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邻村有一个面积约为15亩的鱼池,1986年9月草鱼发生严重的“肠炎”和“烂鳃病”。9月5日死草鱼11尾,9月6日草鱼死亡达30多尾。经我们解剖化验证明,发生的是草鱼“肠炎病”和“烂鳃病”。从9月7日我们开始给这个池塘投喂拌蓖麻叶浆的以青草为主的混合饲料,同时在池中均匀散了一些蓖麻扎成的把子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1979年9月15日我们发现四口草亲鱼塘内85尾草亲鱼和25尾预备白鲢,患有不同程度的打印病。病鱼的尾柄及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和椭园形的红斑,好象在鱼体上盖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福建省顺昌县埔上镇一养殖户3口11×667 m2池塘培育福瑞鲤,3日发现死鱼,从每天死鱼3~5尾至8日后升到每天死鱼20~50尾不等,损失比较严重。在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未果的情况下,于9月20日请笔者进行诊治,通过对病鱼的检查与现场调查,福瑞鲤鱼种卵甲藻病、车轮虫病、烂鳃病三病并发,通过用药2个疗程后,基本控制了病情。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技术小结如下,供业内  相似文献   

4.
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此病主要危害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草、青、鲢、鳙、鲤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感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一例卵甲藻病,现将其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养殖地在临城镇黄竹村,鱼种培育池面积1068m2,平均水深1.0m,2004年6月15日投放8 ̄10cm的草鱼种8000尾,鲢鱼种3200尾,鳙鱼种800尾,投喂以芜萍、浮萍等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9月8日巡塘时看到少数鱼种在池中拥挤成团,鱼体上有白点,3d后出现死鱼。2症状草、鲢、鳙鱼发病,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背鳍…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25日,广西区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黄星宫网箱养殖户的罗非鱼发病出现大量死亡。该养殖户养殖罗非鱼20箱,9月4日投放鱼种80000尾,每箱放鱼种4000尾,规格20尾/kg,9月25日开始大批死亡,每天死亡量约50kg。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网箱养殖名贵鱼类技术,我市于1996-1997年两年在平龙水库进行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试验,10只网箱共230m^2,于1996年9月18日从广州购进8-10cm,24000尾鱼种放入网箱养殖。在1997年养殖过程中,5月至7月的3个月里斑点叉尾鲴共出现4次发病死鱼高峰期,每天每箱死鱼达10-20尾,经现场检查病鱼,诊断为柱形病和脱骨病,并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技术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小稻地养殖户何树,有池塘面积70亩,水深1.8~2米,水温21℃,养殖用水来自附近的于桥水库。2012年9月10日发现鲤鱼死亡几十尾,养殖户没有重视,9月12日死亡200尾左右,9月21-24日达到高峰,日死亡约1200尾。9月20日,隔壁20亩鱼塘发现同样症状的死鱼。捕捞上来的死鱼体表腐烂严重,并伴有出血,头部、胸鳍基  相似文献   

8.
将乐县南口兽医站的二口池塘,面积2亩,于1984年6月12日放养本县农场渔队繁育的草鱼夏花(规格1寸)。7—8月,每天死鱼数10尾,直到9月上旬,兽医站的同志才反映病鱼情况。笔者于9月12日前往南口兽医站进行拉网检查鱼体。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29日,海底世界(湖南)有限公司从印尼进口的一批斗鱼到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过检疫后进入海底世界临时隔离场隔离检查。在隔离期间不断发现斗鱼有病死亡现象,到10月18日死亡率达80%。最后该批鱼全部销毁处理。该批斗鱼进口时共有4290尾、净重22公斤、17箱,在隔离场换用塑料盆装自来水,中间用塑料隔板隔开,每条鱼一格存放饲喂,水中加2%呋喃唑酮。在检查过程中采集13尾病斗鱼,6尾死斗鱼进行检验。现将该批斗鱼的检验情况和死因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检查:病鱼体质较差,消瘦,不摄食,体色先是发黑,鳍充血,体微弯曲…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5日,南昌县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子河网箱养殖区的青鱼苗出现大量死亡。9月6日上午我们到渔排上调查青鱼苗发病情况,取样镜检表明青鱼苗被大量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丰要在内脏器官。依据诊断结果,初步确诊为青鱼苗内脏真菌病,现将该病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根据公司的养殖人员介绍,这批青鱼苗是从湖北购进,规格为3cm/尾,共放养了1 4个网箱(5m×4m×2m),每个网箱投放2万尾,投喂丙申公司的草鱼饲料。发病初期,病鱼在网箱中游动缓慢,离群,不摄食,9月4日开始死亡,死亡前在水而上翻滚。16号、18号、20号网箱中的青鱼苗发…  相似文献   

