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胞内海藻糖在CP02菌降解对苯二甲酸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测定方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降解菌Candida CP02胞内海藻糖的抗渗透压冲击作用,同时分析了CP02在降解不同浓度对苯二甲酸时,胞内海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海藻糖酶和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对苯二甲酸浓度的增加,海藻糖合成酶的酶活也相应升高,胞内海藻糖含量迅速提高,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对苯二甲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平菇中的海藻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平菇为试验材料,以热乙醇为抽提液,用纸层析进行定性分析,以蒽酮比色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平菇(含水量为85%)中含有海藻糖,其含量为2.06%,干燥平菇中海藻糖含量则为13.7%.[结论]该研究可为海藻糖的提取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铁皮石斛原球茎中石斛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基扩增培养铁皮石斛原球茎,并将扩增所得原球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不同时间电刺激(25 V),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15 d后,以氯仿热回流法提取原球茎中的石斛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斛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电刺激(25 V)1和2 h的试验组铁皮石斛原球茎石斛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经电刺激(25 V)3 h的试验组铁皮石斛原球茎石斛碱含量下降(P0.05)。[结论]25 V电刺激1、2 h能够促进铁皮石斛原球茎中的石斛碱积累,这可能与电刺激能改变原球茎中细胞的渗透性、增强对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吸收,导致内源次生代谢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育  李海兰  杜君  战吉宬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67-4873
 【目的】研究铜胁迫下,酿酒酵母胞内海藻糖的积累情况及海藻糖对酿酒酵母的保护作用,为探讨铜胁迫下酿酒酵母的防御保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改良模拟葡萄汁为发酵培养基,分别对菌株AWRI、BH8和Freddo进行直接铜胁迫处理(Cu2+浓度为1.00 mmol•L-1)、热激预处理(37oC,1 h)、再铜胁迫处理,同时,设定无铜培养为对照。测定各种处理下酿酒酵母的存活率、胞内海藻糖的积累和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1)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1.00 mmol•L-1Cu2+胁迫处理使酵母细胞内海藻糖的含量增加,TPS1酶活性提高。热激预处理可诱导海藻糖的积累,且铜胁迫下细胞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直接铜胁迫处理。相同处理条件下,菌株Freddo胞内海藻糖的含量最多,细胞存活率也最高。【结论】铜胁迫处理可诱导胞内海藻糖的积累,并且这一积累对铜胁迫下的酿酒酵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化啤酒酵母海藻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微波破壁法、高温处理破壁、煮沸提取法)提取海藻糖,以海藻糖得率以及工艺的效益性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辅助因素处理等单因素对海藻糖提取的影响,从而确定从废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较佳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微波破碎法耗时少,但不易工业化且提取率不高,比较发现煮沸提取的工艺方法相对最佳.以水作提取剂从废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最佳条件是:煮沸80 min,海藻糖提取率为8.147 mg/g干酵母.[结论]研究可为海藻糖的提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啤酒废酵母细胞为原料,以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为衡量指标,当啤酒酵母细胞悬浮液料液比(g/mL)为1∶30、电场强度为40 kV/cm、脉冲数为6时,对比分析了pH值为7环境下的啤酒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分解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的啤酒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含量相对较高,可以说明高压脉冲电场对pH值为7环境下的啤酒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分解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酵母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细胞,分为添加酵母多糖组和不加酵母多糖的对照组,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观察酵母多糖对T、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酵母多糖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该组IL-2、IFN-γ的含量与酵母多糖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酵母多糖对T、B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效果。[结论]酵母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冉  王振宇  尹红力  李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69-9273,9306
[目的]优化促进红松多酚合成的诱导条件.[方法]以红松不定芽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和Box-Benhnken Deign设计试验研究8种诱导子(苯丙氨酸、肉桂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壳聚糖、酵母提取物、镧、铕)对红松不定芽中多酚合成的影响,并且对促进多酚合成的诱导子组合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除了肉桂酸外,其他7种诱导子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多酚含量.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3种影响多酚合成的关键因素:壳聚糖、镧和茉莉酸甲酯.Box-Benhnken Design试验对3种关键因素(壳聚糖、镧、茉莉酸甲酯)协同作用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壳聚糖浓度79.58 mg/L、镧浓度42.21 μmol/L、茉莉酸甲酯浓度16.63 μmol/L,预测多酚含量最高可达到14.28 mg/g,实际多酚含量为13.42 mg/g,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22.19%.[结论] 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n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促进多酚合成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3种诱导子(壳聚糖+镧+茉莉酸甲酯)协同组合比单一诱导子更有效地提高红松不定芽中多酚含量,更有利于地促进多酚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系统了解关凤蝶的滞育特性。[方法]利用蒽酮比色法和重量法,测定滞育期间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结果]整个滞育期间,海藻糖含量为7.7650-19.0993mg/g,糖原含量为3.6020—9.6347mg/g,脂肪含量为14.159~19.217mg/g,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含量差异显著,但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海藻糖和糖原代谢与气温和滞育发育阶段有关。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变化表明,三者一方面作为能量物质参与滞育期间能量代谢,另一方面则作为贮备物质参与滞育解除后各项生命活动。滞育初期存在糖原和脂肪积累。滞育期间海藻糖与糖原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美凤蝶为糖原积累型。  相似文献   

10.
