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诱变对棉花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亲本空间诱变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崇善  刘侠 《杂交水稻》1998,13(5):45-45
太空环境对生物体有强大的诱变力和良好的诱变效果。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携带)搭载生物体样品,在特殊的空间条件(强宇宙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作用下,导致染色体畸变与遗传变异,在性状上产生广泛分离,且其变异度大,频率高,通过地面种植、选择、培育,可望育成生...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电,3月份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将一批特殊的杂交水稻种子种于海南三亚农业基地。1997年10月,袁隆平挑选了19种杂交水稻良种,共slgg,通过中国航天总公司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上太空。通过太空的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作用,使杂交稻种子产生地球上无法得到的变异,再进行选取育种。袁说:“第一代太空诱变种子已获得第二代种子,一般而言,其变异要经过4-5代种植才能稳定”,“第二代太空诱变种子与原杂交种子比较,其遗传性产生了广谱性、高频率的变化,且变化率高、变异幅度大、变异…  相似文献   

4.
随着育种工作的发展,辐射育种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诱变手段亦有新的发展。然而如何正确掌握变异世代,提高有益突变频率,扩大变异谱,提高诱变育种效果等是诱变育种工作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作了不同辐照源和辐照方法及不同世代的诱变效应研究,为诱变育种进一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辐射苦荞麦籽粒M2至M5代变异性状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60Co-γ射线辐射苦荞麦籽粒M2至M5代各变异单株后代籽粒粒形、粒色、刺的有无及植株茎色等性状不易稳定,存在连续多代变异现象,表明辐射诱变后代变异性状稳定性差,诱变育种具有可行性和困难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选取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进行卫星搭载处理,根据搭载种子后代不同世代的变异特点对突变性状进行选择,及早进行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确定太空诱变后代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采用太空诱变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其他特异新材料。通过创新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培育适应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特殊生态、生产条件的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的玉米自交系,进而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玉米优良杂交种。从诱变处理后代选育出一批优异的遗传变异材料,丰富了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变异范围。通过实践,集成创新了一套玉米太空诱变育种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60Co-γ辐射对木薯生长的影响及其突变体的SC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确定突变体DNA变异的情况,以新选048和华南205木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0(CK)、50、100、200、400、800 Gy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诱变,观测不同辐射剂量下木薯的生长情况,对辐射诱变后的种植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并对表型变异稳定的突变体采用SCo T分子标记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辐射敏感性不同,新选048和华南205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14、219Gy,而当辐射剂量达到400 Gy时,2个木薯品种的致死率均达100%,因此,木薯60Co-γ辐射诱变较合适的诱变剂量在200 Gy左右;在0(CK)、50、100、200、400、800 Gy辐射剂量下,新选048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5%、5.4%、0%、0%,华南205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2%、3.5%、0%、0%;据20142016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本试验获得了8份包含了裂叶叶形变异、叶柄颜色变异、株高变异、茎粗变异的稳定突变体,对其采用SCo T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1条引物可检测到木薯母本及其突变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今后木薯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且采用SCo T分子标记能较好的鉴定辐射诱变获得的木薯突变体材料,为今后木薯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生太空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品种粤油7号种子,回收返地后种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SP1代未出现显著的变异,但在SP2和SP3中发现荚果大小、形状和种皮颜色等变异。太空诱变为开发新的花生种质和有用的基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航天诱变选育高产高蛋白质水稻新品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稻的纯系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卫星,随星绕地球运行于距地面218~322 km的太空,经空间微重力、高度真空和强烈的宇宙射线辐射,历时15 d诱变,变异于F1得到表达,F3遗传稳定.变异系与对照比较,经济性状变优,实粒数增加,结实率提高,粒重增加,籽粒长宽比与剑叶增长,米质变优,蛋白质含量提高.生育期则向感温性强与感光性强两极分化.经5代系谱选育定型,育成了两个不同生态型的高产、高蛋白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大豆育种实践证明,无论是以不同基因亲本组合而产生的高产杂交后代的常规育种,还是以创造变异的诱变(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如辐射等)产生理想后代的诱变育种,以及基因导入的基因工程育种,都离不开生理学的帮助和决策。育种亲本和变异后代的选择,都要以生理性状为基础或选择指标来加以评判。近年来发展的高光效育种,是指在原有作物育种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特别是净光合速率,来选育  相似文献   

