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仁市民间资本参与水保生态建设的做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仁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步较晚,由国家实施的水保生态建设项目较少,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缓慢。"十一五"以来,为了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铜仁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保生态建设,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民间资本参与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农民的事业,要坚持政府的正确引导,使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到水保生态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2.
现代水保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我国加入WTO后开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在新的形势下 ,水土保持要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机制 ,实行大面积封禁与小面积治理开发、专业队治理与大户治理、工程监理制与资金报账制、高新科技与传统水保实用技术相结合 ,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治理模式 ,以加快山西水保生态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开展了5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50年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开发,机制创新、科技推广、预防监督等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认识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存在的差距,大力推进改革,探索新形势下促进水保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推进我省水土保持事业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4.
罗江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江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水保生态建设领导小组 ,实行水保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 ,实现了水保工作由单一部门行为向政府统一行为转化。县上统筹安排治理开发资金的使用 ,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耕作技术措施优化配置 ,树立精品意识 ,把水保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治穷致富等相结合 ,为长江上游水保生态建设树立了样板。介绍了具体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山小流域是彭阳县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治理转型的示范流域,在治理机制上采用"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整合、全民参与"的协作机制,在治理模式上采用"上保、中培、下开发"的生态经济开发治理模式,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宁南地区小流域治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其主要做法是: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水保搭台与统筹推进相结合;将政府推动与市场参与相结合;将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后 ,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将逐步取消 ,势必对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水保生态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农民投工投劳大幅减少 ,配套治理资金的筹措将更加困难 ,以往的水保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将面临挑战 ,等。应加大水保工作的宣传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 ,创新投资机制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狠抓梯田建设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土保持》2005,(11):F0002-F0002
江西赣州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有水土流失面积8663.42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98%,素有江南“红色沙漠”之称。始于1983年的水保重点治理打响了改造“红色沙漠”的战斗,新一期的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把全市的水保生态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思路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赣州特色的坡面治理、不同流失区措施配置、崩岗治理、“猪-沼-果”工程、稀土尾沙治理、依托主导产业等治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彭阳县坚持狠抓以水土保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依靠水保发展经济的路子,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633.27 km2,总体治理程度达到70%,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介绍了开展水保生态建设的具体做法,指出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不断探索,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江河源区预防保护、生态修复、小流域治理、监督执法、水保监测以及淤地坝、大示范区、集雨利用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3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87 8km2。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县建设过程中,行唐县积极扶持民营水保大户,培育大户治理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了"依托大户、成方连片、规模开发、打造亮点"的具有行唐特色的水保治理新模式。介绍了行唐县在做好民营水保大户治理规划、依托民营企业加快开发、创新民营水保大户治理模式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宝鸡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修复为目标,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给全市水土资源利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实施江河治理工程、涝池修复整治、水生态工程、城市水土保持、水保示范园建设、水保动态监测等,以推进宝鸡市水保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水保专业队同集体化时期的水保专业队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利益为纽带组建起来的经营实体。专业队的运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实行“三制”和资金使用报账制等先进管理制度的进程。专业队治理有利于提高水保生态建设工程的整体水平 ,有利于治理成果的初期维护和管理。指出了专业队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地承包治理是通过业主开发、股份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水保生态建设,解决了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不足和建后管护不力等问题,达到了缩短治理时限、提高治理质量、增加群众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 ,全国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 3万km2 ,八片治理工程、“长治”工程已成为典型的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有力地推动了面上的治理工作 ,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十五”期间 ,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突出生态效益 ,进行防治战略调整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 ;全国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2 5万km2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强水保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提高水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5.
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认真贯彻国家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树立生态、群众、科学、法制观念,建设中确立"水保立县"战略,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我修复,以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做好科技示范,用法制理念健全流域综合治理管护体系,落实"四荒地"承包使用权,保护治理成果,调动群众修建高标准、高质量梯田,创新梯田建设资金使用方式,加强坝系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综合利用坝系资源发展水保产业,强化水保监督执法,严查水保违法案件,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和水保"三同时"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满城县水务局在水保宣传中,注重突出水保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水保知识、治理成效和建设机制等内容编成上口好读、精短凝炼、富于启迪、贴近群众、通俗易懂、便于传诵的标语,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后水保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 ,水保生态建设面临如下问题 :传统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受到冲击 ;水土保持投工逐步减少 ,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将受到制约 ;村乡筹措公益事业资金更加困难。为此应采取提高补助标准 ,加大水保生态建设投入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运用股份制形式治理水土流失 ;改革资金使用办法 ;制定积极扶持政策 ;坚持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等 8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至 2 0 0 0年底止 ,山西省湫水河流域和永定河上游国家重点治理区 ,二期工程第二阶段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989km2 ,占规划治理任务的 75 %。治理中以沙棘、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以高标准的精品小流域建设为示范样板 ,辐射和带动全省小流域治理向纵深发展 ;组建专业队 ,实行招标制 ,确保了治理质量和效益。介绍了水保生态建设的特点和创新机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给传统的水保生态建设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保生态建设应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办事,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畅通投资融资渠道,确保农民自身受益,以调动广大农民投身水保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介绍了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农村水保面临的投劳挑战和调动农民积极投劳的经验,指出了当前农村水保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湫水河流域治理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支撑点 ,促进“一退双还”工作的开展 ,统筹兼顾造林种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初步实现了由温饱型治理向生态经济型治理目标的转变。其主要经验是准确把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向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发挥专业部门优势 ,做规划、拿方案、抓典型、摆样板招招领先 ,引导多渠道资金投入重点治理 ,真正形成了水保搭台 ,各有关部门同唱重点治理一台戏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