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土壤添加不同有害物质进行了作物的盆栽试验或小区试验,主要根据对作物生长、产量和残留积累的影响,提出天津市农业土壤中十种有害物质的安全控制标准(毫克/公斤)分别为:As 10,B4,Cd 2.5,Cr 200,Cu 150,Hg 3,Mo_1 2,Mo_2 3,Ni 70,Pb 200,Zn 500。再以土壤控制指标为基本依据,结合污泥用量等有关参数,计算出本市农用污泥中十种有害物质的安全控制标准(毫克/公斤)分别为:As50,B20,Cd12.5,Cr1000,Cu750,Hg15,Mo_1 10,Mo_2 15,Ni 350,Pb 1000,Zn 2500。  相似文献   

2.
刘大志 《新农业》2010,(1):42-42
<正>磷是作物生长必不可缺的三要素之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效磷的分级标准是:有效磷丰40毫克/公斤;稍丰20~40毫克/公斤;中等10~20毫克/公斤;稍缺5~10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土壤投加不同浓度的HgCl_2,种植小麦、水稻的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汞对小麦、水稻生长及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汞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小麦、水稻籽实和茎叶中汞的残留量与土壤汞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茎叶汞含量大于籽实汞含量;小麦体内汞的残留量比水稻低。由本试验得出土壤汞临界浓度为3ppm,农用污泥汞的安全控制标准为10ppm。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几年的土壤测试看出,凤城市土壤有效磷加权平均值为15.1毫克/公斤,按全国分级标准属于3级水平,为中等。全市不同土壤类型有效磷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甸土>潮棕壤>棕壤>水稻土>棕壤性土。根据作物吸收磷肥的特点,在施用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汞都"贵州,一块深受汞污染毒害的土地。在这片土地的中心地带,有一个至今没有逃离汞污染苦海的城市:清镇。早在2004年,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就为清镇"把过脉"。他们调研发现,这里受汞污染的土壤有117.4公顷,土壤中含汞量在4.71毫克/公斤至723毫克/公斤,大米含汞量在0.03毫克/公斤至0.13毫克/公斤,超过国家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污泥与粉煤灰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积累汞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小麦根、茎叶积累汞量随着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呈一定的正相关,而与单施粉煤灰的关系不大;②污泥中加入粉煤灰可使小麦根、茎叶积累汞量降低;③本试验处理对小麦籽粒含汞量影响不大,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7.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大豆器官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重金属在土壤中易积累造成污染,因此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成为其农用的限制因素,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富集问题也备受关注。以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大豆为供试作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施入不同水平的城市污泥堆肥的农田小区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大豆不同器官的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为污泥堆肥农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污泥堆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u、Zn、Cd、Pb含量及大豆不同器官中Cu、Zn、Cd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在大豆各器官中均未检出Pb。Cu、Zn在大豆各器官的含量和富集系数大小顺序均为籽粒根豆荚茎,而Cd为茎根豆荚籽粒。在本试验污泥堆肥施入量的范围内,土壤和大豆籽粒中重金属Cu、Zn、Cd、Pb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从富集系数看,除污泥堆肥施入量超过12 t·hm-2时大豆茎对Cd有富集作用外,其他均未达到富集程度;各处理的大豆干物重和产量的总体规律是污泥堆肥施用量24 t·hm-2施用量18 t·hm-2施用量30 t·hm-2施用量12 t·hm-2施用量6 t·hm-2CK,其中污泥堆肥施用量为24 t·h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2.65%。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施用污泥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农田土壤中氮、磷、钾、矿物油、苯并(a)芘、重金属含量变化和4种作物的产量、品质变化及有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活性污泥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未对土壤和作物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太原市污泥和污泥堆肥分别对谷子、玉米和白菜进行了两年的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万公斤和污泥堆肥24万公斤时,植物可食部分和茎秆中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影响污泥与污泥堆肥的重金属向植物体转移、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重金属形态、有机质及pH值。在一般情况下,污泥及土壤中的可给态重金属元素含量愈低,有机质和PH值愈高,其重金属元素越不易向植物体内转移与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城市污泥堆肥施加于菠菜地的可行性及其施加控制量。[方法]以北京市庞各庄污泥堆肥厂的污泥堆肥作为蔬菜地施用的有机肥源,采用自制土柱试验装置,研究不同用量污泥堆肥施用后菠菜的生长情况及对土壤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污泥堆肥施用量分别为0(ck)、2、4、和6 kg/m2。[结果]壤土和沙土上不同用量污泥堆肥施用后,菠菜的株高、冠幅和叶面积都有一定的增加,对菠菜生长有促进作用,以4 kg/m2处理的效果最好。污泥堆肥施用后对菠菜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影响,明显提高了菠菜地土壤中养分及有机质含量,污泥堆肥用量与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城市污泥堆肥可以施加于蔬菜地,施加量以4 kg/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当季作物只利用磷肥的很小部分。在旱作条件下,残存在土壤中的大部分磷肥,不断转为非活性磷;随时间的延长,磷肥对后作的连续效应不断降低。改为水田时,旱作物未吸收的磷素,将释放进入活性磷库中,使作物吸磷量急剧上升。四季作物磷肥累加回收率将大大超过当季回收率,最高达56.86%。因此,要注重当季的施磷效果,又不容忽视磷肥的连续效应。土壤磷库水平与作物吸磷量的关系密切。在旱作条件下,作物吸磷量占 Olsen-P 量的1/4~1/3左右;在水田则可超过 Olsen-P 量的1~2倍以上。土壤总磷库(全磷量)虽然对当季作物吸磷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准,但对四季作物的总吸磷量和生物产量则有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γ=0.6192、0.6530。为此,提高土壤磷库水平在生产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以污灌水形式带入农田的铁对水稻影响的研究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含铁污水对土壤pH值、水溶性及交换性亚铁含量和水稻植株含铁量、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造的时间内,当污灌水含铁1000ppm以上时减产显著,污灌水含铁600~800ppm时有减产的趋势,污灌水含铁600ppm以下时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水稻亚铁中毒时从老叶叶鞘中部开始发病。晚造糙米含铁量为早造的4~9倍。  相似文献   

