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春、夏、秋3个季节对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主要隶属于3门、9科、26种.其中水栖寡毛类2科、8属、11种,为绝对优势类群,其密度呈现季节性差异,在春季最高(951.45个/m2),夏季最低(706.40个/m2);其次,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夏季密度最高(840.26个/m2),秋季最低(319.47个/m2).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前突摇蚊(Proeladius sp.)幼虫等耐污种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同时也是镜泊湖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表现为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在各季节差异不大;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BI指数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BI指数对该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该湖区水质污染程度为轻度一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在山东南部沿岸海域3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2种,其中,多毛类92种,甲壳类42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9种,其他类群10种。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2001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5.92 g/m~2。根据IRI指数,优势种前4种分别是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sp.)、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和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20~4.59,平均值为3.9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99~5.39,平均值为3.9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1~0.89,平均值为0.80。根据CLUSTER分析结果,在36%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2个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总体为清洁。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水深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5)。BIOENV分析表明,与群落结构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组合是粉砂+水深+有机碳(r=0.46)。  相似文献   

3.
依据2015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海洲湾10个站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各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丰度和生物量,并采用Brey经验公式进行大型底栖次级生产力和P/B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13.00 ind·m~(-2),平均生物量2.37[g(AFDM)·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1.50[g(AFDM)·m~(-2)·a~(-1)]和0.63。空间分布上,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平均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为远岸近岸。季节分布上,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出现在秋季,为2.04[g(AFDM)·m~(-2)·a~(-1)],最低出现在夏季,为1.00[g(AFDM)·m~(-2)·a~(-1)];P/B值最高的是冬季,为0.76,最低的是春季,为0.57。与其它研究调查中江苏近海、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相比,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与之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春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季对太湖流域14个湖泊、7座水库及8条河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底栖动物57种,隶属4门、8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和寡毛类(15种)物种数最多。霍甫水丝蚓为整个流域的绝对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可将29个水体的底栖动物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其中霍甫水丝蚓在15个水体中占绝对优势,铜锈环棱螺为5个水体的第一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741.2个/m2和47.2 g/m2,寡毛纲在密度中占绝对优势(90.9%),双壳纲和腹足纲在生物量中占93.4%。密度河流最高、水库最低;生物量湖泊最高、水库最低,底栖动物类群数量组成水体类型间差异明显。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相关,但更多地受均匀度的影响。水库、湖泊的Shannon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河流,物种数差异接近显著水平。养殖型湖泊底栖动物密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型湖泊,生物量、Shannon和均匀度指数相反。Wright指数显示,太湖流域水库水质多处在清洁—轻污染等级,Shannon和BPI指数说明绝大多数湖泊和河流处在中—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7年对漳河山西段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鱼类24种,优势种为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sky, 1855)、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 (Kner, 1867)、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ünther, 1868、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1879;大型底栖动物44种,年平均密度为256个/m2,优势种为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 Kemp、蜉蝣科稚虫Ephemeridae、扁蜉科稚虫Heptageniidae、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 H.Adams。(2)各采样河段鱼类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3、1.68,夏季多样性好于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两个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4、1.47,春季多样性好于夏、秋季。(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组成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鱼类指示物种包括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 (Sauvage et Dabry, 1874)、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浊漳河指示物种为鳑鲏属Rhodeus的鱼类;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同样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平均密度及物种数低于浊漳河,其昆虫纲蜻蜓目物种数多于浊漳河,而昆虫纲龙虱科、蝎蝽科、黾蝽科、鱼蛉科以及甲壳纲、腹足纲、双壳纲、寡毛纲、蛭纲的物种数少于浊漳河。底栖动物物种结构的差异受流域内营养物质输入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于2007年、2008年的7月先后2次对怒江流域西藏段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析了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17个采样断面(干流8个,支流9个)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4种(属),隶属于25科,其中以水生昆虫种类最多(76.0%);研究区域内干、支流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2.77 ind/m2、3 967.51 mg/m2,95.39 ind/m2、2 339.64 mg/m2;干流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高于支流,但其物种多样性(H、D、J)组成却低于支流。研究发现,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与底质类型有关,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海拔高程变化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6年江门近岸海域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软体动物21种,环节动物18种,节肢动物7种,棘皮动物3种,纽形动物和腔肠动物各2种,星虫动物、脊索动物和螠虫各1种。江门近岸海域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介于10~920个·m~(-2)和0.2~267.7 g·m~(-2),栖息密度总体呈现湾外大于湾内的趋势;群落中以膜质伪才女虫(Pseudopolydora kempi)和中华内卷齿蚕(Aglaophamus sinersis)分布最广泛,其中中华内卷齿蚕为四季共同优势种。ABC曲线分析表明,该海域群落整体的稳定性一般,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稳定性较弱。