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饲养 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并配置相应牛舍,以满足牛群正常周转需要.舍外设运动场,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犊牛出生后立即母子隔离,5天内喂初乳,15天内喂母乳,15天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1头,单栏饲养.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后备母牛群养,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相似文献   

2.
TMR(全混合日粮)是指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铡切适当长度的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以群为单位实行散栏饲养、自由采食,实现了针对不同阶段牛群饲养的机械化、自动化、定量化、营养均衡化。采用TMR饲养能使奶牛在恰当的阶段采食适量的平衡营养来取得最高的产量、最佳的繁殖率和最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舍的几种类型分别是:①犊牛舍(0~2月龄)、②犊牛  相似文献   

4.
1结构的划分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奶牛场基本上都是以自繁自养原则为主进行饲养,奶牛场的饲养规模一般是指混合牛群的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和后备牛。而成母牛还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和围产期牛,其中泌乳牛还包括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和泌乳后期牛。除了以上这些,个别奶牛场把初产奶牛进行集中的饲养管理,给其单独创建圈舍,然而围产期牛也同样包括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  相似文献   

5.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  相似文献   

6.
奶牛群改良计划,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简称为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首先需要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的基础数据,其次是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个体奶样,通过测定中心的检测,获得牛奶的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分析,形成DHI报告。测定报告反映了牛只及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饲养管理、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信息。  相似文献   

7.
谈点小经验     
本场共饲养成乳牛141头 ,头日产奶由原来的19千克提高到现在的20 22千克 ,主要经验是 :1.分群饲养 :即按奶牛的泌乳月并综合其产奶量等情况分成高产群48头 ,中产牛群48头 ,低产牛群20头 ,干乳牛群25头。在同一泌乳水平线上的牛其日粮投入是一样的 ,这样就解决了饲料投入与奶牛实际采食不合理的问题 ,各产奶阶段的牛都能得到满足自身营养需要的日粮 ,高产牛能达到泌乳高峰 ,低产牛不致过肥。2.全混日粮 :按各阶段投入日粮 ,将饲草饲料全混合后饲喂 ,即将青贮、干草、精料、各种糟料全部混匀后饲喂 ,解决了奶牛偏食 ,使…  相似文献   

8.
<正>1结构的划分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奶牛场基本上都是以自繁自养原则为主进行饲养,奶牛场的饲养规模一般是指混合牛群的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和后备牛。而成母牛还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和围产期牛,其中泌乳牛还包括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和泌乳后期牛。除了以上这些,个别奶牛场把初产奶牛进行集中的饲养管理,给其单独创建圈舍,然而围产期牛也同样包括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犊牛通常是指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的统称,根据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大庆星星火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场是购买国有牛场而成立的,经过前后近50余年的选种选育,牛群质量和产奶量等遗传性状得以巩固提高,性能优良。为使优良的遗传性状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出来,该牛场率先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了散栏牛舍建设、DHI和TMR先进技术措施、DC305和Feed Watch软件牛场饲养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该项配套技术实施2年来,牛场效益显著,2016年泌乳牛265头,总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采食对荷斯坦牛异常口部行为的影响,以及异常口部行为发生的日变规律,并初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减少奶牛异常口部行为的发生提供有效实践的思路。选择在长江以北地区五家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实地采集试验数据。在每家牛场,分别选出一个断奶犊牛群、育成牛群、泌乳牛群进行观察,每天于8∶00~17∶00观测8~10次,连续观测3d,对有异常行为的奶牛进行记录统计。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异常口部行为发生率泌乳牛群显著低于育成牛群(P0.05),育成牛群又显著低于断奶犊牛群(P0.05),且断奶犊牛群异常口部行为发生率日变化波动幅度最大(极差7.35±0.86%),育成牛群次之(极差4.33±0.56%),泌乳牛群最小(极差2.17±0.44%),三者差异显著(P0.05);采食期间荷斯坦牛卷舌行为发生率相较采食前后显著降低(P0.05),过度梳理行为发生率相较采食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升高趋势。由此得出,荷斯坦牛日间异常口部行为发生率及其变化幅度由断奶犊牛、育成牛到泌乳牛显著降低,并受到采食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机器挤奶后,应用消毒液对泌乳牛施行乳头药浴,是防治隐性乳房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建立健全我场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我们于1992年6月对全场泌乳牛群的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并应用″乳炎对”病牛乳头进行喷浴防治试验,同时采用“新洁而灭”常规浸浴乳头作为对照。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牛:以本场中国荷斯坦泌乳牛80头分为两群饲养,其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泌乳牛饲养是将全群奶牛作为一个饲养单元进行,这种饲养方法虽然比较节省劳力,但对于高产奶牛往往造成营养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而对于低产牛又造成能量和蛋白的过食,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分群饲养技术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矛盾产生的,它是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饲养。目前较大的奶牛场多分为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3个牛群。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现将分群饲养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小规模养殖户和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参考:1分群饲养的优点①可根据不同牛群的生…  相似文献   

