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实践显示,鸡群的均匀度越高生产性能也就越好,也就是说母鸡从开产到高峰期的时间越短,产蛋率越高,高峰维持时间越长。鸡群的均匀度包括体重均匀度及性成熟均匀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想有良好的性成熟均匀度,就必须要有良好体重均匀度作基础。怎样才能有良好的体重均匀度呢?分群要与调料相结合。在56-126天龄,要把鸡群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来饲养,每栏500羽左右。分群之后,调料一定要合理。在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体重大的鸡少喂料,中等体重的鸡喂正常料量,较轻的鸡多喂一些料,这样的做法,似乎不够科学。因…  相似文献   

2.
按常规,育成后期和产蛋初期,也就是鸡的性开始发育和性成熟初期,对鸡的分群都是以体重为依据。在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鸡的分群以体重为依据,因为这时鸡性器官还没发育,是以发育肌肉和骨骼为主,用体重为依据分群,这也是唯一分群方法。而鸡性器官开始发育或发育到成熟时,鸡性器官发育快的鸡要比发育迟、慢的鸡需要更多的营养成份用于性器官的发育,这时若还按体重分群,就使性器官发育早的快的鸡与发育慢的迟的鸡混养,致使性发育早的鸡采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选择散养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土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在挑选肉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确保100日龄公鸡,120日龄母鸡的上市体重达到105 kg以上。在挑选蛋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小,性成熟早,年产蛋指标达165个以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年来我县养鸡场和专业户对中雏鸡饲养管理的实践,略谈一下怎样管理好中雏鸡。中雏鸡简称中鸡或叫做育成鸡,是指雏鸡从50日龄至140日龄这一生长期所说的。进入中雏鸡时期,首先公母鸡应当分群管理和喂养,以免公鸡和母鸡争食,直接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中雏鸡阶段主要在培育上下功夫,把正在发育中的中雏鸡(小母鸡)培育成有价值的高产母鸡。在饲养上应降低蛋白饲料的喂给量,以控制过早性成熟和过早的产蛋,保证鸡体的正常发育,达到本品种的理想型。幼雏鸡从转入到中雏鸡开始,每十天把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包括植物性,动物性的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6.
中雁是指1月龄以上还没有进入繁殖期的雁。中雁的身体已经长大,体重平均达到2.5~7.0千克。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已逐渐完善。1饲养管理中雁的饲养管理较雏雁粗放一些,场舍条件和日粮配置等方面都可较雏雁降低一些标准。经过雏雁阶段的精心饲养和管理,中雁在消化能力、体质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已增强,这时应进行分群饲养,根据雁的出生日龄、体质的强弱和场地面积的大小,将雁分成大群,每群几十至百只不等,但一定注意:雁的大、小,体质强弱不能差异太大,否则,弱雁会因抢不上食、水而影响生长。体质太弱的雁,要单独饲养,并且在饲料中适量多…  相似文献   

7.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量的高低。1转群准备1.1测定体重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体重,看是否能在以后1~2周,达到该品种上笼时的标准体重。1.2调整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它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它们处在饲料控制的状况下。上笼…  相似文献   

8.
鸡白痢杆菌病是一种经卵传递的病,目前又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只能采取血液经多次数的检查、淘汰阳性种鸡及慢性病鸡等综合性措施,来达到无鸡白痢的种鸡。目前正值孵化季节,种鸡白痢净化关系到孵化出雏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养鸡户的效益,因此,种鸡必须无鸡白痢。1净化日龄笔者经验认为,当160 ̄170日龄鸡群产蛋率达50% ̄60%时,也就是进行人工授精前1 ̄2天为净化鸡白痢最佳时间。而一般常规鸡白痢净化的日龄为,第1次在60 ̄70日龄,第2次在120日龄。这时鸡群还没有大批开产,只是见蛋,多数鸡没有达到性成熟,此时净化不稳定,净化出的阳性种鸡饲养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缩小鸡群内个体间的体重差异,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是基本原则。但对大群鸡而言,逐个称重费力费时,有时生产上也不太实际。因此,对换羽期和性成熟期的白壳蛋鸡,生产上多利用和体重相关度高的易操作的指标来分群。 1 雏鸡换羽期的分群方法 刚出壳的雏鸡全身被覆绒毛,大约从2周龄开始,绒毛逐渐换成幼羽。换羽顺序从尾部开始,最后是头颈部。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换羽速度不同,而且与体重呈强相关。体重大的个体先换,体重小的个体后换。在28~30日龄左右,把那些头颈部还有相当多绒毛的  相似文献   

10.
1 提高青年鸡群均匀度的意义 鸡群均匀度是衡量育成鸡质量的标准之一,它是指在青年鸡群内个体间体重的整齐程度.鸡群均匀度高,说明鸡群发展整齐,性成熟也能同期化,大多数鸡能在相近的日龄开产,开产之后产蛋率上升很快,几乎在二、三周内就能达到产蛋高峰,高峰期产蛋率也高,产蛋全期产蛋较多.  相似文献   

