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钟荣 《作物学报》1963,2(2):185-196
对几种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以组织液折光指数~(**)为最好,反应灵敏准确,以之考验不同农业措施、对冬小麦水分状况的影响,证明凡良好的处理组合,都可使组织液折光指数降低,产量相应增高。折光指数与净光合率、每日增重、籽实产量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根据折光指数与倒伏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作物灌溉指标的上限和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研究了冬小麦越冬前、越冬期、年后幼苗阶段和器官建成阶段,在不同年份、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冻害,以及对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冬小麦安全播期的上限生物学指标,并根据年后幼苗阶段积温多少,采取相应促控措施。研究成果可作为北方冬麦区、黄淮平原冬麦区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一、有机肥投入减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积造有机肥的积极性大大下降,积肥数量减少。1.危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多数农民觉得有机肥的积肥、运输和施用用工多、体力劳动强度大,不如打工挣钱买化肥。致使麦田有机肥用量减少,土壤肥力难以提高、土壤板结、理化性状不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2.应对措施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不仅含有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中微量元素。并能  相似文献   

4.
2012年,二十一团农业生产期间灾害性天气较多,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春季霜冻、干旱、大风天气;夏季高温、干旱、阵风阵雨天气;秋冬季过渡快,冬季提前。本文分析了这些灾害性天气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该团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气象因素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为增加其产量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临汾市尧都区气象局1981—2014 年气象与农业相关资料,借助数理统计、线性拟合、多元性回归等方法,对临汾市冬小麦千粒重与多种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冬小麦千粒重与5 月中旬积温、平均气温、降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以及相对湿度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除平均最低气温在0.05 水平上显著相关外,其他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温度与千粒重呈负相关,降水及相对湿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建立冬小麦千粒重方程的预报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拟合检验,预报偏差都小于20%,从而为适应气候条件、提高小麦栽培管理水平和开展冬小麦产量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关系到经济发展。农业气象作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农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意义。探讨了如何降低农业气象对农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豫麦49为研究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钙赤合剂(Ca-GA)和磷(P)浸种对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浸种处理相比,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后的幼苗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MDA含量降低,Pro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均有效降低了水分胁迫导致的抗氧化系统紊乱,使幼苗保持一定的光合速率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看,Ca-GA浸种和P浸种可有效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三唑酮对烟草幼苗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国安  荆家海 《华北农学报》1990,5(A12):119-123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不仅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影响,造成农业产量的下降,同时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相关的气象部门越来越重视气象灾害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阐述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预防气象灾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农业作为重要产业进行关注。但是,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到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发生,因此,对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积极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产量除受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人为生产措施的影响,例如品种、浇水、播种和施肥等,是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改变影响冬小麦的生育进程,进而影响冬小麦的产量。为了更有效地调控小麦的生长,本文对冬小麦施肥和浇水进行了研究,例如施肥和浇水的数量、时间、比例等,以求最佳的省水省肥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监测河南省商丘市冬小麦拔节末期-孕穗期农田近地面0~40 cm不同高度上的农田气象要素,分析这一时期近地面日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叶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气象要素对这两项指标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温过程中日最低气温不同高度的温度呈对数递减趋势,日最低叶温不同高度的温度呈线性递减规律;不同高度上日最低气温变化受5 cm处空气湿度的影响;不同高度的日最低叶温受5 cm、10 cm处空气温度和所在高度的日最低温影响;叶气温差受0~10 cm日最低气温、0~10 cm土壤温度、20 cm以下深度土壤水分以及所在层次的日最低气温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修枝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尚富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134-139
以4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威县苗圃(试验地I)和河北省霸州市万达林场(试验地II)开展修枝梯度为轻度修枝P1,中度修枝P2,强度修枝P3,以不修枝为对照的修枝试验,调查不同修枝强度毛白杨生长指标和不同冠层阳面叶片光合指标的变化,从生理机制解释修枝对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修枝第一年会影响胸径生长,随修枝强度增大影响增强,但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试验地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试验地I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2)修枝对毛白杨树高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3)修枝前后叶面积指数(LAI)变化较大,叶量随时间变化增多,在对照叶面积指数下降时修枝处理叶面积指数仍在增加,修枝能够延长树木生长期;4)修枝能提高毛白杨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有利于提高光合和物质合成能力,而对照的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从生长和光合生理综合分析,毛白杨人工林郁闭后树冠下部需要适度修枝。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麦品质的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叶 《小麦研究》1996,17(3):13-16
  相似文献   

16.
张胜爱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94-198
为了寻求高产小麦所需的最佳播种方式和行距,实现冬小麦高产和稳产。2011—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冬小麦三密一稀(A)、四密一稀(B)和六密一稀(C)三种种植方式,其中三密一稀(A)种植方式为目前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种植方式,三种种植方式的平均行距分别为17.6 cm、15.0 cm和11.7 cm。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四密一稀(B)种植产量最高,其次为六密一稀,三密一稀产量最低,四密一稀和六密一稀种植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三密一稀种植的产量2年平均提高12.2%和9.0%(P<0.05)。四密一稀(B)处理与三密一稀(A)处理相比具有增产效应,与六密一稀(C)处理相比农业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强。因此,建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小麦四密一稀的播种方式。7).。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影响棉花健籽率的因素分析,提出提高棉种健籽率的七项措施:基地选择、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到整枝、化控、防灾抗灾、推迟采收。各项措施均易于掌握,对提高棉种健籽率,保证种子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
<正>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量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小麦种植面积4660万亩,邹城市种面积65万亩。弄清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是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前提。笔者根邹城市小麦历年生产实际情况,总结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十大因素及其防控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