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花后10d分别使用10、25、50mg/L赤霉素(GA3)+5mg/L氯吡苯脲(CPPU)处理,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GA3与CPPU处理"克瑞森"无核葡萄可不同程度提高鲜果硬度,增大果梗粗度及耐拉力,增大粒重,进而增大穗重,但对葡萄穗形指数、果形指数、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经激素处理后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且随GA3使用浓度的增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着色变差,果实成熟延迟,但果粒萎蔫情况得以改善。综合比较而言,花后10d使用10mg/L GA3+5mg/L CPPU处理"克瑞森"无核葡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无核白"、"费雷无核"、"克瑞森无核"3个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在保鲜剂处理后低温(-1~0℃)贮藏期间各品种果实品质及生理变化情况,以期筛选出耐贮品种。结果表明:"克瑞森无核"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好果率下降幅度、失重率和果梗褐变指数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它2个品种,品质生理指标和生理代谢变化小,表现出良好的耐贮性,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3.
以无核"克瑞森"葡萄为试材,根据果树树体较大、生长周期较长和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土壤状况,采用牛皮纸袋包装一定比例的混合肥料,袋上打孔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克瑞森"葡萄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对"克瑞森"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其中,用纸袋包装有机肥并叶面加喷Fe的T7处理表现最优,较对照增产28.4%,达30 733.62kg/hm2,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提高14.7%,达23.77%。  相似文献   

4.
2019年"克瑞森"无核葡萄在衡水市第一年大量销售,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生产实践,对克瑞森葡萄果实特点、品种特性、适时摘袋、施肥浇水、冬季修剪、下架埋土几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以期为"克瑞森"葡萄的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开展西芹种植密度、节水灌溉及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西芹最佳种植密度为7 411株/667m2,垄植沟灌,垄面宽40cm、垄沟宽20cm、每垄种2行、株距30cm。应用隔沟交替灌溉(灌水量为正常灌水量的80%)对西芹的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水分利用率为75.1kg/m3,较对照增加16.0%。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西芹硝酸盐含量,提高单重和产量,增加效益;在当地最佳施肥水平下减量10%并配施矿物质有机肥150kg/667m2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处理的西芹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设施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在不同处理阶段负载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为45穗时,果实的产量最高,为2768.90 kg/667 m^2;含糖量也较高,为18.09%;但着色情况也较好。负载量少,产量低;负载量过多,导致果实穗重、含糖量等下降,果实着色不佳,从而影响葡萄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7.
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a生"京秀"葡萄和"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3 795.5kg/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产量提高了2倍,比温室草莓单作产量提高了31.2%;经济效益也较高,达到10.67万元/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增收7.72万元/667m2,增幅为261%;比温室草莓单作增收1.99万元/667m2,增幅为23.0%。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温室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以"千鼎一号"小型西瓜为试材,采用张力计连续监测在3种不同水肥处理(常规水肥、水肥减量20%及40%)下0~20cm和20~50cm温室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小型西瓜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及灌水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小型西瓜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土壤水分供应充足,0~50cm土壤相对含水率均在70%以上,常规和减量20%处理灌水后0~20cm和20~50cm土壤水分均达到或超过田间持水量,说明当地生产中存在植苗和苗期灌水量普遍偏高问题;水肥减量40%的处理灌溉量与土壤有效贮水量损失接近,其灌溉量为西瓜冠层水面蒸发量的41%;随水肥减量小型西瓜养分携出量无差异,产量有增加趋势,水肥减量40%显著提高了西瓜可溶性糖含量,灌水利用率从常规处理的59.8kg/m3提高到82.8kg/m3;依据该试验制定的当地温室早春茬小型西瓜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为570m3/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黄瓜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以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试验设定667 m2每次10、20、30 m3的不同灌水量,研究灌水量对温室栽培自根与嫁接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次667 m2灌水10 m3的减量灌溉不仅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能在保持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果实的品质;嫁接栽培对提高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年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天山北坡中部石河子垦区种植的葡萄大面积根系受冻死亡,不能安全越冬。基于此现实问题,利用人工气候模拟技术,模拟历年葡萄根系冻害发生的温度条件,研究在冻害胁迫下,天山北坡6种葡萄根系受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害胁迫使葡萄根系的根系活力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丙二醛相对含量增加,综合历年葡萄根系冻害资料情况表明,6种葡萄根系抗寒能力强弱依次为: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克瑞森弗雷无核紫红提。  相似文献   