11.
某些因素,包括鸡龄、鸡体的组成和体重以及光照方案,均可影响内用型种鸡的成熟。鸡的性成熟延迟(late bird syndrome,LBS)一词通常用来指不能按预定时期进入产蛋期(达到性成熟)的鸡群,这种鸡群的产蛋高峰不高,群内还可见到许多小母鸡正在脱换其翼羽。有关种用小母鸡性成熟的知识仍很缺乏。然而,我们确实知道,通过管理措施可对成熟过程的进度施加影响。许多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遗传方面的因素均可改变性成熟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3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量的高低。 一、转群准备 1、测定体重: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的体重,看是否能在以后1~2周的饲养下,达到该品种上笼时的标准体重。 2、调整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它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它们处  相似文献   

13.
1日龄。接雏,清点雏数,按强弱雏分群。抽样5%,分别称重,测定出平均初生重。育雏室温度保持在28~30℃。做好开水和开食工作。大批饲养时,可用木条等分成若干小栏,每栏养雏鹅10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佐贺县畜产试验场调查蛋鸡育成期限制饲喂是否对成鸡期生产有影响,以更有效地确立限制饲喂方法。试验将75~150日龄大雏设为对照区,采取不断给饲。用手工方式在77~105日龄鸡群中按标准加料80%,在106~140日龄时按标准加料100%,作为定量给饲区进行不断给饲。同时,把不断给饲区在127~133日龄的7日间设绝食阶段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71~150日龄期间的饲料摄取量,不断给饲区作为100%时,定量给饲区是81.4%,绝食给饲区是90.5%。2、育成期的发育体重,到140日龄时,限制给饲区虽小于对照区体重,但没有差  相似文献   

15.
<正> 1.开产过早目前的商品蛋鸡一般在18~20周龄见蛋,在25~2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若开产太早,蛋重过小,会影响全年的产蛋量。原因:体重较大、光照开始过早,一般春雏开产较早。预防:应在育成期控制体重,尤其是褐壳蛋鸡不可超重,适时增加光照,开始补充光照的时间不能固定,应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发育情况来增加光照,要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防止过早性成熟,15周龄前不得增加光照,一般在17~18周龄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增加0.5~1小时,直到16小时,最长不超过17小时,光照强度要达到15~20勒克斯。措施:由于体重过大而导致开产太早,可以在产蛋率5%~20%时停喂3~5天,但不停水。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蛋重,还可以提高总的产蛋量。2.开产过晚到了开立日龄还没开产。原因:体重达不到标准、开始光照太晚等导致性成熟推迟,正常情况下秋雏开产略晚。预防:加强育成期的管理,当育成期体重过小时要找出原因,增加营养,在体重达到标准时及时增加光照,并且改变饲料,但是若达不到标准,应提高饲料中的粗蛋白和能量水平,增加维生素E,并  相似文献   

16.
一、为保证鸡场均衡生产和资金设备利用的经济合理性、一年间分三批进雏,淘汰三批,以新顶旧,循环周转。 二、必须从正宗父母代场定购1日龄健康商品母雏,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购进其它日龄的青年鸡。 三、实行批次全进全出制度。 四、为防止疫病垂直感染,除严格清洗消毒防疫外,每批新旧鸡出入舍必须有30天以上的隔离时间。 五、防疫程序一般为:1日龄马立克、7日龄新城疫+H120滴鼻,14 日龄新城疫H120油剂苗注射,10、20,30日龄法氏囊加倍饮水,21日龄、90日龄鸡痘刺种,28 日龄新城疫+H52饮水,3…  相似文献   

17.
从育雏期末到性成熟前这段时间(7~20周龄)称育成期.育成鸡是鸡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与鸡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以及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关系极大.育成鸡饲养管理的任务就是培育体质健壮、育成率高、生长发育整齐、体重符合标准的高产鸡群.  相似文献   

18.
(4)分群: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1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2天,根据雏鹅采食情况,第2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育雏阶段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淘汰病雏.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鹌鹑的生活特点鹌鹑为鸟纲鸡形目雉科禽类,是鸡形目中最小的一种。家鹑系从野鹑演变驯化培育而成。目前已成为世界特种经济禽类之一。初生鹌鹑体重只有七克左右。出壳后雏鹁羽毛一千,就能自动饮水,吃食,比雏鸡要活泼,从这时开始至20天是雏鹑生长羽毛、发育较快的阶段。20日龄时体重可达70克左右。成年鹌鹑雄性体重约120克,前胸羽毛  相似文献   

20.
肉鸡的生产能力在飞跃增长,15年前56~60日龄达到的体重,现在47日龄就能达到。因此,种鸡的体重调节必须从三周龄开始。第一、从19周龄到初产的体重要控制在本品种的最佳体重;第二、生长速度与性成熟在时间上要保持一致;第三、初产时要正确掌握各种必须营养物的含量,特别是能量水平。 1.育成期要点:以前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