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中央作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既要承担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森林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做好林业资源节约工作,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严格保护和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增加林产品供给和扩大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林业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诸如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降低采伐限额等,使森林资源增长较快,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阶段,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要,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下面简称《决定》),这对推动我国林业加快发展,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兴起学习《决定》的新高潮,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好造林绿化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  相似文献   

4.
林业,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林业产业是保护、培育、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林产品和森林服务的物质生产兼生态建设事业。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是实现绿色富民战略的主要抓手,是增强林业竞争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省已把林业产业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理清思路,扎实有效地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发展林业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的重要内容。林业产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生活宽裕的基础,是村容整洁的生态保障。林业建设本身的需求:从生态角度而言,当前我国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符合基本国情的,它改变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发展格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瑞典是林业发达国家, 林业财政政策是瑞典用以增加森林资源、鼓励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瑞典林业投资、税收、补贴和补偿等林业财政政策, 分析其对瑞典林业发展方向、生态保护、林产品有效供给和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提出对我国林业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林业企业营销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业企业的特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业企业已经从为社会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基础产业,转化为既要提供生态服务又要提供林产品的兼有产业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7.
林业肩负着建设生态和发展产业的双重使命。我国是森林资源总量相对偏低的国家,而林业也正处在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搞好生态建设、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同时,也必须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林产品多方面的需求。以生态优先为基点,以培育森林资源为第一道工序,以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为前提的现代林业产业正在我国逐步形成。森林资源多效、多途、全面利  相似文献   

8.
乔恒 《中国林业》2009,(1):20-2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满足社会对林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林业三大体系,提升林业三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是国家重点林业省份之一,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29.6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9%,有林地面积81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2%,活立木总蓄积8.87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在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阐述我国天然林保护的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旨在为我国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过程中,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林业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林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试从林业法治含义入手,探讨林业法治与林业法制的区别及其基本要件。一、林业法治的含义林业法治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在林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林业法治…  相似文献   

11.
林业企业内部管理探微文/党凤兰陈斯忠我国林业企业既肩负着培育、保护森林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的重大使命,又承担着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艰巨任务。我国林业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造林营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林业不仅要满足丰十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当前,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沙尘暴频繁发生,已严重地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原来以提供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传统林业已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转变。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如何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又离不开林业的发展,而林业发展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调整政策和机制问题,要调整政策和机制最关键的就是要实行林业分类经…  相似文献   

15.
黄智冬 《中国林业》2013,(15):43-43
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林业转型升级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和职责。在林业发展中,如何做到既加快生态建设,又促进民生改善,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务林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林建设能很好地统筹协调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发展,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加速器。一方面,经济林能促进生态改善,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保障生态安全;另一方面,经济林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林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态产品需求,更好地造福社会,增进民生福祉。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林业的发展与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是联系资源与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须自觉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一、从可持续发展观角度重新定位林业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性需求,更要满足改善和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二、用全面协调发展观做好各项林业工作首先,重新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林业投资力度空前加大,这是国家保证林业与...  相似文献   

17.
论林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阶段及政策评价 林业产业是保护、培育、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林产品和森林服务的物质生产兼生态建设事业,包括木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及森林服务业三大产业系列以及木竹生产业等十一个亚产业,公益林建设和维护属于林业第三产业中的生态服务业。关于林业产业的新概念,我们在“论新时期林业产业的概念与范围”一文有详细阐述(蒋敏元、刘家顺,2005)。根据林业经济体制和主导发展目标可以把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效益为主的发展阶段(1949--1980年)、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两大效益并举阶段(1981—1997年)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效益优先阶段(1998年至今)。对这三个阶段的林业产业政策进行回顾和评价对未来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产品可持续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产品的供求矛盾,是林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林产品供给受森林资源的约束较大,需求的增加给国内的森林资源更大的压力。从林产品的供求状况,分析我国林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各个方面应参与和促进森林资源及林业产业的发展,挖掘林地生产潜力,调整社会发展与森林资源和不和谐的关系,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区域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江海平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南通市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对林业的认识。一是树立林业的价值观。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成为当前林业的主要矛盾,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已从林产品需求变为生态需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既是一项重要资产,也是发展生产的重要资本。林业实践是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主要措施之一也已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文中介绍非洲、东南亚和亚马孙雨林等地区长期以来依靠林业消除区域性贫困的具体实践,并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有效协调及合理分配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的有效利用;指出林业消除区域性贫困的过程具有差异性、长期性和挑战性等突出特征,且仍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收入与福利分配不均等现实挑战;提出对中国推进消除区域性贫困林业实践的启示,包括持续创新森林资源严格约束下的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模式、持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民生林业实践模式以及持续探索和创新森林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