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测定6类液体农药制剂中烷基酚(alkylphenols,APs)及其聚氧乙烯醚类(alkylphenol ethoxylates,APEOs)助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乳油、水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溶液剂和微乳剂样品均经甲醇超声辅助提取,稀释后过聚丙烯膜,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00 mm,2.7 μm)分离,V(甲醇):V(乙腈):V(水)=75.5:6.5:18.0三元流动相等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10或0.1~20 mg/L范围内,APs和APEOs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 8);在添加水平范围内(APs:0.5、2、5 mg/g;APEOs:1、5、25、50 mg/g),6类液体农药剂型中APs和APEOs的平均回收率为73%~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6%~14.9%,方法的定量限在0.5~1 mg/g。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不同液体农药制剂中烷基酚及其聚氧乙烯醚类助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农药喷雾助剂的作用及植物油类喷雾助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喷雾助剂的概念及作用,重点介绍了植物油类喷雾助剂的增效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桶混助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助剂,具备润湿、延展和渗透等特性,与农药混合喷施可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硅桶混助剂对蜜蜂、天敌昆虫和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学风险;此外,甲氧基封端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还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介绍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应用,重点讨论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毒理学风险、其典型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分析方法及残留浓度水平,总结了国内外桶混助剂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桶混助剂的环境风险,以期为我国开展及完善桶混助剂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药助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助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并且对农药剂型的发展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对农药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要求不断提高,农药助剂应用与管理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药助剂的应用发展以及国外对农药助剂的管理情况,对于农药剂型产品的开发和助剂的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家蚕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药十分敏感的重要经济昆虫,又是非靶标生物的代表物种之一。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喷雾助剂改善22%氟啶虫胺腈SC物理性能及减量增效作用?选取Silwet 636?Silwet 806?Silwet Fusion和Agrospred 960等4种喷雾助剂, 在室内条件下, 测定其对22%氟啶虫胺腈SC表面张力?与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并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结果表明, 4种喷雾助剂均显著降低了氟啶虫胺腈药液的表面张力和与叶面的接触角?其中Silwet 636综合性能表现最好, 与常规对照相比, 其表面张力显著下降35.81%, 测定20 s时, 与叶面接触角显著减小了86°?田间试验表明, 在推荐剂量下(180 mL/hm 2), 添加4种喷雾助剂的各处理在药后不同天数, 除Silwet Fusion于药后7 d的防效低于推荐剂量单剂处理, 其余处理的防效均高于推荐剂量单剂处理的效果; 减药30%(126 mL/hm 2)情况下, 除Silwet Fusion于药后3?7?10?14 d防效低于推荐剂量单剂处理, 添加Agrospred 960于药后5 d显著高于对照, Silwet 636分别于药后5?7?10?14 d均显著高于对照, Silwet 806于药后3?5?7?10 d和14 d较推荐剂量单剂处理分别显著高29.10%?44.81%?57.67%?117.42%和228.71%; 减药50%(90 mL/hm 2)情况下, 4种喷雾助剂的防效表现为Silwet 806>Silwet 636>Agrospred 960>Silwet Fusion, 且添加Silwet 806于0~10 d可达到推荐剂量单剂处理的防治效果, 但14 d则显著低于对照?综合考虑, 22%氟啶虫胺腈SC在田间药剂量降低30%, 减药为126 mL/hm 2水平下添加Silwet 806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油助剂和淀粉源助剂对噻嗪酮和烯啶虫胺降解规律的影响,以水稻为试材,建立了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在水稻不同部位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两种农药在水稻不同部位的残留量变化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1(0.02)~0.5 mg/kg添加水平下,噻嗪酮在水稻穗部、植株、籽粒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9%~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7.2%;烯啶虫胺在水稻穗部、植株、籽粒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8%~99%之间,RSD为2.5%~13%。两种农药的定量限均为0.01~0.02 mg/kg。以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为供试药剂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的残留量与施药后的间隔时间呈指数关系,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未添加助剂和添加淀粉源助剂及油助剂的3个处理中,噻嗪酮在水稻穗部的原始沉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添加油助剂>添加淀粉源助剂>未添加助剂;半衰期长短顺序为:添加油助剂>添加淀粉源助剂>未添加助剂。至水稻收获时,在水稻籽粒和稻壳中均未检出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在水稻植株中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为<0.02~0.05 mg/kg。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后14 d,添加油助剂或淀粉源助剂的处理对稻田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剂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农药有效成分在水稻上的持留时间,从而有利于农药药效的持续发挥,而其最终残留量并不高,表明添加助剂在增加农药药效的同时,其残留的农药并不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在供试的两种助剂中油助剂的增效效果好于淀粉源助剂。  相似文献   

