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1月,某单位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生产繁殖群体,有15只种兔(5♂、10♀)及其4窝33只25~30日龄哺乳仔兔先后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及霉菌病。从观察患兔的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入手,结合实验室检查,找出发病原因,为预防该病提供建议。采用保温、按摩、补液、抗菌、促胃肠蠕动、环境消毒等手段联合进行干预。联合干预次日,3只症状较轻微母兔即排出些许胶冻样液体或两头尖的黑便;5 d后,除7只重度感染大兔、15只仔兔死亡外,其余26只患兔均缓慢恢复。感染早期进行联合干预有一定效果,重症感染者疗效不佳。该病应以加强日常管理入手,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
兔病防治     
26 毛球病 26.1 病因 家兔啃食自身毛、产箱毛、同伴毛和饲料中带来的兔毛,个别兔特有的食毛恶癖。日粮中精料过多、过细,缺少粗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养兔群体密度过大等,均可引起兔食毛而患毛球病,长毛兔易发。 26.2 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獭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由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发病率高,各月龄獭兔均可感染,其中1~3月龄幼兔感染率高,现将该病诊疗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獭兔饲养场有500只獭兔,其中一些獭兔突然出现畏寒怕冷,磨牙的症状。粪便呈两头尖形,后拉水样或胶冻样粪便。2 d共死亡18只,死亡的患兔大多是1~3月龄的幼兔,经救治,  相似文献   

4.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多呈散发。人、畜患病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及脓性结膜炎 (主要为兔 ) ;家畜和啮齿动物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变化[1] 。 2 0 0 2年 11月初 ,吉林省长春市某獭兔养殖场发生了疑似李氏杆菌引起的疾病 ,獭兔主要表现为消瘦 ,双眼有白色黏稠分泌物 ,重者失明。现将该兔场发病兔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该兔场共养殖獭兔 12 0 0多只 ,这次有 2栋圈 4 6只兔发病 ,多为 6月龄的成年兔 ,发病 5d共死亡 12只 ,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2005年7月上旬,密山市连珠山镇某獭兔养殖场先后两次从外地引进200只獭兔,其中美系獭兔150只,法系獭兔50只,7月17日早,法系獭兔突然死亡2只,18~19日又急性死亡9只。经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人“O”型血凝集特异诊断实验,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2症状死前无明显症状,患兔多突然死亡,病兔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临死前常出现短时间的兴奋,挣扎,冲撞及啃咬笼架,全身颤抖,最后抽搐和发出尖叫死亡,死后头后仰,多数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肛门周围被毛粘附有淡黄色污物。3剖检变化剖检5只死兔,共同变化是:喉头和气管粘膜严惩出血,…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某养殖户共养獭兔200余只.2006年12月,有2只45日龄左右的兔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伏卧于兔笼一角,粪便呈稀黄色且不成形,畜主并表引起重视。次日凌晨.病兔已死于笼内.并出现11只新发病兔.均呈现剧烈腹泻,肛门和后肢的兔毛被黏液或黄色稀粪沾污,而且粪便呈枣核样.带有很多透明胶冻样黏液,腹部膨胀,发病以刚断奶仔兔居多,3月龄兔也有发生。畜主立刻带2只死亡兔和1只病兔来我处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 1 獭兔被毛凹凸不平、脱落飞扬是病吗?答:不是病。这是獭兔正常的换毛,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含硫蛋白质和氨基酸,促使早换毛缩短周期。另外及时清理落毛,避免污染草料、饮水诱发毛球病。2 兔头颈部脱毛,皮肤发红结痂,消瘦是什么病?答:真菌病。主要是笼舍潮湿不卫生,加之兔换毛更易感而发病。真菌病治疗麻烦,且愈后易复发。因此建议发现病兔立即淘汰。避免祸及全群。欲治疗可选用灰黄霉素,克霉唑片粉剂拌料或口服,结合软膏涂擦,有疗效,但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单金华 《猪业科学》2001,18(6):79-80
某兔场爆发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共死亡兔110只,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1 临床症状 除少数病兔突然死亡或排少量糊状粪便很快死亡外,多数病兔表现为急剧下痢,排水样或糊状便;出现水样下痢前,精神和饮食均无明显变化.在水样腹泻出现后,精神高度沉郁,常拱背蜷缩于笼内,食欲废绝、排大量暗褐色、水样或糊状稀便,散发特殊腥臭味,后躯被粪便污染,用手轻按腹部,感觉腹部胀满,摇动兔体躯可闻拍水声.尿液呈茶色,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当出现水泻后眼球凹陷,迅速脱水,多为当日或次日死亡.个别病兔死前出现尖叫,撞击兔笼等神经症状.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疗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巴氏杆菌病是獭兔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对獭兔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 2 0 0 2年 4月 14日荆州市某獭兔养殖场饲养的 5 6 2只法系种獭兔相继发生巴氏杆菌感染 ,4天内患病兔达 2 0 4只 ,发病率为 36 .3% ,死亡 98只 ,死亡率为17.4 %。经过及时准确地诊断和使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及对环境器具严格消毒等处理后 ,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患兔起初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 ,被毛粗乱 ,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呼吸急促 ,皮肤及可视粘膜发绀 ,体温升高 ,有的高达 4 1℃以上。病兔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透明鼻液 ,偶有咳嗽、喷嚏 ,…  相似文献   

10.
家兔脱毛癣又称家兔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真菌寄生于兔体表而成的皮肤病,具有很强传染性,对毛兔、獭兔危害严重,主要感染仔兔、幼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也可感染本病,但症状较轻。本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营养不良、兔舍卫生差、采光和通风不良及高湿环境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