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Sivec等提出的形态特征,应用Hennig86支序分析软件对虫责亚科18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运算分析.结果表明,虫责亚科属级系统发育支序图与目前的分类系统基本符合;此外,可将虫责族Perlini初步分为4个属群,即Perla-group,Kamimuria-group,Etrocorema-group和Tyloperla-group.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Ji属二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采自广州和西藏的中国新Ji属二新记录种,即球突新JiNeoperlamnongstark和显新JiNeoperlaperpicillataZwick.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ZAU)和上海昆虫研究所(SIE)。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内蒙古Ji翅目3个属4个新种。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海南Ji翅目3个属6个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中华爪责Cerconychia sinensis ,双锥新责Neoperla bicornuta,海南新责N.hainanensis).  相似文献   

5.
运用支序分析法探讨了中国隐脉叶蝉亚科Nirvaninae 15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选用了41个形态学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5个属中,薄扁叶蝉属因其前翅革片基部翅脉明显、前缘城具横脉等祖征,为最原始的类群。隐脉叶蝉属 内突叶蝉属与凹片叶蝉属 扁头叶蝉属是最进化的一对姐妹群。从族级水平上看,在现有的4族(隐脉叶蝉族、额垠叶蝉族、棱头叶蝉族及缺缘叶蝉族)中,缺缘叶蝉族与其余3族先构成姐妹群,隐脉叶蝉族与棱头叶蝉族 额垠叶蝉族为姐妹群。依据支序分析的树形图,建议将缺缘叶蝉族、棱头叶蝉族从隐脉叶蝉亚科中移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盾蚧亚科昆虫的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EF-1a基因在该亚科昆虫中的分子进化机制,为我国盾蚧亚科昆虫的分类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EF-1a为目的基因,对分布于中国的盾蚧亚科雪盾蚧属、白轮蚧属、并盾蚧属、盾蚧属、矢尖蚧属、拟轮蚧属和围盾蚧属7个属13种蚧虫以及2个外群的EF-1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测序。使用ClustalX1.83和MEGA4.0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对所得DNA序列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通过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进行了信号检验;在MEGA4.0软件中采用最大简约法、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对盾蚧亚科7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盾蚧亚科7属的EF-1a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25.6%,25.5%和25.4%,A+T的含量为49%,G+C的含量为51%。(2)转换频率是颠换频率的1.3倍,转换主要发生在A与G之间,颠换主要发生在A与T之间。(3)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显示,EF-1a数据集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白轮蚧属、并盾蚧属和雪盾蚧属属同一支,盾蚧属和矢尖蚧属属同一支,围盾蚧属和拟轮蚧属属同一支。【结论】EF-1a基因是盾蚧亚科属级分类单元分子系统发育的有效基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7.
用支序分析法对天牛总科高级分类阶元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狭胸天牛亚科及锯天牛亚科为原始类群,瘦天牛与狭义的天牛科互为姐妹群,把瘦天牛亚科提升为瘦天牛科是正确的,支序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世界叶蜂总科属级支序系统发育分析,建立了叶蜂总科新的分类系统,名录列出了叶蜂总科世界已知属的名称,命名人,命名时间,在新系统听人位置,已知异名和分布数据,我们将叶蜂总科422个已知属分为66族,17亚科和6科,建立了22个新族:Nesoselandriini,Andeanini,Adiaclemini,Denticorniini,Strombocerini,Carinoscutini,Sino  相似文献   

9.
宁夏荒漠地区蚂蚁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自1987-1998年对宁夏荒漠地区蚁科昆虫进行了标本搜集,采集和整理,本文记述了2亚科(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和蚁亚科Formicinae),11属(火蚁属Solenopsis Westwood,铺道蚁属Tetramorium Mayr,收获蚁属Messor Forel,细胸蚁属Leptothorax Mayr,斜结蚁属Plagiolepis Mayr,弓背蚁属Camponotus  相似文献   

10.
膜翅目扁蜂科各属间支序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膜翅目Hymenoptera扁蜂科Pamphiliidae各属之间的系统关系,利用支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扁蜂科的9个属进行属间支序分析,结果表明将扁蜂科划分为腮扁蜂亚科Cephalciinae和扁蜂亚科Pamphilii-nae是合理的。现有的分类系统中将扁蜂亚科分为扁蜂族Pamphiliini和脉扁蜂族Neurotomini是合理的,各族的单系性得到证实。扁蜂族是一个单系群,由扁蜂属Pamphilius 齿扁蜂属Onycholyda (丝扁蜂属Pseudo-cephaleia 克扁蜂属Kelidoptera)构成;脉扁蜂族只含一个属,独自构成一个单系。现有的腮扁蜂亚科中各族的划分也得到支序分析的证实,腮扁蜂亚科这个单系群由直扁蜂族Caenolydiani (华扁蜂族Chinolydini 腮扁蜂族Cephalciliini)组成,华扁蜂族与腮扁蜂族是姐妹群,共同构成一个单系群。腮扁蜂族是由阿扁蜂属Acan-tholyda和腮扁蜂属Cephalcia构成的一个单系群。  相似文献   

11.
利用Hennig86(Version 1.5)软件,选用17个形态学特征对急流水螨科的3亚科,4属,6亚属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发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急流水螨科分为2个亚科:龟水螨亚科Testudacarinae和急流水螨亚科Torrentico-linae.龟水螨亚科仅1属,龟水螨属Testudacarus;急流水螨亚科分4属,单曲跗螨属Monatractides、急流水螨属Torrenticola、拟急流水螨属Pseudotorrenticola和新曲水螨属Neoatractides.其中新曲水螨属分为3亚属,新曲水螨亚属Neoatractides、畸曲跗螨亚属Heteratractides和异急流水螨亚属Allotorrenticola.  相似文献   