11.
无核克瑞森葡萄为晚熟品种,由美国加州果树基因繁育研究所的大卫·瑞明和朗·特瑞罗培育。在冀东地区果实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160d。无核克瑞森葡萄清香甜酥,果实硬度大,品质极佳;平均穗质量400~800g,单粒质量5~6g,经赤霉素(美国奇宝)处理后单粒质量可达8~10g;果皮鲜红色,果粒圆形,果皮中等厚,不易与果肉分离;果刷长,与果蒂结合牢固,耐拉力极强,运输过程中不脱粒。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浙江省温岭市少量引进鄞红葡萄进行促早栽培。该品种在当地表现良好,6月果实成熟,较宁波市提早1个多月;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2010—2014年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812.8 kg,平均售价8.4元/kg,平均每667 m2产值15 256.4元,与温岭市葡萄平均水平相比,每667 m2产量增加32.2%,每667 m2产值增加61.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膜下沟灌中不同灌水量对黄瓜生长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艳侠 《中国蔬菜》2010,1(21):51-54
在早春大棚采用膜下沟灌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量对黄瓜生长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苗期、根瓜开花期黄瓜根系吸收水量小,25m3·(667m2)-1灌水量较为适宜,结瓜期和盛瓜期随着植株和根系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多,30m3·(667m2)-1灌水量较为适宜。从产量上分析,30m3·(667m2)-1处理产量最高,并且和25m3·(667m2)-1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5个葡萄品种根系构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葡萄品种4年生自根系大树,整株挖出统计不同土层的根系分布及根类组成。结果表明,无核早红、蛇龙珠和藤稔根系分布较浅,均有50%以上的根分布在0~20cm土层,巨早、威代尔根系分布较深,分别有54.1%和50.74%的根分布在20cm以下土层;藤稔、威代尔根系水平分布较广,分别有60.07%和46.87%的根系分布在距树干40cm以外区域,蛇龙珠的根系水平分布最窄,为36.42%;无核早红、威代尔的根系总量显著高,以藤稔根量最少;5个葡萄品种植株的根系均主要以φ2mm的细根为主,但威代尔、早红和巨早的φ2mm根系相对较多。综合分析,在无根瘤蚜的地区巨早适宜自根栽培,藤稔根量少,根系不发达,需要嫁接栽培,早红、蛇龙珠、、威代尔3品种根系分布浅,在干旱和寒冷的地区建议用抗性强的砧木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5.
正克瑞森无核葡萄,别名淑女红、绯红无核,1983年美国用皇帝和C33-19杂交培育而成。1品种特性1.1味美、色艳果穗圆锥形,中等大小,果粒整齐紧凑,穗质量800 g左右,最大穗质量1 600 g。果粒椭圆形,鲜红透亮,单粒质量6~8 g,可溶性固形物20%,糖酸比25.9∶1。肉质脆,能切片。果皮脆,不易剥离,可以随果实一起食用。1.2真正无核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不需要任何激  相似文献   

16.
<正>1基肥秋季葡萄浆果采收后及时施入充分腐熟的安全有机肥(鸡粪、羊粪等),平均产量1500 kg/667 m2的园667m2用量2~3 m3,高产园(平均产量1500 kg/667 m2)3~4 m3,沟施,深度40 cm。秋季未能及时施基肥的,应在翌年出土后至萌芽前结合整地作畦补施。  相似文献   

17.
喷布赤霉素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平 《中国果树》2004,(5):54-55
葡萄品种克瑞森无核近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自然栽培条件下克瑞森无核葡萄单粒重4~5 g,本试验探讨了喷布赤霉素对短梢修剪和中梢修剪克瑞森无核葡萄果粒大小、色泽、落粒率及其对第2年结果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津优316"黄瓜为试材,在定植密度相同时,设置了"宽窄行模式+70%灌溉量"(T1)、"单行模式+70%灌溉量"(T2)、"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3)、"宽窄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4)4个处理,定植后5 d开始节水处理,共处理237 d,测定了定植后6周黄瓜根系分布特征、黄瓜全生育期产量,以期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对黄瓜根系分布、产量的调控效应,筛选适宜的节水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与T4相比,T1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10.35%;T2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6.58%;T3黄瓜根系分布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了3.57%。因此,单行栽培和节水灌溉均可减少黄瓜根系水平分布而增加垂直分布;"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处理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可实现肥料的集中施用,"单行模式+70%灌溉量"处理在降低产量6.58%情况下节水30%,均是适宜的滴灌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金冠1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番茄植株生育、氮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的施用量对番茄茎高和茎粗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10 kg/667m2的施钾量能显著促进果实中钾的积累,钾素的分配呈果>茎>根>叶的趋势,果实中含氮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明显提高,在施钾量达到10 kg/667m2水平时,产量最高,平均为14 546.2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