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其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和易降解等特性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对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及内分泌干扰、发育和生殖毒性方面,而关于其免疫毒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文章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综述了此类杀虫剂对不同生物的免疫毒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暴露与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的关联,以期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毒性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效果评价研究了3种功能助剂NF-100、GY-T1602和迈道对呋虫胺防治苹果黄蚜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表明,NF-100、GY-T1602和迈道3种助剂均未能提高呋虫胺对苹果黄蚜的毒力;20%呋虫胺SG 1 110~5 000倍液中分别添加0.1%NF-100、0.5%GY-T1602和0.3%迈道,表面张力降低6.97~37.44 mN/m、静态接触角降低10.58°~48.67°、黏附张力增加2.32~21.71 mN/m; 20%呋虫胺SG(有效成分用量32 mg/kg)减量处理添加3种助剂药后3~15 d对苹果黄蚜田间防效达90.83%~99.33%,其中添加NF-100和GY-T1602药后15 d防效均显著高于添加迈道处理及20%呋虫胺SG(40 mg/kg)未减量处理。因此,喷雾助剂NF-100和GY-T1602可显著改善呋虫胺药液的润湿铺展性能,减少呋虫胺有效成分用量20%,对苹果黄蚜仍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纳米农药有分散性好、利用度高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农业生产的应用热点,其风险评估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对氧化胁迫、免疫应答、遮光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机制进行集中综述,同时分析了纳米颗粒在水、地质、大气、生物循环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自然环境中有机质、无机质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及降低纳米农药的施用风险,须在参照传统农药管理的基...  相似文献   

11.
手性农药因对映体在生物活性、毒性、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备受关注,充分了解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对开发高活性农药及减量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效应,系统地调研了对映体生物活性和毒性选择性差异,并进行了分类梳理,重点综述了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及毒性和环境风险的差异性,阐述了手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等慢性毒性,同时关注选择性的规律与机制,为环境友好型高效手性农药的开发、手性农药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手性农药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导向农药是指可在植物体内向特定部位定向传导的农药.通过改善外源物质的传导性(尤其是韧皮部传导性)可显著提高导向农药在植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有利于实现精准防控.文章综述了导向农药的分子设计理念、糖基导向农药和氨基酸导向农药的韧皮部传导性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农药分子与相关氨基酸转运蛋白载体之间的构效关系将是今后...  相似文献   

13.
农药在靶标表面的持留与沉积是剂量传递中的重要过程,直接关系到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和生态环境安全。目前我国农药在施用过程中界面传递环节损失较大,导致农药利用率低下,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科学手段增加农药的叶面沉积效率,对改善农药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作用特点及环境条件,应运而生了多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功能化药物递送体系,不仅可以通过调控农药的持续释放来延长持效期,又可以提高农药在靶标表面上的沉积与持留,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分别从靶标作物表面化学成分与微纳结构两个关键因素出发,综述了功能化载体在改善农药叶面沉积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针对功能化载体的制备工艺、拓扑形貌、释放性能、叶面沉积与持留及其靶标生物防效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功能分子 (多巴胺、单宁酸、聚乙烯醇、聚乳酸等) 对载体表面进行修饰改性,增加载体与靶标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或者构建具有特殊拓扑形貌的载体 (纤维状、网络状、帽子形等),以此来增加界面传递过程中载体与靶标之间的尺寸效应,减少损失,最终提高农药的叶面沉积性能与剂量释放调控。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当前高效叶面沉积功能化载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QuEChERS方法在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QuEChERS方法作为一种农药多残留前处理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而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随着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仪器的不断研发改进,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和定性鉴定能力结合QuEChERS前处理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复杂化合物的分离、定性及定量。重点综述了近年来QuEChERS方法在农药多残留检测前处理方面的应用,详细评述了在样品处理、提取、净化及提取液浓缩等方面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清洗去除研究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保证。臭氧处理技术是去除农药残留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去除水果蔬菜上农药残留的臭氧处理技术,包括:臭氧产生方式、应用形式以及臭氧与其他方法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综述了影响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因素,也介绍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同时对果蔬外观、营养等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旨在为臭氧清洗技术用于去除果蔬农药残留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由于需要昂贵、大型的检测仪器往往不能满足现场、实时检测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及功能化技术日趋完善,其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纳米材料与荧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及电化学法结合,可构建各类纳米传感器,在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上有较大提升,实现了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上述4类主要的纳米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未来构建选择性高、分析范围广、抗干扰、简单便携的纳米传感器仍将是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药乳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有机溶剂,这些溶剂闪点低、易挥发、毒性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风险。本文主要综述了农药乳油中有机溶剂的使用现状、危害及可能的解决措施,重点介绍了以生物源溶剂、矿物源溶剂、人工合成溶剂替代乳油中有害有机溶剂的研究进展。这些替代溶剂低毒、环保,在乳油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通过实验筛选替代溶剂通常费时费力,而热力学模型COSMO-RS可以从理论上预测替代溶剂对农药的溶解性,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省时省力,可加快乳油中替代溶剂的筛选,对开发环境友好型乳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机磷农药代谢物检测分析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投毒案件定性、临床诊断和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精确检测痕量甚至超痕量有机磷农药代谢物的技术,建立检测生物样本复杂基质中有机磷农药代谢物的方法,成为法庭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本文...  相似文献   

19.
20.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主要剂型有粉剂(DP)、可湿性粉剂(WP)、颗粒剂(GR)、水分散粒剂(WG)和悬浮剂(SC)等。我国现有的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可湿性粉剂,未来应加强其他剂型如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等的研究开发。生防菌的活菌数、制剂加工和贮存条件以及田间环境因素等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防效均有很大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影响,并研究其形成原因和内在规律,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深入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剂型种类、性质、质量控制以及生产条件、贮存条件和田间环境条件对制剂性质与防效的影响等方面,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