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人参不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神话般的故事,而且还以它卓越的功效博得了历代文人和帝王将相的赞誉,他们为此挥毫泼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载入史册。梁代的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其所著的《名医别录》中载有“人参赞”一诗:三丫五叶,背阳向阴。  相似文献   

2.
此前报告的《陶弘景在人参药用历史上的贡献(一)》中,简要介绍了我国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梁国医学家、道学家陶弘景在本草学方面的贡献,谈到《本草经集注》中“朱书”、“墨书”,以及“小字”在本草文献中的学术地位,讨论了“小字”中关于人参“生上党及辽东”问题,同时历数了国内外在人参学术上道德不端者的种种作为与伎俩,痛斥其否定中国人参药用历史、歪曲自古以来中国所用人参不是五加人参而是桔梗科党参诸多谬论。  相似文献   

3.
正一、以崇敬心情了解陶弘景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2011年11月,在国家图书馆查阅与核对有关中国人参史资料期间,曾到琉璃厂中国书店遍查中国医学史著述,惊喜发现《陶弘景转》,遂购下一册。在临时居所和旅途中,爱不释手,虔诚捧读。因为此期正在撰写《陶弘景在人参药用历史上的贡献》,已有3篇论文成稿,并在《人参研究》相继刊出。对陶弘景的传世本草著述,怀有十分敬仰的心情。尤其对人参的相关内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是我国宋代善诗善词善书画的文艺大家。虽然宋朝皇帝(神宗)称他是“天下奇才”,但在仕途上,却屡遭贬谪。他少而多病,平居服药,殆不复能愈。在他试求草木之类时,人参成了他的最佳选择。这从他的诗文书简中,都能找到根据。他喜欢一朝一晚嚼服人参,“为予置齿颊,岂不贤酒茗”(《紫团参寄王定国》)二句诗,生动地描绘出口中嚼服人参时扬扬自得的神态。他服食人参,取得显著效果,“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小圃五咏·人参》)二句诗,又表达出人参牺牲自己,献出自身,帮他活命,吃了人参后,身体壮健,心情开朗,他以最重最高最庄严的祭祀先祖、朝见天子时用的跪拜礼节感谢人参。如果无显效,苏东坡是不会故作惊人之语的。  相似文献   

5.
与本文题目相同的(一)、(二)两篇文章[1],对陶弘景对《本草经集经》的"小字",在"人参生上党及辽东"历史进程中称谓的变动,"今魏国所献即是"中所涉及三个魏国的理解,以及"高丽即是辽东"的考释,均以历史为据整理成文,在《人参研究》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陶弘景在人参药用历史上的贡献(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参是伟大的中华民族首先发现的珍稀药用植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人参作为“众药之首”而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的国家。我国在人参方面的诸多历史之“最”,在本草(药物)古文献中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记载。对人参药用历史作出系统整理与记述,其首功非陶弘景所莫属。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服食人参、栽培人参,都写入他的诗中,还有一首《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写他得灵草人参登霞的诗是鲜为人知的。诗曰: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人参栽培史考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福顺 《人参研究》2003,15(2):45-47
198 3年 8月 1 3日吉林日报《人参史话》 :“长白山园参栽培当在嘉庆到咸丰这个年代里 ,至今已有 1 0 0多年的历史了”。2 0 0 0年 7月 1 8日吉林日报《黑土地》载《乾隆人参诗》 :“建国后 ,人工培植人参获得成功”。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 ,有待于商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前或新中国成立后 ,概莫例外。上述二文有意无意地贬损了长白山人参的悠久历史和崇高声誉 ,同时也降低了中国人参的药用价值。因为人参的价格 ,在广大人民心中已形成心理定势。历史愈悠久 ,药用价…  相似文献   

9.
《人参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人参研究》主要报道人参、西洋参和长白山药用植物的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方法。药理植化研究新成果、加工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人参研究》开设“栽培研究”、“药理研究”、“测定分析”、“加工技术”、“新产品介绍”、“科技信息”、“人参文化研究”等二十多个栏目,多侧面、多层次地面向读者。帅参研究》为季刊,每期定价6元,全年川元。读者可随时通过邮局汇款订阅。汇款清汇至吉林省通化市龙泉路N号帅参研究》编辑部宋。G东收。本刊号另有1990年~1995年《人参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袁俊贤主任药师在《人参本草考证和中药检验研究》[1]中,占重要篇幅的是10篇有关人参本草考证的论文。对其中诸多文章,本文作者已写出12篇论文正式发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揭露与批驳。现在,对袁氏搬弄的"人参就是党参"的谬论再做一番挖掘,以暴露袁氏在人参史上的恶劣作为及其根基。对陶弘景确立的中国人参经典袁氏所进行的篡改和作伪,已有初步披露[2],现将《人参本草考证和中药检验研究》中点睛之笔"前言"里,两段上海"老中医  相似文献   

