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一、世界金枪鱼产量 金枪鱼是世界上重要捕捞对象之一,年产量已达300多万吨(表1),虽在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产值高而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据联合国统计,世界金枪鱼产量正在稳步上升,1980年为263.6万吨,至1983年已接近300万吨, 相似文献
3.
日本一直把印度洋作为远洋金枪鱼作业的后备渔场,因此,即使在远洋渔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印度洋金枪鱼资源的调查。2012年,日本派出的调查船仍将继续执行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资源进行更细化的调查研究,具体的细化调查研究项目包括: 相似文献
4.
5.
日本欲重返印度洋捕捞金枪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上世纪末的过度捕捞,印度洋的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鲣鱼等逐年下降,到2000年前后,日本就该海域作业的船只已完全撤出。为了保护金枪鱼、鲣鱼的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利用,2004年WCPFC(中西太平洋金枪鱼类管理委员会)开始实施严格的针对围网作业船的许可强制制度,这样,不仅中西太平洋水域,包括西印度洋的金枪鱼类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意欲重返印度洋捕捞金枪鱼,并计划在印度洋寻找建立一个可常年作业的渔场,为了取得国际组织的信任和许可,日本已派出一个船队以科学考察的名义在印度洋进行为期五年的探捕,以便取得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说服WCPFC。[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年龄结构资源评估模型ASAP,利用最新的渔业数据和生物学研究成果,对印度洋长鳍金枪鱼资源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主要资源变量捕捞死亡系数(F)、产卵亲体生物量(SSB)和生物学参考点受亲体-补充量关系的陡度参数(h)的影响很大。假设陡度参数h=0.7、0.8、0.9时,最大持续产量(MSY)分别为25 268t、27 414t、51 924t,当前(2010年初)F与FMSY之比分别为2.85、2.32、1.11,当前渔获量与MSY之比分别为1.65、1.52、0.80。1984年以来,F总体处于上升趋势,SSB处于下降趋势。基本模型条件下(h=0.8),当前资源状况为"趋向于过度捕捞"(Overfishing),且已接近于"过度捕捞"(Overfished)。若h=0.7、h=0.9,当前资源状况分别为"捕捞过度"、"趋向于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概述印度洋区域金枪鱼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前景,其内容包括金枪鱼资源历年变动情况。在该海区进行金枪鱼作业的国家和地区。金枪鱼渔业的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主要渔业国家和地区的兴趣和重视,本文的发表。它对我国发展远洋金枪鱼渔业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印度洋是日本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船的重要作业渔场。日本水产厅为了摸清该水域以延绳钓捕捞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于9月3日派出该厅渔业调查船照洋丸(2581t)赴印度洋进行金枪鱼类资源的调查和探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金枪鱼生产数据库,对1967-2004年间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产量按年进行汇总和基于5度格网进行了空间上的统计,采用GIS软件制作了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捕捞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和剑鱼Xiphias gladius是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其产量之和占到总产量的90%,这4种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从1967-2004年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产量的峰谷变化各不相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尽管在印度洋海域分布范围广泛,但产量丰沛的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西太平洋是为日本远洋金枪鱼围网船的重要作业渔场。自1971年开始作业以来至今(2006年10月)已有35年历史,现下作业的围网船数为34艘,年产量为18~20万t之间(其中鲣鱼产量约占78%,黄鳍金枪鱼产量约占19%),年产值在200~250亿日元之间。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曾有11艘日本的远洋金枪鱼围网船首次进 相似文献
11.
12.
13.
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的食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及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大眼金枪鱼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鱿、鲐、沙丁鱼、乌贼、蟹、竹??鱼、蛇鲭、乌鲂、刺鲷、虾、帆蜥、鳞鲀、水母和杂鱼等饵料,其中主要食物为鱿(IRI=50.84%)、鲐(IRI=17.70%)以及虾类(IRI=9.49%).空胃率较高,雄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高达52.2%,而雌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则为47.7%.食物组成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各月大眼金枪鱼食物中鱿所占比重均较大,其次是鲐、沙丁鱼、虾以及蟹.食物中平均饵料重量及平均饵料个数的月变化较为显著,且趋势较为一致.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食物中鱿重量均占有一定的比例,鲐和沙丁鱼所占比重也较大,蟹类以及虾类在大眼金枪鱼的食物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食物中平均饵料重量及平均饵料个数的变化显著,且趋势较为一致,110~140cm体长范围内的大眼金枪鱼摄食量较大.各月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基本上都在1.50~2.00之间变化,各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0.80~1.00之间.各体长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较大,各体长组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0.85~1.0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在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调查期间收集的大眼金枪鱼生物学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叉长范围为57~184 cm,优势叉长组为101~110cm和121~130 cm,约占总数的41.7%,平均叉长为119.5 cm;(2)不分性别大眼金枪鱼叉长(FL)与加工后重(DW)的关系可表达为:DW=2.407 6×10-5FL2.931 6,雌雄个体差异不显著(F=0.207,P0.05);(3)调查期间,大眼金枪鱼雄性比例为56.55%,当叉长大于140 cm时,雄性占优势;调查期间,该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繁殖期为10月~翌年4月,繁殖峰期为10月~翌年1月;(4)摄食种类中柔鱼、帆蜥鱼和虾类所占比重较高,分别占36.0%、20.1%和18.0%;各月份摄食等级1~4级分布呈显著性差异(χ2=191.20,P0.01),各叉长组大眼金枪鱼摄食等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χ2=41.08,P0.05)。 相似文献
15.
