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协粳原名苏引粳1号、822,系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农学院从国外引进的籼粳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品种。1985—1986年参加江苏省中间试验,平均单产511千克左右。1987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该品种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1986年徐州农科所种植2.17亩,单产实收735.6千克,创江苏省中粳亩产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良种信息     
皖粳1号、皖粳3号粳稻种是安徽省农科院近年育成,耐肥抗病,经几个试点区试种,平均亩产600千克以上,是双季稻地区理想的双晚粳稻种,也可作单季种植。每千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厅获悉,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道汊村种粮大户钟景财的连片示范田,一季晚粳百亩平均亩产达到974.5千克,创江西水稻单产最高纪录。据江西省农业厅组织专家测产,这是继2015年鄱阳县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创922.5千克的单产纪录后,时隔两年单产再突破,超原纪录52千克,再创江西省水稻单  相似文献   

4.
沪粳抗于1978年经过多亲本籼粳杂交而成。其组合如下:秀水48/4/考察1号/IR26//农虎6号/1/矮粳23/5/秀水14。从1986年至1987年,经上海市单季稻区试和生产试验,1986年沪粳抗平均亩产527.15千克,比  相似文献   

5.
南方粳稻品种鄂晚5号: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鄂晚3号与籼粳杂交稳定品系4243杂交选育而成。株高90—95厘米,全生育期125天,分蘖力中等。结实率90.0%,每穗70多粒,千粒重24.5克,一般亩产450千克。高抗白叶枯病,对稻瘟病和黄矮病的耐病性较好。出糙率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我们在商州区试验示范的小麦—菠菜—玉米—板蓝根高效套作栽培模式,小麦平均亩产358千克,玉米平均亩产425千克,两茬菠菜亩产850千克,亩收入680元左右;板蓝根平均亩产板蓝根450千克、大青叶  相似文献   

7.
优质米水稻品种幸实1982年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日本引入,经8年试种鉴定,一般亩产400—500千克,高的达600千克以上。大面积试验表明,该品种在京、津、冀、鲁、豫一带均可种植。江西等省大量引种作早粳试种也获成功。1987年和1989年分别被天津市和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正高粱是辽宁省建平县的主要旱田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千克。2020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25万亩,在严重伏旱条件下,平均亩产达到527.4千克;采用膜下滴灌措施的地块,亩产675千克,最高亩产达到816千克。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优良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质地松软、肥力适中、  相似文献   

9.
良种信息     
绍糯43水稻绍兴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晚粳糯新品种。作后季稻栽培,株高85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抗至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全生育期138天左右,一般亩产可达450千克。适宜在长江流域作后季稻或单季中稻栽培。需种者  相似文献   

10.
滨湖紫弯是洞庭湖滨的一个优良农家品种。该品种在全省参试的7个蚕豆品种中,产量居首位,平均亩产162.5千克,大田生产一般亩产100—125千克。  相似文献   

11.
莆薯53     
莆薯53(原代号77实53)系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于1977年从莆薯三号放任自然授粉的杂种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品种。早薯亩产3,000—3,500千克,晚薯亩产2,500千克左右。高产田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大田  相似文献   

12.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吨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时有机小麦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时可以实现亩产量7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近年来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小麦亩产量200~300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2.4%~2.5%时小麦亩产量400~600千克。只有采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安、融水三县,结合实施柳州市贫困山区“超级稻+再生稻+油菜”生产模式及高产稳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在稻田示范推广“稻-稻-鱼-油”立体种养模式,获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超级稻头季平均亩产558.5千克,再生稻平均亩产221.2千克,冬油菜籽平均亩产165.4千克,鲜鱼平均亩产27‘3千克,全年平均亩产值超过2000元。  相似文献   

14.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 000千克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玉米亩产量200~300千克。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时有机玉米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6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有机玉米生产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其土壤要求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继1999年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市,2007年千亩小麦平均单产658.6千克创全国第一之后,2008年小麦生产又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23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19千克,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4个全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跨越600千克,有50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728千克,再创全国之最?焦作市小麦大面积连片连年创新高的经验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良种信息     
中熟早籼高蛋白新品种华03号作早稻生育期113天,亩产约400千克;作二晚生育期108天,亩产450千克。分蘖力强,再生能力强,再生稻生育期短,33天,产量100~  相似文献   

17.
朱允高 《科学种养》2009,(12):26-26
为探讨高效农田的栽培模式和技术,满足农民对技术的迫切需求,虞城县农技站进行了小麦/菠菜一春玉米/夏玉米一大白菜一年五熟亩产吨粮万斤菜栽培模式和技术的研究,为当前发展高效农业,摸索出了薪经验,闯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果。经市、县有关专家验收,平均亩产粮食1237千克,其中小麦357千克,春玉米458千克,夏玉米422千克;亩产蔬菜6650千克,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水稻室1987年育成的早晚粳品系嘉23-2,亲本组合为嘉11∥嘉5/694虎177虎蕾IR54,在浙江、湖北等省试种,亩产可达500千克,米质中上。因该品系脱粒较困难,过肥易倒伏,尚未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19.
冀特1号谷     
冀特1号谷原名优质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小黄谷作母本,日本60日作父本杂交育成。1990年3月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冀特1号谷在一般水肥地亩产300~350千克,最高亩产425千克,早薄地亩产250~300千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郊区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小麦(大麦)间种菠菜、套种玉米、复种菜豆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小麦400千克,收入600~650元;亩产菠菜500千克,收入400~500元;亩产玉米350~400千克,收入450~500元;亩产菜豆2000千克,收入3000~3500元;扣除成本,亩纯收入3500~4000元。这一种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粮菜兼有,且操作简单易行,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