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畜性别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家畜性别控制的途径,方法及进展情况,并着重叙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家畜性别控制中,以PCR技术进行胚胎的性别鉴定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配子水平上对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对家畜性别的控制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依据畜牧业生产中不同的需要来决定不同家畜的性别在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实现对动物性别的控制一直是人类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本文从配子角度出发对家畜性别决定原理机制、性别控制的生物学依据及各种性别控制方法作了简述,并着重对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特点、实践应用价值以及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胚胎水平上对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畜的性别是由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决定的,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家畜性别也就被决定。在胚胎水平上控制胚胎性别,从而控制家畜性别,即胚胎发育早期判断出胚胎性别,按畜牧业生产需要使特定性别胚胎发育成人们需要的个体.而且对早期胚胎进行操作简单易行,对胚胎的机械伤害最小,可行性大。现就不同性别控制手段的理论基础、特点,及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主要是通过XY精子分离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来实现的。其他常用的性别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受精时间控制法、阴道pH值调节法和营养调节法等。本文就性别决定的机理、XY精子分离以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几种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性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早期胚胎鉴定是性别控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本文综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基本原理、鉴定方法以及研究概况,并阐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家畜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文章对性别控制的理论基础、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精氨酸对奶牛受胎率及后代性别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氨酸对奶牛受胎率及后代性别比例的影响山东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李永海,段志远,王玉顺,张玉平,王明友对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都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日本的黑木常春(1978年)报道用精氨酸进行性别控制,效果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受精之前控制和受精之后控制。前者是通过对精子的体外干预,使在受精之时便决定了后代的性别。后者是通过对胚胎性别进行鉴定,从而获得所需性别的后代。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可增加选种强度,加快畜禽育种进程,同时也可提高珍稀动物的繁殖、保种进程;其次,通过控制胚胎  相似文献   

9.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性别控制主要采用两条途径,即X精子与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的鉴定。在前者尚未取得完全成功的情况下,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成为性别控制的主要途径。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控制家畜后代的性别比例,能加快优良母畜的繁殖进程,促进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家禽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禽性别决定的研究表明:目前对家禽性别决定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性染色体理论外,尚有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平衡理论,而性别最终是由基因决定的。近年来在探索W染色体上DNA特异序列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没有发现类似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在人工诱导性腺分化控制家禽性别实验中,发现以免疫学方法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效果较明显,尤其是芳香化酶抑制剂作用较稳定,但用于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家禽性别决定的有效控制最终取决于对家禽性别决定、性别分化本质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