11.
辐射诱变是小麦产生有益突变及培育优良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给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参考,以优质小麦"农大179"为材料,用2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并对M2群体内的510株单株进行了快速粘度仪(RVA)参数检测.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各粘度仪参数均产生了明显的诱变作用,高峰粘度、糊化温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崩解值、反弹值总体有变劣倾向,高峰时间有缩短趋势.筛选出糊化温度分别为83.9℃和86.4℃的单株2株、反弹值为14cP类似糯质小麦的变异株1株.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的深入开展,诱变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大豆的适宜诱变剂量,诱变后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变异频率和频谱,世代间性状的相关和遗传以及多种诱变因素的作用等问题都有报导。为了总结大豆诱变育种的规律和经验以指导辐射育种工作,我们将1973年开展大豆辐射育种工作以来,有关大豆几个性状的遗传问题作如下的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3.
玉米辐射诱变系表型及SSR 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R08和48-2及其9个和13个辐射诱变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诱变系在吐丝期、株高、株型、粒色及单株产量等性状和分子水平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R08诱变系12、17和48-2诱变系23、27、28、29、31表型变异较大,R08诱变系16和48-2诱变系22、26、33表型变异则相对较小;R08和48-2与相应诱变系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分别在0.18~0.70和0.34~0.83之间,平均分别为0.46和0.61;诱变系与R08和48-2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474~0.842和0.463~0.782之间,平均分别为0.712和0.645。诱变系与基础材料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太空处理诱导水稻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个水稻品种 ,在太空和 6 0 Co-γ射线条件下进行处理 ,从多方面研究和比较了它们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太空条件下由于强宇宙辐射、高真空和微重力等的综合作用 ,水稻种子发生了深刻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具有遗传的性质和育种的价值 ,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太空诱变育种技术,结合地面常规育种和生物克隆快繁方法,经过6年研究培育而成的具有花大色艳、抗性强、适应性好等良好综合性状的太空优良变异新品种蝴蝶兰——航蝴1号。  相似文献   

16.
辐射诱变在创造种质资源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辐射诱变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辐射可以诱发新的基因突变,打破基因连锁促进基因重组,可以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实现基因的转移。利用辐射已成功地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早熟、矮化、抗逆、优质、育性等性状变化的突变体,有许多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时辐射诱变在创造种质资源上的成就进行了阐述,并对获得突变体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提高辐射突变率和扩大变异谱对花生辐射育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方面国内外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多数是照射干种子,而对花生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进行照射处理的诱变效应,目前报导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以求筛选出更有效的照射处理方法,为花生辐射育种提供良好的诱变技术。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导变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紫外线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导突变作用,研究了紫外线诱变的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形态、卵孢子形态、产孢能力、同宗配合能力、致病力和抗药性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突变菌株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和卵孢子形态以及同宗配合能力都发生显著变异,游动孢子产孢量和致病性明显降低.虽未发现对甲霜灵产生抗性的突变菌株,但出现了对甲霜灵敏感性增强的突变菌株.说明紫外线辐射可导致大豆疫霉菌控制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的基因发生变异,紫外线可能是引致大豆疫霉菌变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西瓜M5代种子的变异表现研究吴忠声(宁化县经作站)近年来,西瓜辐射诱变育种工作进展较快,广西农校的黄道明等用Co60r照射西瓜种子,诱发当代植株某些性状产生变异,使雌雄性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败育,下委稔(1968)用r射线处理西瓜种子得到了互换系统,但...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高压诱变对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性,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了39份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情况,并测试了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9份高压诱变材料出现24条迁移率不同的电泳谱带,与对照相比共有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发生的变异可分为三大类,共37种,变异率达94.8%,变异主要发生在ω和γ区,6条变化的谱带均与8项品质性状相关显著或极显著.总体趋势是当经过高压诱变之后,醇溶蛋白谱带数总量减少,但是部分面团相关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