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油菜种植方式多样,既有人工撒播、机械直播、无人机飞播,也有人工移栽、机械移栽。我国油菜机收方式主要有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两种,针对不同条件和需求,既要减损、又要提质、还要高效,需要在实践中综合各种因素,平衡各种关系,求得最优方案,因地制宜为油菜收获提出高效低损机收方式。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江西瑞昌组织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油菜联合机收与分段机收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方式对机收的影响体现在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能够实现晚种早熟、减轻草害、易于机收;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能够减损4.6个百分点,减损收益516.6元/hm2,且能获得较好的油菜籽成熟度一致性;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增加作业成本248.7元/hm2。通过结果分析,提出加大适宜机收的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力度、采取措施准确把握油菜成熟度获得最佳适收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高效低损机收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评价玉米籽粒机收机械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破碎率、含杂率和损失率等,本文依托漯河市承担的国家、省、市2016~2020年试验示范项目所采集数据,主要分析收获前玉米籽粒含水率对机械收获作业质量的影响,掌握玉米籽粒含水率与玉米籽粒机收作业质量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闫湾村100亩机具试验方。2.试验机具选用市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并参与试验的籽粒直收机械,中联重机谷王牌TB60配喜盈盈4YB-4型割台玉米籽粒收获机(横轴流脱粒机型)一台。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冬油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种植。南方稻油轮作区普遍存在水稻迟收、茬口紧张、油菜难种的问题,出现大量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具有抢茬种植、稳产增产的优势,着力解决为机育苗简易化、标准化,加快提高移栽机可靠性、适用性,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一个任务。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组织开展了油菜移栽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在作业性能上,3台机具的栽植频率均达到了100株/(min·行)以上,栽植密度达到10万株(穴)/hm2以上,满足油菜高速高密度栽植要求,云马2ZGK-6型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在经济性能上,3台机具的作业效率是人工移栽的50倍,作业总成本只有人工移栽的1/10~1/5,云马2ZGK-6为整地、移栽复式作业,表现出稻茬田直接开展油菜机械移栽优越的经济性能。通过结果分析,提出加大为机育苗补助力度,扶持油菜机械化移栽发展;加大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保障油菜移栽作业机具供应;加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分区域总结集成适宜模式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为了提高辽宁地区玉米机收效率及质量,研制出4YD-2型玉米收获机。通过田间试验,考察该机具的性能及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具结构简单、作业性能可靠、作业效果良好,适用于辽宁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  相似文献   

5.
目前薏苡机械化收获主要采用稻麦联合收获机兼收薏苡,存在薏苡总损失率大,含杂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强薏苡联合收获机的开发研究,针对薏苡植株较高和易脱粒的特性,通过对割台装置以及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同时与稻麦联合收获机的田间作业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了总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和工作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薏苡联合收获机的总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低于稻麦联合收获机的7.12%、0.05%和1.81%,生产效率差距不大。改进后的薏苡联合收获机作业性能优于稻麦联合收获机。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为薏苡联合收获机的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油菜收获即将全面展开之际,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于2013年5月10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发布了2012年油菜籽收获机作业效果测评结果。测评结果表明,参加测评的大部分油菜籽收获机基本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2018~2020年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年将“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确立并发布为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之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在作业中造成的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含杂率等是评价机械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托漯河市承担的国家、省、市2018~2019年试验示范项目所采集数据,主要分析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滚筒转速对作业质量中籽粒破碎的影响,掌握不同脱粒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含水率玉米联合收获机不同滚筒转速与籽粒破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达2400万hm~2,但是玉米机收率仅为2%,98%的玉米至今还是靠人工收获,全国小麦机收率达64%,两者机械化程度差距甚大。如果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按机收率40%计算,全国至少需要14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可见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任务十分巨大。然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1.机具性能不过关影响作业质量和推广效果。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无故障时间短,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向明4LZ(Y)―1.5A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田间作业试验为基础,肯定了该联合收获机的性能和油菜机收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收获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最新成果——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田间试验情况。通过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和作业效率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试验,分别就摘果率(%)、破碎率(%)、损失率(%)等3个花生收获中最为主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联合收获机的最佳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对中药材的需求日益旺盛,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目前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仍以人工收获和中小型挖掘机收获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出发,综合分析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应用和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关键部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制约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不足、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发积极性不高、收净率和破损率缺乏系统性研究以及收获作业的智能调控技术缺乏研究。提出低耗深挖技术、柔性低损分离输送技术和智能调控技术是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中型甘蔗收获机不适宜坡地、小行距和小地块蔗地作业问题,研发了 4GQ-1C型甘蔗收获机.为验证机器适应性和可靠性,对比现有机型,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GQ-1C型甘蔗收获机在进行单行种植模式甘蔗收获时,相比132、194 kW两种机型的甘蔗收获机,具有甘蔗含杂率低、损失率低和作业灵活等优点,能适应小...  相似文献   