13.
<正>1牛床奶牛1天当中的休息时间占50%以上,躺卧的奶牛反刍更多,能更好地让腿部、蹄部得到休息,因此要给奶牛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牛床。牛床一般有散放牛床和散栏牛床(卧床)。相对于散栏卧床来说,奶牛更喜欢散放牛床,躺卧时间比散栏牛床增加半小时以上。这种牛床要求较大的空间,以及相对干燥的气候,适合牛群规模相对较小的牧场。散放牛床要求每头牛的休息空间为14~15平方米。每天通过各种方式使牛床  相似文献   

14.
1散栏牛舍的重要性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常见的泌乳牛牛舍为散栏牛舍,散栏牛舍能够使奶牛在舍内进行分群管理。在考虑建设什么样的散栏牛舍布局以及采用哪种散栏卧床时,要考虑劳动力花费、奶牛的舒适程度以及个人的喜好,来取舍优缺点。散栏牛舍是影响奶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与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7):68-70
选择18头15月龄思南黄牛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9头,分别采用拴系方式和散栏方式饲养,比较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思南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散栏组牛比拴系组牛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了4.78%(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6.06%(P0.05),料增重降低了16.88%(P0.05);散栏组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增长速度均快于拴系组牛。结果提示:散栏饲养有利于提高思南黄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DHI知识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国际上通常用以代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奶牛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是对个体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完整的牛奶记录体系。DHI测试即每月一次统一采集每头泌乳牛的牛奶样,进行奶产量记录、乳成分分析以及体细胞计数等,它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通过DHI测试的数据,作为评估公牛遗传素质的依据。同时,通过DHI测试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生奶质量水平,作为改进饲养管理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一个规模化大型牧场,牛群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泌乳牛群的分群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牧场的生产效率、牛群健康和以及活资产的增值。根据不同牧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群方案,在头胎、经产泌乳牛分开饲养的前提下,以泌乳天数为基础,以近三次实际测产的真实数据的平均产量为依据,同时参考奶牛体况及怀胎情况进行分群工作。初产牛。对新产牛加强产后护理工作,严格按照兽医中心的制度执行,使奶牛在产后尽快恢复采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经历上海奶牛饲养数十年和近期在福建饲养奶牛的实践,就泌乳牛饲养的工艺技术及相关的若干问题,融合国内外几代人的经验与本人实践的总结,提出分阶段引导饲养法的泌乳牛饲养工艺技术,供同仁参与探索。 一、分阶段饲养法 一群泌乳牛不同状态个体对营养的需求不相  相似文献   

19.
正1分群饲养,合理投料在分群上有严格的要求,并认真执行。成母牛群分为新产牛群、泌乳牛群、干奶前期和后期牛群。对断奶期犊牛坚持饲喂优质苜蓿和由饲料服务公司加工的犊牛开食料。后备牛分群为育成牛和青年牛,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需要,制作不同的TMR日粮。2标准化的TMR制作与管理牧场每年可进行两次例行生产检查,检查项目涵盖所有TMR制作事宜。牧场要坚持统一的日粮配制原则,使精粗比合理,营养全面,价格合理,适口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不同饲养方式对新疆褐牛生产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6月龄左右的青年新疆褐牛68头,分为散栏组和栓系组.青年牛为试验对象分别于10月、11月、12月、次年1月和2月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并定期采集血样.[结果]在两种饲养方式中自由采食散栏饲养能提高青年新疆褐牛日增重(P<0.01),散栏全期青年牛平均日增重845.58 g显著高于栓系的619.11 g,提高了36.58%,散栏在12、1、2月份日增重显著高于栓系,分别高出13.61%,32.32%,53.47%.散栏式饲养显著提高了青年牛血清磷含量(P<0.01),在12、1、2月份分别高出栓系组0.62%,7.89%,14.29%了,而栓系式饲养的青年牛血清磷含量逐步下降.在两组青年牛之间血清钙含量影响不大,两组血清钙差异不显著(P>0.05).自由散栏饲养方式在全期生长中的速度较快,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腰角宽,腰高,坐骨宽,髋宽等基本处于继续增长趋势.[结论]散栏饲养方式能显著提高青年新疆褐牛的日增重,同时还能加快其体高,胸围,体长等体尺的生长,散栏饲养血清钙、磷含量显著高于栓系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