11.
涪陵区龙桥镇金锅一社一养殖户承包的一口0.72hm^2池塘,2004年3月份投放叉尾鮰730kg,平均规格50g/尾。7月14日出现叉尾鮰死亡,第一天死4尾(平均规格350个/尾),第二天8尾,第三天40多尾,最多一天死亡110尾,连续几天死亡叉尾鲴284尾,99.4kg。经诊断系纤毛虫病引起死亡。同年8月6日-10日,涪陵区卫东水库网箱养殖的叉尾鮰鱼种(10—12cm)因患车轮虫病,第一天死亡10几尾,第二天死亡20多尾,第三天死亡400多尾,最多一天死亡600多尾,  相似文献   

12.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浏阳县跃进水库、料源水库相继暴发鲢鱼病,每天数百公斤鱼“翻白”。死亡的鱼肛门出“黄水”或鳃盖上出现“红斑点”,解剖后鱼肠、脾等糜烂发黄或呈紫红色,经大量投喂“药渣”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一) 土霉素渣官桥乡跃进水库有水面120亩,投放草鱼种0.5kg以上5000尾,10—16cm左右2.1万尾,鲢0.3kg以上2.6万尾,其它0.4万尾。1991年9月24日鲢鱼突然死亡,每天约120公斤,其它黄尾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2日,一养殖户养殖草鱼发生鱼病,经笔者赴现场诊断、治疗,有效控制了病情,鱼体基本恢复正常。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池塘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19亩,平均水深1.2米,5-9月经常有河水灌入,进排水方便。据调查发现该鱼池的草鱼在2013年也曾发生锚头鳋病,由于未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因此未引起养殖户的重视。8年以上未清淤,鱼池在2013年年底带水清塘后,于2014年2月10日放养草鱼2000多尾、鳙鱼60尾、鲢鱼200尾、鲤鱼250尾。每天早上投喂少量的饲料,下午投喂人  相似文献   

15.
<正>病例一江苏射阳县旺阳水产养殖公司14号池塘160亩,水深1.8米,主养散鳞镜鲤,平均规格1.6千克每尾,放养密度650尾每亩。6月14日使用罾网捕捞部分鱼,6月17日发现死鱼18尾,18日64尾,19日221尾,笔者前往发病池塘查看,捞取濒死鱼观察,病鱼体色发黑、眼球凹陷,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场有一亲鱼塘,放养草鱼15尾、鲢鱼32尾、鳙鱼6尾,都患有打印病.病鱼的尾鳍翘于水面,象一只只小鸭子游来游去.7月20日拉网检查,发现病鱼鳞片脱落,肛门两侧有象印章大小的园形和椭园形的红印.当天,我们用“草珊瑚”药物牙膏涂抹在病鱼的患处,  相似文献   

17.
生石灰、敌百虫、食盐,能有效地治疗草、青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病. 湖南省衡山县松柏桥乡新庄村农民李惜光,去年在承包塘(9.6亩,水深平均1.6米)中养鱼,6月16日草鱼发生了细菌性赤皮、烂鳃,半个月内死鱼百余尾.7月1日,全塘投入生石灰块300斤,后即用90%晶体敌百虫7斤、食盐70斤,用温热水化开,再充分搅拌均匀成稀溶液,全塘喷洒,第二天死鱼即减少为2尾,第三天停止死鱼. 浏阴县镇头乡,有一口45亩的大塘,水深1 1.5米,去年放养了草鱼春片2,162尾,到了9月13日,草鱼发生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当天死鱼13尾,该乡农技站渔技员李大高及时指导饲养员用敌百虫与食盐稀溶液、生石灰治疗,效果很好,治疗中死鱼12尾,以后一直未再死鱼.由于该塘面积大,全池遍洒,用药  相似文献   

18.
正河南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项寨村一金鱼养殖户,池塘面积1.5亩,水深50厘米,水花放养密度3万尾/亩左右,无增氧机。2015年5月20-22日,金鱼出现零星死亡。23日死亡增加至500尾左右,病鱼体表出现白点。养殖户用有机酸、硫代硫酸钠进行水质调节,内服维生素和保肝药物。24日死亡增加至1000尾左右。25日死亡2500尾左右。26日死亡  相似文献   

19.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1986年6月初我们采用六合剂药饵预防,结果也未发生“三病”和死鱼现象。由此认为,六合剂是一种防治青、草鱼“三病”的特效药物。六合剂的配方是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发病情况2015年7月底,笔者单位附近一养殖户一口面积将近9亩、水深2.2米的草鱼种培育池暴发细菌性肠炎病。7月26日死鱼50多尾,27日猛增至150多尾,28日死鱼达700多尾,以后几天中最多的1天死亡达3000多尾,呈现大批量死鱼的现象。养殖户也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