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俄罗斯小麦蚜虫(RWA,Diuraphis naxia)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一种严重害虫。虽然在其他地方已报道了不同RWA分离种间的毒性有变异,但是在美国北部的RWA分离种间没有证实这种毒性变异。我们的目的是要证实2003年春的观察结果,即假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东南部存在一种新的俄罗斯小麦蚜虫生物型。从局部地区收集的抗性和敏感性品种,用来进行标准的温室幼苗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1985年对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抗蚜性鉴定,主要在乌鲁木齐市老满城试验站进行。这里麦蚜主要是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出现较早,数量较大,为害时间长,麦长管蚜出现较晚,在小麦抽穗后为害穗部。  相似文献   

3.
麦蚜是麦区常发性主要害虫,不但吸食小麦营养,而且传播病毒病,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因小麦生长中后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重要阶段,通常多种蚜虫(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混合发生。我们本着筛选高效、低残留农药,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依据的目的,设置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小麦蚜虫(RWA)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害虫。虽然应用抗虫小麦能很好地防治俄罗斯小麦蚜虫,但是继续利用蚜虫抗性基因的关键是开展遗传鉴定工作。本研究旨在弄清俄罗斯小麦蚜虫抗性基因Dn1、Dn2、Dn4、Dn5、Dn6、Dnx和几个未鉴定Dn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和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5.
麦蚜分布极广,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危害,刺吸小麦汁液,造成严重减产,麦蚜还可传播小麦黄矮病病毒,是小麦的主要害虫。1形态特征1.1麦二叉蚜。成蚜椭圆形或卵圆形,体长1.5~2毫米,无翅雌蚜和有翅雌蚜体均为淡绿色或绿色,腹部中央有一深绿色纵纹,腹管圆筒形,长0.25毫米,触角比体短,有翅雌蚜的前翅中脉分为二叉。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俄罗斯小麦蚜虫(Diuraphis noxia)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I.)的一种重要虫害。一种俄罗斯小麦蚜虫(RWA)生物型(暂时定名为Biotype 2)对目前推广的RWA抗性品种具有致病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种质系对生物Ⅱ型RWA的抗性;所用的种质系以前被证实对北美RWA原始生物型(暂时定名为Biotype1)有抗性。在标准的幼苗筛选试验中用生物Ⅱ型RWA来评价了761个种质系。  相似文献   

7.
邱敦莲 《作物育种信息》2006,(8):F0004-F0004
俄罗斯麦蚜是美国西部旱地地区大麦的毁灭性虫害,植株受RWA为害后的症状包括叶片卷曲,出现纵向白色斑和紫色失绿症以及植株匍匐生长。敏感植株受到为害以后其新叶不卷曲,穗成畸形,籽粒产量下降。在卷叶内摄食的蚜虫不能被接触性农药杀灭。要杀灭这种蚜虫必须使用多种内吸性农药,而采用多种内吸性农药的成本较高而且对环境有害。  相似文献   

8.
前言麦蚜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在北京郊区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为主。它的为害多集于小穗柄,以口针夺取养分,使麦粒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它虽然也害叶,其严重性远不如三种锈病。三种锈病多  相似文献   

9.
麦蚜是小麦上常年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一类害虫。尽管麦蚜常年发生危害,但农民在对它的防治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如何防治麦蚜更科学呢?建议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关于开始防治的适期经大量研究发现,一般年份麦蚜开始防治适期(百株蚜量上升到500头时),都在小麦谢花后(灌浆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抗蚜品种田间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穗蚜是麦蚜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穗平均蚜量的多寡却不能反映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通过5年的研究,发现小麦千粒重的损失率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小麦的抗蚜水平,可作为抗蚜育种的一个抗性指标,其技术稳定可靠,适用于一般育种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正>麦类黄矮病主要发生在大麦、小麦及燕麦上,在我国则以小麦上的为害较显著,故称小麦黄矮病。是由麦蚜(主要是麦二叉蚜)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轻发生年份小麦产量损失率为3%~5%,中度流行年份损失率为20%~30%,大流行年份损失率30%~50%,个别病重田块的损失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据悉,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小麦介导的RNA干扰(RNAi)方法获得抗蚜虫小麦,相关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蚜虫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小麦蚜虫危害面积可达2.5亿亩,造成减产15%~30%,严重时可高达50%。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使麦蚜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显著增强,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穗蚜俗称腻虫、蜜虫,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小麦穗蚜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小麦穗蚜主要在灌浆期危害穗部,造成穗粒数减少、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受蚜虫危害的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发生特点小麦蚜虫在北方地区以麦长管和麦二叉蚜危害为主。5月上旬小麦抽穗后,小麦蚜虫繁殖速度加快,一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蚜虫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生产中一类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农药防治小麦蚜虫,但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麦蚜对多种类型的杀虫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对麦蚜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以及治理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Diruaphis roxia(Mordvilko)引起的俄麦蚜(RWA)侵染降低了大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致使某些地方的种植者停止种植大麦。不存在适应北美气候条件的抗RWA的大麦品种。通过回交将种质品系STARS 9301B中的抗性转育到适应种质中。本研究旨在测定  相似文献   

16.
梁仕红 《耕作与栽培》2010,(4):F0003-F0003,63
小麦是兴义市下午屯街道办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00hm^2左右,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氮肥施用量和小麦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主要病虫有小麦白粉病、锈病和麦蚜,尤以小麦白粉病、麦蚜发生面积广,危害重。  相似文献   

17.
王莉 《种业导刊》2013,(3):30-30
1形态特征麦蚜虫体很小,体色浅绿、绿色至深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无翅型孤雌蚜生活。在营养不良、环境恶化或群体密度大时,则产生有翅型迁飞扩散。2发生规律麦蚜一般一年发生10~20代。麦二叉蚜以卵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孵化,进行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蚜迁飞转移。气温升高后,一个孤雌蚜一天可生2~8头若蚜,最多20多头,4~10d可完成一代。小麦收获后,在田边杂草上和土缝内过夏,秋播麦苗出土后,又转到麦苗上繁殖危害,秋末产生有性蚜交配产卵在麦根部越冬。麦二叉蚜耐寒力强,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病虫新种质宝8865-1宝8865-1是宝鸡市农科所旱麦室1988年杂交培育的一个新种质。其特点是抗旱性强,抗寒,抗春霜,对条锈病免疫,高抗白粉病,抗麦蚜,品质好,高产、稳产,适宜渭北旱地种植。亲本长武131×宝284。母本完全体现了渭北小麦生...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小麦品种选育因多注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对麦蚜的危害很少重视,形成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多不抗蚜。而近年来麦蚜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发利用品种抗蚜性,克服化学防治带来的不良副作用,我们自1986年起在河南省周口等地开展了冬小麦品种(系)抗蚜兼抗白粉病的田间鉴定,现将三年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因防治时期不准确、用药量大、防治次数频繁而增加生产成本。通过播前拌种有效地防治后期蚜虫,是防治方法上的新探索。目前在黄淮麦区拌种药剂多种多样,为了检验锐胜拌种防治麦蚜的效果,同时进一步核实一拌无蚜类产品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