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今年6月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监测显示:6月份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好于常年但同比略差,内蒙古东部等地草原旱情严重。3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正常偏高,其中内蒙古东部大部分草原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以上;在降水方面,全国草原地区入春以来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发展与畜牧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从肉牛种源到改良、繁育、饲养、加工乃至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发展的,无法整合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此,应将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肉牛产业链,并在产业内部使各价值链组成部分形成企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集群化、专业化效应,使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数量、变革饲养模式,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运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的方法,结合国家气象中心的气象监测信息,对今年7月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水热匹配较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好于常年。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高1~2℃,内蒙古东部等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高2℃以上,呼伦贝尔等局部地区由于遭遇40℃以上的高温,牧草生长受到影响。进入7月,除内蒙古东部、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发展与畜牧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从肉牛种源到改良、繁育、饲养、加工乃至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发展的,无法整合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此,应将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肉牛产业链,并在产业内部使各价值链组成部分形成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效应,使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数量、变革饲养模式,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监测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今年8月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好于常年同期。入春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与常年持平或略高。8月份,除内蒙古中东部、新疆西部等地气温略低于常年同期外,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高于常年,有利于植被生长。在降水方面,8月份,除内蒙古西部降水偏少外,内蒙古东部、新疆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监测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今年7月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好于常年同期,但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由于降水偏少、植被生长状况较差。一、气象状况温度方面:3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与常年持平或略高,有利于植被生长;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采取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北方草原牧草枯黄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受气温和降水影响,今秋我国北方草原枯黄时间有所推迟,部分草原牧草生长期延长。9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高,其中西藏中部、新疆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和西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高1~4℃。从降水情况来看,青藏高原、新疆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降水较多,其中内蒙古东部和东北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中约占一半份额,随着牛肉及其加工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肉牛产业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内蒙古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文章以2001—2015年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全区及各地区肉牛生产发展变化过程、饲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繁育、养殖水平的进步显著促进肉牛头均产肉量的增加。然而由于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养殖技术落后、肉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尚未形成、肉牛产品附加值低、企业与养殖户间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内蒙古肉牛产业升级与更深层次发展。笔者就此提出重点加强优良种质资源建设、推动规模化生产、助力肉牛加工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挖掘潜在消费市场、实行标准化生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肉牛养殖是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当前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和张北县等4县的肉牛养殖场(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肉牛产业存在良种覆盖率较低、饲养管理较为粗放、产业链条不完善、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肉牛良种繁育与推广,提升肉牛品质;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加快规模化发展;探索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健全肉牛产业链;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张家口坝上地区肉牛养殖业蓬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宁城县目前肉牛养殖业存在着母牛减少、资金短缺、养殖用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发展肉牛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宁城县目前肉牛养殖业存在着母牛减少、资金短缺、养殖用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发展肉牛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我国最大最好的森林,还有我国最大最好的草原,也是我国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耕地。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和大豆产业带,拥有巨量的玉米秸资源,可以通过"免铡就近青贮技术",将其转化为"数量大、质量优、价格廉"的饲草资源,就近就地解决饲料问题。东北地区是国际公认的最佳奶牛饲养带,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肉牛和奶牛基地。可以把当地数量庞大的西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通辽市肉牛育种概况内蒙古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素有"黄牛之乡"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之乡"之称,是著名地方品种科尔沁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的原产地,1990年"科尔沁牛"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2002年"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验收命名。通辽市2017年12月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KERCHIN"及图标2005年被中国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尔  相似文献   

14.
蒙古陕三省半干旱区退化草原改良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志广  陈敏 《草地学报》1999,7(2):95-105
本课题在内蒙古、吉林和陕西三省区八个试验点,经三十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退化草原改良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及半干旱草原地区的影响牧草产量的最基本因素是土壤水份的缺乏。基于上述生态学原理,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以根昌为主的退化草原为的退化草原用浅耕翻法改良在内蒙古高原中部以丛生禾草为主的典型草原用松地改良;在内蒙古西部和陕北黄土高原撂荒地用补播法改良。新研制的9SSB-1.75型和0SF-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2月10-22日,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中加肉牛产业合作联盟合作,组织来自北京、内蒙古、重庆、宁夏等国内6家知名肉牛企业的高管,实地考察了阿根廷肉牛业各个产业链环节。代表团成员参观了阿根廷典型的育种场、繁殖母牛场、肥育场、拍卖场、饲料加工厂、兽药疫苗供应商企业、屠宰场、行业协会、牛肉专卖店、牛肉餐饮店和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与这些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对于阿根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草原植被长势MODIS遥感监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基于MODIS数据对我国2005年的草原植被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全国草原植被长势总体上比2004年略差,并呈现“前期较好、后期较差”的时间演变特征;长势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青海与四川交界区域、新疆天山北部等区域,总体长势差的区域则分布在内蒙古中部、西南地区,以及西藏西南高山草原等地区;重点省区草原长势变化各异,例如内蒙古总体长势与2004年接近,但时空分布不平衡,而西藏前期长势好于2004年同期,后期则差于2004年同期。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北方草原旱情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受今年春季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草原遭受大面积干旱,受灾草原面积近3亿亩,约占当地草原总面积的1/3,牧草产量下降10%以上,个别地区超过50%。草原  相似文献   

18.
王莺  王健顺  张强 《草业学报》2022,31(8):1-12
干旱灾害是制约中国草原生产力的首要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草原干旱风险的形成原因,收集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数据,从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敏感性以及孕灾环境脆弱性入手,建立了草原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干旱风险评价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草原进行了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中国草原的较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内蒙古地区、河西走廊、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边缘、青藏高原西部以及云南地区。较高暴露区主要位于中国的西南和华南地区。较高敏感区主要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边坡、塔里木盆地北边缘以及西南地区。较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云南和川东地区。较高干旱风险区主要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北西部、宁夏北部、塔里木盆地北边缘、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河南和山东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草原的科学抗旱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今年退牧还草0.067亿公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牧业通讯》2006,(9):28-28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消息,退牧还草工程自2003年开始试点,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  相似文献   

20.
山丹县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特别是牛羊养殖久负盛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生产的牛肉产品因品质优良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群众养殖肉牛积极性高涨,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牧草种植基地、肉类屠宰加工企业、肉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相关产业跟进发展,形势良好,肉牛全产业链基本建成。通过对本县肉牛全产业链建设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等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措施及工作重点、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