13.
研究CM生物固氮肥对水稻秧苗质量的影响,确定水稻生长发育的最大施肥量,提出了应用数理统计分析CM生物固氮肥的水稻肥效。采用正交设计的方式,并结合随机区组三次重复试验,进行了CM生物固氮肥的水稻肥效试验。试验地选择在浏阳市文家市镇大成村南盘组邱根成的责任田内,供试作物为中稻,组合为广两优143。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的生育天数、单株穗数、单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磷肥对水稻的单株粒重具有显著性影响,钾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都没有显著性影响,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水稻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375 kg尿素、450 kg过磷酸钙及0 kg硫酸钾。  相似文献   

14.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施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强度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前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量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一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秧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德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红色石灰土中积累水泥厂粉尘在38.0克以下,土壤性状无明显恶化,且对水稻秧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每公斤土壤合粉尘达60.8克时,始见对秧苗生长有不良影响。水泥厂降尘附着于叶面,各种降尘量下秧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以19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促芽肥对杂交中稻再生力的作用与头季稻品种间着粒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品种间着粒数与其单位颖花的绿叶面积占有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头季稻品种着粒数越多,其光合产物满足头季稻高产的养分需要后剩余量越少;头季稻着粒数较高的品种蓄留再生稻,要求促芽肥施用时期提早,施用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水稻和大麦品种对土壤层间钾的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萍作为水稻氮源有着很大潜力,本文论述了北京地区不同萍种、插秧方式、施氮水平综合处理下田间试验的产量结果和改土作用。亩施6000斤鲜萍作稻田有机肥,当季可增产稻谷35%左右,相当于60斤硫铵的增产效果,后季增产5-10%,红萍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抑制,恢复和促进三个阶段,中后期促进作用十分明显。采用大行距方式插秧利于稻萍双丰收,养萍结合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一般以养萍加施45斤硫铵,大行距插秧效益最高,连年养萍加施30斤左右硫铵为宜,稻田养萍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增加,利于维持稻田养分平衡,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孔隙增加,容重下降,生物活性增强,水肥气热协调,达到增产培肥,并有助于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避免过量采用化肥农药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杂草提取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香附子、曼陀罗和刺儿莱提取物对玉米、水稻和小麦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香附子提取物A浓度1和提取物B浓度3、2浸种,玉米幼苗的叶面积、株高、根系吸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均比对照增加,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提取物C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香附子不同提取物对水稻浸种,以B效果最好,香附子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可能与C有关。曼陀罗提取物D浸种,可使小麦产量提高34.1%,达极显著水平。刺儿莱提取物E浸种,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促进核酸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