12.
利用Hennig86(Version 1.5)软件,选用17个形态学特征对急流水螨科的3亚科,4属,6亚属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发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急流水螨科分为2个亚科:龟水螨亚科Testudacarinae和急流水螨亚科Torrenticolinae.龟水螨亚科仅1属,龟水螨属Testudacarus;急流水螨亚科分4属,单曲跗螨属Monatractides、急流水螨属Torrenticola、拟急流水螨属Pseudotorrenticola和新曲水螨属Neoatractides.其中新曲水螨属分为3亚属,新曲水螨亚属Neoatractides、畸曲跗螨亚属Heteratractides和异急流水螨亚属Allotorrenticola.  相似文献   

13.
“广腰亚目”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选用PHYLIP和HENNIG86系统发育分析计算机程序,初步分析了“广腰亚目”的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结果表明;(1)原广腰目是一并系群,无共近裔性状;(2)原Tenthredinoidea,Megalodontoidea两个总科成立,均为单系群,(3)Orussidae归入Siricomorpha更为合适,虽然Oorussidae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是Apocrita的姐妹群;(4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川滇地区蔺叶蜂科蔺叶蜂亚科两新属种:亮背卜氏叶蜂Bua metallica gen,et sp.nov.新属新种,红胸滇片叶峰Dianstethus rufithoracicus gen.et sp .nov,新属新种,两新属均隶属于等节叶蜂族Phymatocerini.卜氏叶蜂属与Phymatoceropsis Rohwer和Dicrostema Benson二属近似,区别为:新属与Di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测定了我国癞蝗科7属11种昆虫细胞色素氧化酶 I(cox1)基因全序列,并联系从 GenBank下载的贺兰短鼻蝗、红缘疙蝗的 cox1基因全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宽纹蠢蝗外 cox1基因全序列均为1534 bp,其中有326个变异位点,211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67.1%,碱基组成具有AT偏斜;遗传距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08可以将癞蝗科很好的分为4个组。以飞蝗为外群,用 NJ、MP、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癞蝗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锯癞蝗亚科的短鼻蝗属、突鼻蝗属、疙蝗属和贝蝗属4属8种蝗虫聚为一支,但短鼻蝗属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癞蝗亚科的2种笨蝗聚为一支,蠢蝗亚科的宽纹蠢蝗为一支,与形态分类学将我国癞蝗科分为3个亚科的结果一致。锯癞蝗亚科的2种波腿蝗组成一支,没有和锯癞蝗亚科的其他种类聚在一起,波腿蝗属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测定了我国癞蝗科7属11种昆虫细胞色素氧化酶I(cox1)基因全序列,并联系从Gen Bank下载的贺兰短鼻蝗、红缘疙蝗的cox1基因全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宽纹蠢蝗外cox1基因全序列均为1 534bp,其中有326个变异位点,211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67.1%,碱基组成具有AT偏斜;遗传距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08可以将癞蝗科很好的分为4个组。以飞蝗为外群,用NJ、MP、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癞蝗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锯癞蝗亚科的短鼻蝗属、突鼻蝗属、疙蝗属和贝蝗属4属8种蝗虫聚为一支,但短鼻蝗属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癞蝗亚科的2种笨蝗聚为一支,蠢蝗亚科的宽纹蠢蝗为一支,与形态分类学将我国癞蝗科分为3个亚科的结果一致。锯癞蝗亚科的2种波腿蝗组成一支,没有和锯癞蝗亚科的其他种类聚在一起,波腿蝗属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Strachiini 族中Strachia 属群的6个属级单元的代表种做了形态学研究,选取了外部形态特征以及雌、雄外生殖器以及雌性受精囊等方面的20项形态特征,运用PAUP程序进行支序分析,得出该属群的属级关系支序图.同时对Strachia 属群的系统发育及一些雌、雄外生殖器特征的演化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评价多年来一直使用的Mason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各国学者使用了支序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认为Mason(1981)废弃广义绒茧蜂属Apanteles(s.1.)是正确的.使用形态学及雌雄外生殖器方法的研究者基本上证实了小腹茧蜂亚科族级分类单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即绒茧蜂族Apantelini+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拱茧蜂族Fomicini+盘绒茧蜂族Cotesiini+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从合意支序图可以看出:小腹茧蜂族和盘绒茧蜂族可能是并系群,其余3个族的单系群可以成立.而使用形态学方法或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者不支持Mason的族级分类单元,只同意现已确认的属级分类单元.显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明了小腹茧蜂亚科族、属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中国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1新记录属及8个新记录种。即金蓝天牛属CyanagapanthiaBreuning及黄斑伪缨象天牛Pseudipocregyesmacu-latusPic,白斑勾天牛ExocentrusflemingiaeFisher,越南粉天牛OlenecamptusquadriplagiatusDilonetDilon,X-纹齿胫天牛Paraleproderastephanusfascia-taBreuning,宽尾墨天牛MonochamusrondoniBreuning,刺胸伪鹿天牛Pseudo-macrochenusspinicolisBreuning,X-纹异星天牛ParamelanaustersciamaiBreun-ing和二色金蓝天牛CyanagapanthiabicolorBreuning等8个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0.
1993-1995年,对采自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纽带亚科线虫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研究,共鉴定出纽带亚科线虫四属6种,其中螺旋属Helicotylenchus有2个种:H.erythrinae和H;pseudorobustus;异盘旋属Pararotylenchus有1种P.pini;盘施属Rotylenchus在1个种:R.incultus;盾属Scutellonemae有2个种:.Sbrachyu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