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深、盐度、温度、磷酸盐、沉积物类型、捕食压力是影响群落结构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西津河港口湾水库对下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水库上下游的兵坑口桥、港口湾水文站点、宁国老水文站和西津大桥4个站点进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及鉴定,共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2315个;应用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功能摄食类群等参数来衡量水库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结合河流生境的变化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做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坝上游底质以鹅卵石(54.46%)和砾石(43.56%)为主,坝下组以鹅卵石、砾石和大石块为主,且坝上下游水体各理化指标均出现波动但并不显著;下游距离大坝1 km处的港口湾水文站点物种丰富度和EPT分类单元数显著降低(P=0.016, P=0.003),滤食者比例显著升高(P=0.011),刮食者和捕食者比例显著下降(P=0.011, P=0.013);而多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群落参数在各样点间无显著差异;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也表明,港口湾水文站点群落结构与其他样点存在显著差异。本次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及生态恢复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的4月(春季)和10月(秋季)辽东湾海域19个调查站位所采集的底栖生物样品的鉴定结果,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6种,其中春季33种,秋季26种;多样性指数(H')分布无显著空间差异,丰富度指数(dMa)和均匀度指数(J)分布趋势较为一致,高值区集中分布于辽东湾中部,低值区位于辽东湾西北部沿岸水域;群落聚类分析将春秋两季均划分为5组,但5组内容不同,表明季间群落结构变化较大;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BIOENV分析表明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汉江中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7月(丰水期)、10月(平水期)和2012年4月(枯水期)对汉江中下游段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57种,隶属4门7纲15目31科,其中水生昆虫31种、寡毛类3种、软体动物13种、其他类群10种。常见种为钩虾(Gammaridae sp)、长臂虾种1(Palaemonidae sp1)、匙指虾(Atyidae sp)、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和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检出物种数排序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中游段检出的物种数(50种)明显多于下游段(22种),中下游出现频率均大于30%的物种有方格短沟蜷、椭圆萝卜螺和长臂虾种1。汉江中、下游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P=0.1423),方格短沟蜷、长臂虾种1、梨形环棱螺、多足摇蚊、钩虾和匙指虾对中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累计贡献率达57.55%。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上枯水期和丰水期(P=0.0961)、枯水期和平水期(P=0.1261)差异均不显著,丰水期和平水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02)。钩虾和方格短沟蜷对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贡献率超过10%,长臂虾种1、方格短沟蜷和栉水虱对枯水期和平水期以及丰水期和平水期之间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11%。底栖动物平均密度枯水期199.71个/m2,丰水期168.45个/m2,平水期160.71个/m2;平均生物量平水期45.59 g/m2,丰水期40.7981 g/m2,枯水期37.0052 g/m2。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各时期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空间分布上中游(丹江口-皇庄)高于下游(皇庄以下)(P=0.0813)。Shannon-Wiener指数枯水期1.6121,丰水期1.5197,平水期0.7868,从中游往下,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 2016 年春、秋季在厦门湾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 使用种类组成更替率、相对重要性指数、 相对资源量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指标及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厦门湾海域春、秋季共捕获鱼类 100 种, 隶属于 2 纲 13 目 46 科 74 属; 湾内鱼类春、秋季种类组成更替率为 59.60%, 优势种组成的变化主要由鱼类洄游导致, 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皮氏叫姑鱼 (Johnius belengerii)和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为春、秋季共有优势种; 春季平均网获质量和平均网获数量分别为 1744.24 g/h 和 160.51 ind/h, 秋季分别为 3086.18 g/h 和 153.30 ind/h, 鱼类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 0.46~4.07,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 0.61~2.73, Pielou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 0.44~0.89; Pielou 均匀度指数(J′)春季高于秋季,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秋季高于春季; 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 春、秋季厦门湾鱼类群落均可大致划分为东北部和南部两个站位组群。厦门湾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具有明显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4年3月、5月、9月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样数据,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目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历史水平。2004年大亚湾海域内共出现79种(类)大型底栖动物,全海域均匀度(J)、丰富度(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分别为1.17、0.74和2.06。各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水平以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大亚湾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影响,湿季多样性水平高于干季。湾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因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内小鳞帘蛤Veremolpamicra和粗帝汶蛤Timocleascabra极强的优势地位,导致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多样性水平较低。水温升高而引发的小鳞帘蛤和粗帝汶蛤丰度的变化,造成了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2011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海柘林湾拖网调查的数据,对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动态、鱼类营养级指数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鱼类99种,底层鱼类占49.49%,暖水性鱼类占78.78%,肉食性鱼类占79.79%。各季节质量百分比和数量百分比优势种以拟矛尾■虎鱼(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等为主。柘林湾鱼类资源密度和资源尾数密度最高季节为夏季,各季节鱼类个体体质量大多小于15 g。春、秋季鱼类组成相对丰富,冬季生物量优势度最高。柘林湾鱼类以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为主,年度平均营养级指数为3.478,属于中级水平,夏季高营养级鱼类平均体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4 年对南海中部海域秋冬季2 个航次中层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层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中层渔业生物241种, 其中鱼类196种、头足类21种、甲壳类24 种, 冬季的渔获种类高于秋季, 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略低于秋季。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结果表明, 秋季IRI100的优势种群有25 种, 其中IRI500的优势种有5种, 包括蝰鱼( Chauliodus sloani)、尾明角灯鱼(Ceratoscopelus warmingii)、条带眶灯鱼(Diaphus brachycephalus)、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和条带多光鱼(Diplophos taenia); 冬季IRI100的优势种群有26种, 其中IRI500的优势种有3种, 分别为典型刺虾(Oplphorus typus)、蝰鱼和太平洋帆乌贼(Histioteuthis pacifica)。秋冬季的IRI 组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个体数计算的中层渔业生物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冬季高于秋季, 但优势度指数是冬季低于秋季。以生物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标中, 冬季中层渔业生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 而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低于秋季。利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 ABC) 方法分析南海中部海域中层渔业生物群落的状况, 结果显示, 秋季中层渔业生物群落处于较大干扰状况, 冬季群落处于中等干扰状况。  相似文献   

16.