6种啤酒酵母细胞破壁处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6种啤酒酵母细胞破壁处理方式对啤酒废酵母细胞中海藻糖溶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处理方式中,以高压脉冲电场法耗用时间最短,提取效率最高,适用于啤酒废酵母细胞破壁高效分离海藻糖的技术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培养条件。[方法]对一株从海洋中筛选的假单胞菌XK-3菌株产壳聚糖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组成:葡萄糖30.0 g/L,牛肉膏为15.0 g/L,(NH_4)_2SO_415.0 g/L,K_2HPO_42.0 g/L,KH_2PO_42.0 g/L,NaCl 5.0 g/L,MgSO_4·7H_2O 0.5 g/L。摇瓶培养最佳条件:培养初始pH 6.0,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Mg~(2+)、Ca~(2+)、Mn~(2+)对壳聚糖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e~(3+)、Cu~(2+)和Zn~(2+)对壳聚糖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摇瓶培养条件优化后得到的壳聚糖酶活力为3 430 U/L,优化前壳聚糖酶活力为1 072 U/L,优化后是优化前的3.2倍。摇瓶培养得到菌体的最适生长时间为24 h,发酵于64 h后结束。[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提高了壳聚糖酶产量,使该菌株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磷酸缓冲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海藻糖的条件下阪崎肠杆菌对高温、低温的耐受性,为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阪崎肠杆菌污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观察阪崎肠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活状况来反映其对温度的耐受性。[结果]阪崎肠杆菌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其存活率与海藻糖的浓度成正比。[结论]海藻糖对阪崎肠杆菌有保护作用,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升高,其保护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俊峰  尹尧  王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673-11675,11678
[目的]对从Bacillus sp.SN02004-01菌所产高温海藻糖合酶产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菌株细胞的破壁处理工艺及所得细胞海藻糖合酶性质。[结果]以2%甲苯+0.2%EDTA为破壁试剂,菌体浓度0.05g/ml,温度为35℃,150r/min处理3.0h为最佳处理条件;该细胞酶最适反应pH值7.0,最适反应温度为60℃;Cu2+、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结论]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获得最高酶活为54.05u/ml,提高了2倍,说明该酶具有很好的生物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增强枯草芽孢杆菌的抗逆性和增加乙醇产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大肠杆菌的Lac启动子、运动发酵单胞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构建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BLAP操纵子,BLAP操纵子导入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其发酵糖生产乙醇。然后用超嗜热菌强烈火球菌(Pyrococcusfuriosus)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sHsp)构建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BLAPH操纵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表达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产生乙醇的枯草芽孢杆菌。[结论]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使枯草芽孢杆菌在致死温度下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对温度及乙醇的耐受性显著增强。同时枯草芽孢杆菌的乙醇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田  王锋  魏涛  刘春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94-11195,11221
[目的]为提高漆酶发酵水平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栓菌菌株14001,对其发酵产漆酶条件及热激对漆酶酶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栓菌产酶最适Cu2+浓度为20mg/L,最适起始pH值为4.5,最适接种量为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并对发酵过程进行pH控制,其酶活比不进行pH控制的酶活最大能提高30%;热激作用能诱导漆酶相应的mRNA产生,提高漆酶酶活1倍以上。[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和热激均能提高漆酶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01-702
[目的]研究柄海鞘和其他5个物种的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在Ensembl中下载与筛选,获得柄海鞘和其他5种生物的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氨基酸序列,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和基因结构分析,并阐明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经过筛选,共获得了来自线虫、果蝇、柄海鞘、斑马鱼、家鸡和人类6种生物的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33个氨基酸序列,其中25个具有明确的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系统发育树并未完全按照来源物种聚类;6种生物热休克蛋白70的氨基酸序列相当保守,但其内含子插入位点并不整齐,表明热休克蛋白70家族是一个多基因、多结构的家族。[结论]这6个物种均发生了基因复制事件,新产生的基因仅仅是冗余的存在,还是具有新的功能,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超声提取、索氏提取、沸水回流提取和常温浸提法时常春藤皂苷的得率,优选出超声提取方法,接着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甲醇浓度、甲醇体积、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及酸解条件时的盐酸体积、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提取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为提取时间(C)>甲醇浓度(A)>甲醇体积(B)>提取次数(D),水解时间对常春藤皂苷元得率影响明显。[结论]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甲醇溶液80 ml超声提取90 min,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36%盐酸4 ml,70℃水浴回流水解4 h,氯仿萃取2次,合并氯仿层,旋转蒸干后甲醇溶解定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化学转化过程中热激后冰浴时间和复苏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确定简便快速的转化方法。[方法]采用2种缓冲溶液制备感受态,以热激后冰浴时间或复苏时间为变量,研究这2个因素与转化效率的关系。[结果]冰浴2min,复苏30或40min达到最佳转化效率;冰浴和复苏时间为0时仍能获得相当数量的转化子。[结论]热激后冰浴和复苏时间对转化效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一般性转化试验中可以省略这2个步骤以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高效方法。[方法]统计米曲霉菌丝体检测不同生长时间(72、84、96、108、120 h)的菌丝、不同渗透压(分别使用0.8 mol/L蔗糖、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和不同组合酶系(溶菌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混合酶系的配比按照L9(34)正交设计)下的原生质体产量。[结果]经检测,培养108 h菌丝体、0.8 mol/LNaCl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产量较高。同时溶菌酶(2 mg/ml) +纤维素酶(6 mg/ml) +蜗牛酶(6 mg/ml)组合酶系原生质体产量较高,达9×105个/ml。[结论]原生质体的产量受菌体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影响。该研究为大量制备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及进行细胞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会  李环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47-249
[目的]研究小球藻的风干致死及干燥保护方法。[方法]比较7种保护剂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球藻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海藻糖对藻细胞的保护效果最好,当海藻糖用量为5%时,藻细胞存活率提高了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淡水微藻的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