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乔惠全 《福建茶叶》2024,(2):174-176
朱熹茶诗的篇目存在争议,而争议的根源之一在于茶诗如何定义。广义茶诗可以界定为所有与茶有关的诗。以广义茶诗而论,《全宋诗》中可辑出朱熹茶诗18首,篇名没有争议,朱熹诗辑佚未见茶诗,故而现存朱熹茶诗共计18首。较之《唐宋茶诗辑注》和《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朱熹茶诗定为18首更为准确。朱熹茶诗篇目的确定为朱熹茶诗的注释、评析提供了确定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钱时霖 《茶叶》2005,31(2):115-115
2005年4月12日至15日。浙江省茶叶学会代表团赴上海参加了一系列茶事活动,我有幸随行,作《诗记上海茶事》七首。  相似文献   

3.
陈观沧 《茶叶》2007,33(2):104-104
茶香诗美又一春,春茶诗会情谊深。茶香醉人诗更美,诗情茶韵结知音。共同祝福茶文化,茶为国饮杭茶都。茶献人民多康宁,祖国茶业万年青。茶香诗美又一春@陈观沧  相似文献   

4.
次仁吉 《福建茶叶》2023,(4):193-195
宋朝时期,茶诗已成为了诗歌创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体现出了茶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体现出了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苏轼作为宋朝诗歌领域中的大家,他的诗在茶诗创作中呈现出了许多鲜明特点,对此进行了解,对于更好地传承茶文化以及茶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苏轼茶诗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苏轼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苏轼及其茶诗具有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苏轼与陆游分别是北宋与南宋代表性诗人,都写过具有代表性的茶诗作品。他们的茶诗均对宋朝的茶事、茶艺、茶俗、茶功与茶情做了记录与描述。比较二者茶诗写作在记录内容与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区别,可以管窥北宋与南宋茶诗写作在审美、品位与价值观追求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品茗与醉酒已构成唐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茶、酒与诗词艺术融合,使得唐代产生很多的茶诗与酒诗,体现唐代文人不同的精神诉求、人生感悟。本文以唐代茶酒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唐朝具有代表性的茶诗与酒诗进行比较,一方面分析茶、酒在唐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及意义,尽可能还原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进而探讨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唐代饮食文化、文人文化的学者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国就跟茶有着很深的渊源,茶在中国有着很特殊和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很多跟茶有关的诗词和传说,尤其是关于茶的诗词更是数之不尽,提到茶诗,就不能不提到陆游,陆游是中国茶诗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座丰碑。陆游爱茶,爱诗,一生都在研究茶文化和诗词,他的茶诗数量在中国历代诗人中是最多的。陆游的茶诗不像一般的诗词那样流于表面,没有深层文化内涵,他的诗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和文化关怀,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还有着深深的哲学思考,这些优势使得陆游的茶诗具有和其他茶诗不一样的审美观感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诗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既丰富了诗的主题与内涵,也促进了茶文化发展。在这里,本文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以探索古代茶诗中的茶文化为目的,以唐诗为分界点分析了唐之前与唐之后茶诗中的茶文化,从而发掘茶诗的文学意愿。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诗歌繁盛的时期,文人雅士与茶酒是密不可分的。李白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展现给我们一幅把酒对月、对酒当歌的诗人形象。本文主要从酒诗、文人与酒、茶诗、信阳茶歌等方面进行阐述,进行唐代酒诗与茶诗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一生爱茶,因此写下无数首传世千年的茶诗。这既是苏轼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苏轼的茶诗,记录了他的平生遭际、人生感悟,体现出苏轼作为士大夫的生活趣味、乐天达观。他的茶诗既有君臣关系、父子之情、又有朋辈之交。因此,苏轼的茶诗既丰富了中国茶诗的意境,又开拓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苏轼的茶诗体现出象外之象、达观乐天、新颖别致和人生况味,有着浓厚的审美意蕴。同时,他还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他的茶诗记录了茶事茶艺,开拓了茶诗的写作,也承载着独特的史实。因此,苏轼的茶诗,既是诗中名作,又是茶之典范。  相似文献   

11.
史云燕 《福建茶叶》2016,(7):364-365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坛所研究的特点,茶诗翻译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茶诗的英文翻译策略为研究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朵 《福建茶叶》2023,(9):196-198
唐代是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茶文化形成于此,茶诗也诞生于此。唐代茶诗有着多样丰富的表现形式,不管是艺术特色,还是审美特征,都颇具特色。基于此,本文将从唐代茶诗及其作者、创作意图入手,分析唐代茶诗的艺术特色,阐释唐代茶诗审美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顺莉 《福建茶叶》2016,(10):329-330
明清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其间曾涌现出大量的以"茶"为吟咏对象的诗作,即茶诗。明清时期的茶诗蕴含着一定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内容,也是研究明清茶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茶诗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明清的茶诗创作,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对明清时期茶诗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茶诗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并且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英译成为了社会研究热点,进一步对茶诗翻译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咏茶诗艺术是我国茶文化集中诠释的本质性载体。尤其是咏茶诗中所向我们具体诠释的理念中,其实际上是一种成熟而系统化的文化体系,结合咏茶诗的本质内涵和人文理念看,其已经不再是普通的诗歌艺术,尤其是其中诠释和表达了系统化的人文内涵。本文拟从咏茶诗题材的文化内涵理解入手,结合苏轼本人的基本状况分析,通过探究苏轼咏茶诗的具体表现,从而层次化分析苏轼咏茶诗中所诠释和表达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因、政治、经济、饮茶文化和纳俗入雅的诗风等呼唤诗人求新立异,苏东坡顺应了时代要求;此外,苏东坡自身的嗜好和仕途经历也促使他对香茗情有独衷,择茶入诗。苏东坡的茶诗有益于当今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旅游产业的拓展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维维 《福建茶叶》2016,(12):332-333
唐代是在茶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朝代,茶文化形成于此时,茶诗也从唐代开始出现。茶诗在唐代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在审美情趣还是在艺术特色上,都极有特色。本文通过对唐代茶诗的诗体研究以及对茶诗的情感研究,来探索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基于跨文化的理念,译者在翻译茶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英语诗歌的表述形式,按照英语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将我国茶诗翻译出来,这样才能够使译诗在最大程度上被读者所接受。本文首先就跨文化概念以及跨文化与茶诗英译的关系进行简单阐述,并就我国古代茶诗的特点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跨文化视角对茶诗的英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岳耘 《茶叶》2016,(3):170-174
唐宋时期咏茶的诗人不少,苏轼是其中的佼佼者。苏轼茶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叙述之完备,分析之精到,寓意之深刻,为唐宋诗家中少有。苏轼不仅识茶、善茶、爱茶、惜茶,而且往往通过茶来寄寓他在宦海浮沉、转徙流离中生活境遇的感慨。他的茶诗,是他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心境中茶事活动的生动写照。本文试图从茶史、茶艺、道义、思想、创作手法等多个维度,对苏轼茶诗的文化品格与文化价值,进行简要的解读与赏析。  相似文献   

20.
刘岳耘 《茶叶》2016,(4):212-217
唐宋时期咏茶的诗人不少,苏轼是其中的佼佼者。苏轼茶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叙述之完备,分析之精到,寓意之深刻,为唐宋诗家中少有。苏轼不仅识茶、善茶、爱茶、惜茶,而且往往通过茶来寄寓他在宦海浮沉、转徙流离中生活境遇的感慨。他的茶诗,是他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心境中茶事活动的生动写照。本文试图从茶史、茶艺、道义、思想、创作手法等多个维度,对苏轼茶诗的文化品格与文化价值,进行简要的解读与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