13.
张林田 《农机化研究》2017,(12):156-160
目前,我国决明子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其种植收获主要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在山西省荀董村药材种植专业户基地,开展了决明子机械化种植及联合收获的探索,并针对雷沃谷神GE60(4LZ-6E2)小麦联合收割机用于决明子的收获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总损失率为6%,含杂率为5%,破碎率为3.8%,含杂率和破碎率符合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检测方法(N Y/T 7 3 8-2 0 0 3)国家标准;总损失率为该国家标准最高值的2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收获的生产效率看,采用收获机械收获省时、省工,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是人工收获的8~10倍。  相似文献   

14.
油菜分段收获是油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内油菜分段收获机械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有关机型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这些机型的研究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油菜分段收获技术的4条建议措施:加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选育;加强油菜割嗮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油菜捡拾脱粒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油菜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协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作业环境,解决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超级杂交稻时,易发生脱粒滚筒堵塞,脱不净、夹带损失与籽粒破碎损失之间矛盾,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研制4LZ—2.1Z型双速双动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机具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描述,并对可调节伸缩式割台、双速双动脱分装置和清选总成等进行设计,确定其关键结构参数.该装备采用高/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木薯收获机存在问题,基于木薯宽窄双行起垄种植农艺要求,确定收获机工作原理与总体结构,并对挖掘装置、拨辊输送装置、限深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讨论与分析,设计了4UMG-140型拨辊式木薯收获机,该机一次作业能够完成木薯块根的挖掘提升、薯土分离输送、平铺地表等工序.作业时,轮式拖拉机跨垄行走在相邻两垄沟中,便于机手操控...  相似文献   

17.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甜菜收获主要依靠人工捡拾,人工需求量大且作业效率低。为了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甜菜收获机械得到了一定普及和使用。受限于种植模式和机具作业性能,甜菜捡拾机械化水平较低。结合甜菜捡拾机研究现状,从甜菜捡拾机关键技术着手,分析了甜菜捡拾机发展瓶颈,指出甜菜捡拾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不适用于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进行收获作业和稻油兼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丘陵轻简型水稻、油菜联合收割机,并重点对双控型全液压小型履带底盘、全液压稻油兼收割台和负压吸杂与旋震筛组合清选机构等关键部位进行了方案创新与尺寸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乘坐-尾部双操纵方式和全液压差速底盘可很好适应丘陵地区狭小分...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我国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国内的马铃薯收获机械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机具仍需人工辅助完成整个收获过程,作业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2垄4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挖掘限深、土薯分离、秧草除杂及输送归集装车等多项工艺联合作业。上车输送归集装置由3级升运机构共同组成,采用液压驱动实现马铃薯薯块的输送归集,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解决了传统收获模式下仍需人工捡拾的作业过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设光电传感器检测,与液压传动系统结合可以有效反馈控制落薯的高度与位置,大大降低了伤薯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