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张文超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生活化教育等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切入点,但这一切又离不开问题意识的培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强调:"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所以,作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只有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纯洁的成长环境,才能激发其提出问题,并实现创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策略及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张起军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58-59
创新思维对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思维的品质特征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思维的养成既有赖于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 ,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袁方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1):53-5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载体,是创新能力的根基,是创新人才素质的核心.因此,开展创新思维教育是我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刻不容缓的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仅是学生接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7.
问题是思维条理化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理问题的创设能呈现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进而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了如何创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主要包括:关注生活,创设问题;层层设问,拓展思维;小组合作,提炼答案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创新品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创新品质由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方面组成 ;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网络多方面因素影响 ;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必须遵循其固有规律 ,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彤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创新创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是将创新思维结合创业行为的创业实践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体现个人奋斗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诠释。以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从多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技术进步是改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阐述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者的编辑意识与编辑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编辑、作者在出版事业中的互动关系,提出二者应加强沟通,作者要有编辑思想,编辑要有作者意识。认为编辑的作者意识和作者的编辑意识,归结为一点就是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茶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文化创意的理念和运用。我国文化创意在茶产业中起步较晚,文化创意在经营模式、产品形态、品牌建设等方面运用不足,以此为契机分析提出以下措施:(1)文化创意改进经营方式;(2)文化创意提高宣传效果;(3)文化创意推进产品创新;(4)文化创意带动产品生产,以期促进文化创意在茶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在日常德育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珍
惜自己,善待社会,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本文以班级管理案例入手,阐述了班级自治对于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晏玉斌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73-75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关系着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善于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条件;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思想保证;理论教育和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 形态 心态——浅析爨底下村居住环境的潜在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先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45-48
北京爨底下村是京西古驿道上的明清古村落 ,村内有 70余座明清山地四合院 ,至今仍保持较好的风貌 .山村与自然结合 ,其和谐的布局 ,灵巧的四合院 ,古朴的乡土文化积淀等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该文结合对爨底下村的考察 ,探讨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布局、空间构成及其所蕴藏的潜在意识和文化积淀 ,揭示民居聚落缘何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使其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经久不衰 ,并对潜在意识的探索、分析 ,揭示民居聚落在社会约定俗成中所产生的共同哲学基础 ,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时磊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9-11
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任务。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信息时代教育思想改革的核心,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高教工作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更新教育思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模式;学生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行动,争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小芹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86-87
李锐小说有种沈从文式的地久天长的生命悲情。充分展示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生存的种种困境:有人遭遇"超自然"的神秘莫测的悲剧命运;有人在伦理的压制下或惨遭戕害或挣扎着生活;有人在权力意志作用下被侮辱或被损害。尽显其小说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