乐清湾口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乐清湾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趋势和渔业资源现状,对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种类数、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共鉴定出鱼类49种,隶属于10目26科39属。结果显示,春季物种数较秋季少,春季在瓯江口水域物种明显较少,秋季物种数空间分布大致为东西走向;春季种类重量多样性低于秋季,但尾数多样性高于秋季,鱼类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乐清湾口海域的鱼类种类类型以近岸河口性鱼类为主,且大多为广温、广盐性种类;该海域位于河口,受瓯江径流影响较大;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影响,该海域暖水性种类较多;种类数平面分布特征主要是春季受瓯江径流淡水水团影响,而秋季受交汇水团影响,物种丰富;两季鱼类多样性不同,是因为鱼类个体大小、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3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在九龙江口开展的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聚结构和多样性水平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有游泳动物76种,隶属于16目40科59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1种,蟹类次之,有15种,再次虾类13种,虾蛄4种,头足类3种;鱼类以暖水性、底层和近底层种类为主;优势种春季有6种,秋季有3种,均为重要经济种,游泳动物资源群聚结构良好;春秋季资源密度仅分别为252.3 kg/km2和402.5 kgkm2,属于偏低水平;春季的种类多样性指数略高于秋季,但都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工程建设后东海大桥风电场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底层拖网资料和环境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等级聚类、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该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春、秋季共发现17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隶属5目10科14属,十足目占绝对优势,其比率为76.5%,其中以长臂虾科和梭子蟹科占优,比率分别为29.4%和17.6%。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秋季优势种为安氏白虾和葛氏长臂虾,春、秋季对底栖动物资源量贡献最大的种类不同。春、秋季底栖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1.05、0.47和0.83,多样性指数季节间变异不显著。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序排序(NMDS)表明,东海大桥风电场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可分为春季和秋季2个组群,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2个组群差异极显著(R=0.954,P0.01)。冗余分析(RDA)表明,温度和盐度是影响东海大桥风电场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季节变异主要体现在繁殖群体的季节演替上。东海大桥风电场水域是安氏白虾、葛氏长臂虾和三疣梭子蟹等重要渔业资源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群落结构的变异与底栖动物的繁殖生态习性密切相关,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2年04月、11月,2013年4月、11月,2014年4月先后对连江县黄岐湾海区进行浅海底栖生物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0大门类198种,其中环节动物种类最多,有121种。五个航次都出现的生物种类只有8种。五个航次调查的浅海底栖生物生物量范围为13.503~27.092 g/m2,其中春季为18.142 g/m2,秋季为23.079 g/m2;栖息密度范围为208.3~2 014.7ind/m2,其中春季为1 046.0 ind/m2,秋季为292.5 ind/m2。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生物量优势度在春、秋季交替出现;环节动物生物密度优势度在春、秋季均占据绝对优势。2012—2014年春、秋季优势种类年间变化较大。在五次调查中,只有2013年有采获经济种类,且种类不多,海区第一优势种均为环节动物多毛类。2012年4月和11月、2013年4月和11月及2014年4月黄岐湾浅海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909、3.250、3.780、3.441和4.156,表明调查海区的浅海底栖生物生态环境未受到污染或干扰。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3年春季、1992年秋季和2006年春、秋季在北部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渔业生物的资源状况、渔获种类的组成结构、优势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业生物资源量指数的季节差异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年均值变化不大.重要种类组成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1993年春季和1992年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2006年春季为发光鲷和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秋季为发光鲷、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主要种的种数明显减少,种类也发生变化.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春季和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出现明显下降,而种类丰富度变化不大.重要种类呈现低质化和小型化趋势.文中讨论了北部湾渔业生物量的历史变化、种类更替特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