一艘科学调查船结束了在印度洋上为期2周的科研调查活动后安全返回塞舌尔港口,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金枪鱼集鱼装置(FADs)周围鲨鱼和其它鱼类的活动习性。以便找到一种最佳方法,使得渔民在使用集鱼器的时候避免误捕鲨鱼和其它非目标鱼类。 相似文献
16.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与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自50年代初期开始,产量持续增长,到2003年,三种热带金枪鱼类(黄鳍、肥壮、鲣鱼)产量为112.3万吨。其中黄鳍金枪鱼产量为45.78万吨,占全球黄鳍金枪鱼产量(154.7万吨)的29%。按作业方式,黄鳍金枪鱼产量的42%为围网作业捕获,23%为延绳钓作业捕获,21%为流刺网作业捕获,其余由手、竿钓、饵料船等作业捕获。根据2005年资源评估,2003年黄鳍捕捞量明显过高,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近几年产量已接近甚至超过最大持续可捕量30-35万吨。为减少FAD对黄鳍仔鱼误捕量,建议规定最小捕捞规格和上岸率以及减少流木集群围网(FAD)数量。 相似文献
17.
鲨鱼作为金枪鱼渔业中主要兼捕种类之一,其兼捕率却较少见报。本文利用印度洋1950~2010年金枪鱼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作业渔具的鲨鱼兼捕率。结果表明,印度洋金枪鱼渔业中鲨鱼平均兼捕率为9.30%,其中流刺网、线钓、延绳钓、围网以及其他作业渔具兼捕率分别为22.14%、16.27%、2.59%、0.43%和56.95%,且流刺网的鲨鱼兼捕量为最高。该区域兼捕鲨鱼共计19种(包括未定种),每种作业渔具未定种的捕捞量占比最高。建议在印度洋海域有针对性地发展选择性渔具,加大鲨鱼物种鉴别和数据统计能力,综合利用兼捕物种,增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3-2004年1-6月印度洋中西部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所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渔获物中黄鳍金枪鱼加工后体重分别为7~81 kg和20~78kg,优势组分别为20~50 kg和30~60 kg。叉长范围分别为70~180 cm和110~170 cm。2003年渔获物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0.71,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小;2004年渔获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1.00,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大。2003年各月的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月间差异较小;2004年摄食等级以一级为主,并且月间各等级组成差异大。当渔获个体的叉长小于100 cm时,其性比组成波动较大;当渔获个体的叉长范围在100~150 cm之间时,性比组成的变化相对较小,基本上维持在0.5左右,也就是说雌雄个体数量大体保持平衡;当渔获个体的叉长大于160 cm时,所有样本个体均为雄性。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2×10-5L2.9269。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10℃、12℃、13℃和16℃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 CPUE 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垂直分布来看,热带印度洋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区域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在表层以下150~400 m 深度区间.从水平分布来看,12℃等温线,高 CPUE 区域大多深度值<350 m,众数为225~350 m;深度值超过500 m的区域CPUE普遍较低.13℃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地方大多深度值<300 m,众数为190~275 m;深度值超过400 m的区域CPUE普遍较低.全年在15oS以北区域,高渔获率的垂直分布深度更加集中.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最适次表层环境因子分布,12℃等温线250~340 m;13℃等温线190~270 m;12℃深度差30~130 m;13℃深度差0~70 m.研究初步得出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适宜的水平、垂直深度值分布区间,可以辅助寻找中心渔场位置,同时指导投钩深度,为热带印度洋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印度洋公海海域金枪鱼资源探捕项目将通过对印度洋主要金枪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栖息环境和渔场形成机制等进行探捕研究,掌握第一手的生物学、海洋环境等基础数据,了解主要金枪鱼类的资源状况,掌握新的渔具渔法,提高渔船作业效率;开拓新的公海作业渔场,参与国际社会对金枪鱼资源的开发和竞争。为我省乃至我国发展大洋性公海远洋渔业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