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进而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介语理论认为错误贯穿着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固有特征。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错误的分类并具体分析了错误产生的根源,揭示了错误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与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在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方面上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的成因以及其在目的语中的负迁移现象,来帮助外语学习者减少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理论近来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输入和输出都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们并不能充分地解释学习者对目标的习得,只有输入被内化为吸收并达到吸收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才能很好地使输入语言向习得者的中介语系靠拢,从而输出语言,促进二语习得。吸收假设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区别在于,习得一语是从零开始的,而习得二语时,大脑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这一系统有可能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这就是已知语言对习得的影响。已知语言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也就是常说的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次系统中,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1]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研究对语误做出过多种解释, 其中“负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输入输出假设”,“信息加工理论”和“汉英语言心理差异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误的产生给出了各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外语教学研究者对其认识不够,有的甚至产生误解。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语言输入的类型(包括教学语言、中介语、外国式语言)及各自的特点,指出可理解性是有效语言输入的共同特点,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个体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主动建构作用,而学习环境下的四大要素,更是突出了建构主义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积极作用,因为第二语言习得是学习者形成自己中介语的创造性过程,行之有效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中介语的顺利过渡开辟了捷径。  相似文献   

8.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完全基于母语又不完全基于目的语。中介语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中介语的错误源于语言迁移、培训转移和回避。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又称"过渡语"。中介语石化现象是近20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石化现象对成人英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惯用语和句子的汉式表达上。  相似文献   

10.
二语词汇习得与语言体验性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词汇习得是基于感知体验的,它是一个基于体验的心理计算过程。因此,二语词汇习得是学习者大脑心智对相关词汇知识(包括二语词汇的语义、句法、形态信息)进行体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式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是中介语的一种变体。受母语负迁移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的影响,中式英语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中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2.
An Icelandic basalt lava flow has a systematic oxidation variation, formed during the initial cooling, with a resultant maximum oxidation just below the center of the lava. The ratio of thorium to uranium shows a clear dependence on this primary oxidation variation. Between-lava comparisons of thorium and uranium may be critically dependent on the position of the samples in each lava.  相似文献   

13.
鉴于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中国式英语(Chinglish)这一现实,对母语(汉语)和目的语(英语)之间的差异及过渡语和中式英语进行比较;并从神经机制和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近似于过渡语的Chinglish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自然的正常现象,不能一概归结为语法错误.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者在操作英语时出现的文法变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某流域的土壤白土及乌栅土的各三层 土壤样本开展了数据处理及系统化分析,深入探讨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所存在的空间变异特征, 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利用英国PP-system土壤呼吸测定仪对北疆典型绿洲农田作物棉花、小麦与玉米生态系统的土壤CO2释放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棉花生态系统的土壤CO2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午前大于午后,且小麦与玉米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呈平缓曲线,棉花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曲线变化较为剧烈;从土壤CO2排放总量来看,夏季日棉花生态系统的土壤排放总量最大,为30.98g CO2/(m2.d),其次为小麦和玉米生态系统,分别为8.04g CO2/(m2.d)和23.92g CO2/(m2.d);土壤CO2排放与气温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9 6。  相似文献   

16.
对壶瓶枣单木蒸腾速率、单株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树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夜间枣树树干也有微弱的茎流.枣树不同物候期蒸腾速率变化规律不同,萌芽期和落叶期蒸腾速率较小,而果实膨大期最大.枣树平均蒸腾速率在4月最高.枣树日累计蒸腾量曲线呈"S"型,蒸腾日累计量为10.47...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作用论”、“元认知能力”、“语言输出理论”、“中介语错误分析理论”,论述语言学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不能容忍学生中介语中的非目的语形式,总是当场纠正,这种作法对学生的外语学习非常不利。采用几位语言学家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观点,论证了外语教师不能容忍学生中介语中的非目的语形式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