11.
“参”字源于甲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中国人参》中,在人参史部分涉及到“参”字的起源问题。经查阅多种文献,几乎都记载“参”字最早出自西汉时代成书的《急就篇》。在日本人今村鞆写的《人参史》中也如此记述,且被很多学人所引用,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有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以“史”为据,断言中国在西汉时代才开始应用人参;或以始载《神农本草经》为据,认为中国应用人参最早始于秦汉时代。  相似文献   

12.
《人参研究》杂志是人参专业性科技期刊,现巳正式公开发行。本刊宗旨是积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人参行业的学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人参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为提高中国人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服务。一、来稿内容《人参研究》杂志力求全面、及时地以“综述概论”、“经验交流”及“实用技术”等栏目报道:人参栽培、人参病虫害防治、人参药化药理、加工制剂等方面的最新  相似文献   

13.
《人参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 《人参研究》主要报道人参、西洋参和长白山药用植物的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力法、药理植化研究新成果、加工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 《人参研究》开设“栽培研究”、“药理研究”、“测定分析”、“加工技术”、“新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红楼梦》第11回书里,凤姐对形容憔翠的秦可卿说:“吃们若是不能吃人参的人爱,这也难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好你,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吃得起。”(96页)在第84回书里,写巧儿患病,凤姐说:“人参家里常有。”(712页)《红楼梦》成书年间,人参价昂,赵云崧诗序云:“乾隆十五年,应京兆试,恐精力不支,以白金一两六钱易参一钱,二十八年因病服参,高者三十二换,次亦仅二十五换,时已苦难买,今更增十余倍矣。”诗中所云:‘中人十家产,不满一杯味。’又云:‘乃因价不訾,翻若天势利。但许治富人,贫者莫可冀,’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早在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时代《急救章》、《春秋论》和《礼论》等书中都有“参”的记载。东汉安帝时许慎著《说文》中进一步说明“人参出上党”。以后的医药书籍大多记载人参。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上党人参基本采绝,东北的人参成为主要的资源。因此,人参的采集中心转至东北,使东北人参的采集业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上党人参是否是真人参的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争论。台湾学者张志纯先生的《人参的科学研究(续)》:“中国医用人参治病,为时甚早。不过古时所谓人参,实即今之党参,原产地为上党郡,位于今之山西长子县境。”(102页)笔者曾两次去古代的上党郡今日之长治市区考察,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般人只知道,“党”是党派的意思,不知道,“党”作“所”或“地方”解。《释名》:“上党:党,所也;在  相似文献   

17.
人参是药中珍品,因有奇效,特称之为“百药之长”,又称“神草”.在我国医籍和本草著作中人参居于特殊地位。《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其经典论述,已得到世界公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人参的应用又有独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的名字,可以说极其繁多。 《神农本草经》曰:“一名人衔,一名鬼盖。” 《吴氏本草》曰:“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黄参,一名血参,一名久微,一名玉青。” 《广雅》曰:“地精,人参也。” 苏联有个叫布列贺曼的人参专家,写了一本《人参》书。他本来是根据中国文献译了玉精或土精、地精的,但是令人不理解的是中国译者不考虑中国文献,而把“玉精”译为“玉石精”,而把“土精、地精”译成“地球之子”,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由浙江籍茶文化专家钱时霖、竺济法先生合著的《中华茶人诗描续集》,最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古今480位爱茶人的诗赞、小传、图像,与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初集合计910人,为茶文化之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人参绝非党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参基源是五加科人参,绝不是桔梗科党参。唐代的《新修本草》相当我国第一部药典,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它所描述的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涛《外台秘要》中大量含人参的处方,所应用的人参无疑都是五加科人参。日本珍藏历史文物的“正仓院”收藏中国的野山参实物已达1260年之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