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银杏早期黄化病在我省濮阳、新乡、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平原市、地较常见。据1997年抽样调查,发病率62%~85%。银杏黄化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叶片早期黄化病;二是苗期茎叶黄化现象。 一、产生原因 (一)叶片早期黄化病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呈零星不规则块状分布,之后逐渐增多,7月为高峰期,主要危害2-3年生的移植苗。  相似文献   

2.
张祝良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1):29-31,11
本文对银杏早期黄化病着重进行了病原因子分析和成年结果树的防治研究。对泰兴县成年结果树叶含锌量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县银杏成年结果树属缺锌状态。在4月上旬前桉树的胸径大小,用不同量的多效锌,再按树冠投影开小沟撒施或浇施的方法,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银杏幼林间种蚕豆作物,有利于银杏的良好生长,抑制早期黄化病的出现,还可以促进银杏落叶分解,降低链格孢菌存活数量及其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从而减少叶枯病的初次侵染源,减轻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4.
我国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杏、苹果、梨、桃、葡萄、杏、李、桔、猕猴桃、香樟、白玉兰、栀子、槟榔、毛白杨、枣树、桑树等,研究内容包括表现症状、发病机理、防治技术等。该文综述了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桂林地区银杏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 ̄1995年,在桂北银杏生产区开展了银杏病虫害的调查。共查出危害银杏的病虫害32种,严重危害的有银杏超小卷叶蛾,大蚕蛾,斜纹夜蛾,枯叶夜蛾,家白蚁,龟蜡蚧,考氏白质蚧,丽金龟和银杏茎腐病,叶枯病,黄化病8虫3病,并进行了发生与危害,生活习性的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6.
1990~1995年,在桂北银杏主产区(灵川、兴安、全州等县)开展了银杏病虫害的调查。共查出危害银杏的病虫害32种,严重危害的有银杏超小卷叶蛾、大蚕蛾、斜纹夜蛾、枯叶夜蛾、家白蚁、龟蜡蚧、考氏白盾蚧、丽金龟和银杏茎腐病、叶枯病、黄化病8虫3病。并进行了发生与危害、生活习性的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银杏栽培技术要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银杏推广品种的植物特性,宜在地势高、日照长、排水好、pH≤7、深厚疏松肥沃的土质上,壕沟式整地,按100∶2~3的雌雄比大密度栽植银杏。建园后要抓好间作、中耕除草、追肥、人工授粉、修枝等田间管理,及叶枯病、黄化病、白蚁、超小卷叶蛾、大蚕蛾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银杏早期黄化病发病症状、病原因子、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病原为非生物侵染因子引起.6月上旬为始发期,经复回归关系显著性检验,温、湿度对病斑的线性回归关系不显著,病斑扩展过程呈逻辑斯蒂曲线,与时间呈正比.在6月份前用多效锌肥,和硼、锰、锌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泼浇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地控制其病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植物缺铁性黄化病已成为世界领域内一大难题,现在的防治方法各有利弊。丛枝菌根能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研究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机理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功能性吸收障碍与土壤中植物有效铁含量低两个方面对植物缺铁性黄化病治病机理进行综述,同时从增加土壤铁的有效性和影响植物生理状态的角度阐述了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可能机制,并从AMF菌根种类、植物种类、土壤环境因素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对植物铁元素吸收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对AMF接种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AMF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城市樟树黄化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绿化效果.通过对城市樟树生理性黄化病发生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城市樟树黄化病普遍发生的原因,即主要在于城市土壤的质量退化和碱性化;进而提出了城市樟树黄化病分区轮换土壤、施肥改土、树干注射与叶面喷肥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徐州市樟树黄化病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银杏生长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安陆市不同品种、树龄、采收季节、干燥方式、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古树品种间的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实生苗比嫁接苗含量高;10a以下幼树含量较大树高;9月份为银杏叶的适宜采收季节;采收后的银杏叶宜阴干后密封保存,长时间日晒、发霉变黄等保管不善会引起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核桃林(产前期、初果期、盛果期)分别施用不同绿肥及施肥次数试验,结果表明:产前期以冠幅生长差异最显著,其次是树高,差异最小的是地径,以施混合肥及一年施3次的生长最好;初果期以冠幅生长和产量差异最显著,其次是地径,差异最小的是树高,以施混合施肥和一年施3次的生长最好;盛果期以产量差异最显著,其次是冠幅,差异最小的是地径和树高,施用混合肥产量每株年增产10.5kg。从外观上看,施用沼液和硼砂加硫酸锌肥料的,核桃林木叶片更绿、更大、更厚;不施肥和就地埋茅草、枯枝落叶的林木叶子变黄,而且落叶早。  相似文献   

13.
银杏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二甲基亚砜 +0 .5mol·L- 1 山梨醇作为冰冻保护剂 ,以 1℃·min- 1 速度降温 ,在 - 15℃、- 35℃分别停留 10min和 30min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d ,细胞相对存活率可达 6 0 %以上。再培养时 ,细胞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川东北丘陵地叶用银杏不同栽植密度对其生长量和叶产量的影响,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合理密度调控方向,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2年生"开江皇1号"银杏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作5种不同栽植密度处理,连续三年观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叶用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川东北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不同银杏种质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季节变化,确定银杏叶的采收季节和初选聚戊烯醇含量高的种质,对南京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在品种间和月份间差异显著。聚戊烯醇含量在春季最低,秋季增幅最快,于10月增至最高,其中GP15-3最高,其次是GP15-1和GP15-4。幼树叶中聚戊烯醇含量显著高于大树。银杏叶中5种主要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的相对含量均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总体呈五指峰状,其中C85、C90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C80和C95,所占比例较小的是C100。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用于提取聚戊烯醇的银杏叶宜在10月采收;生产中应首选GP15-3,营建幼龄银杏叶用园,或采用修剪、平茬等栽培措施幼化植株来提高叶中聚戊烯醇含量。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银杏在保定市道路、庭院、居住区、苗圃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银杏作为行道树栽植时,叶片小,焦叶现象严重,长枝数量少且长度短,生长状况较差;栽植在庭院、居住区中生长状况正常;栽植于苗圃中生长状况最好。这为银杏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黄酮方面的尝试,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栽植后两年的银杏嫁接幼树的枝叶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新梢具有春梢和夏梢两种;新梢生长有4种方式;短枝亦分春季展叶生长和夏季展叶生长两种,其中春季展叶生长发生于所有短枝顶芽,而夏季展叶生长一般只发生在顶生短枝顶芽。试验证明,采用全采的方式能有效地刺激所有短枝顶芽全部进行夏季展叶生长;采用两次采收方式能使银杏采叶园的产叶量较传统采收方式(一次采收方式)的产叶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9.
截干对银杏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杏截干对银杏叶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截干30cm时,叶产量可提高13%,并能增加长枝总长度和长枝数量,截干可提高黄酮含量17%-50%,银杏采收时间以9—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