和特性,初始时有一快速的吸收过程,并在约6h后转变为缓慢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境内的核桃树间作年限为6、10、15、30a的茶树-核桃间作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取距核桃树主干1、2、3 m处的0~20 cm表土层和20~4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和相对应的单作茶园土壤为供试样,测定了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核桃树种植年限的延长,间作茶园土壤pH呈增加的趋势,核桃树种植年限为30 a的土壤pH接近或大于7.0;核桃树间作年限为30 a的间作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均显著小于单作茶园中的含量;随着核桃树间作年限的延长,间作茶园土壤中的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茶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树对茶树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会导致茶树不能较好生长和茶叶品质下降。因此,不宜将二者相间种植或将核桃树作为茶树的遮荫树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第四纪红色粘土茶园土壤为材料,用盆栽和田间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沙后,茶园土壤物理性砂粒淡51%的处理比其它处理均好,这与传统名优茶区物理性砂为闰比率基本相同,客施纯沙要注意增施肥料,特别是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8.
10.
茶树属多年生采叶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很高,在茶叶生产中人们都十分重视氮肥的施用。当前主要是施用尿素,它虽也取得较好的施用效果,但它属非极性的速效性化肥,溶解决,在未被脉酶分解之前土壤对它的吸附能力差,流失量大,不仅增产提质效果降低,而且还污染了茶区水源和土壤。因此,优化茶园氮肥品种,改进施肥技术已是当前茶叶生产集约化管理和茶区环境科学的重要议题。就此,我们将普通尿素经过化学处理,使它缩合成一种高分子的援效尿素,现将它在茶园土壤中的释放情况及对茶树生长影响试验介绍如下:一、缓效尿素在茶园土壤中的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测定茶叶中镉所使用的预处理手段存在着操作繁琐、干法损失元素和湿法易蹦溅等缺陷,同时处理的样品少和过程不易控制,回收率偏低[1]。应用程序控制温度-湿法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果蔬菜中汞的方法已有报道[2],应用该法测定茶叶中镉的文献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我们对此进行的试验得到:回收率85.5%~113.6%,相对标准偏差<5%。结果与标准物质相对照,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1 试验条件1.1 仪器与试剂1.1.1 仪器ADE-V型自控电热消解器(核工业北京化冶院);Spectr AA·880型石墨炉检测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PSD (美国Varian公司);… 相似文献
12.
施用白云石粉对茶园土壤酸化及茶叶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白云石粉不同施用量对茶园土壤酸化、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效果,以期寻找到土壤降酸、茶叶提质的最佳白云石粉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设置0 kg/hm2(CK)、375 kg/hm^2、750 kg/hm^2、1500 kg/hm^2、2250 kg/hm^2等5个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云石粉施用量大于1500 kg/hm^2时,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pH值显著增加,交换性酸显著降低;施用量为1500 kg/hm^2,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百芽重、产量、芽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酚氨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白云石粉施用量为1500 kg/hm^2,能够有效改善茶园土壤酸化,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省内 2 4个茶场的 110个土壤样品的表土 (0— 2 0cm)和底土 (2 0— 40cm)两个土层的有效硫含量、全硫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 ,表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6 4 8± 6 2mgS kg (范围 :12 2— 2 10 2mgS kg) ,底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91 8± 8 4mgS kg (范围 :11 1— 2 35 1mgS kg) ,但仍有 7 3 %茶园土壤缺硫 ;0— 2 0cm土层的有效硫有向 2 0— 4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