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但现状处理水平低下。基于国内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村镇生活垃圾的可处理特征,结合对国内外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综述,重点探讨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选择。以不同物流(组织)模式下的环境、资源和经济效应比较为依据,认为按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的面积密度为划分指标,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分别适合采用"全集中"和"村镇县协同"的处理物流模式。"村镇县协同"模式是协调人口(垃圾产生)低密度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其实施的适宜技术路线为:收集人员分类,可降解与渣土组分分别就地生物处理和(简易)填埋,其他组分由县以上政区有关部门集中处理,且无需"日产日清"。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典型地区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成都市典型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特性进行调查采样、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地处平原的万春镇与地处丘陵山区的万兴乡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分别为0.340、0.194 kg/(人·d),低于城市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生活垃圾组分以厨余类为主,分别占39.34%和82.49%,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位置有关.不同地区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生物降解度、热值也有差异,这主要是垃圾成分的差异所致.根据垃圾特性,可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组合方式进行处理.基于对村民的问卷调查,推荐采用先就地消纳再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南通6县(市)农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垃圾的产生特征分析垃圾的去向及处理方式,提出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结果表明,南通市农民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支持和参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平均产生量为0.69kg/(人.d),乡镇垃圾产生量[y,kg/(人.d)]与经济发展水平(x,乡镇年生产总值,单位:百万元)呈y=0.191 4 lnx-0.462 4的关系。生活垃圾组成以可堆肥有机物和能就地填埋的无害无机物为主;根据不同组分,垃圾去向可为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方式的组合,应采用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组合模式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高意  马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89-1739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村镇生活垃圾对水体、大气、生态景观及人体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以黄土高原地区隆坊镇为例,分析了村镇生活垃圾的来源、产生量、危害及处理现状和问题,选择了适合该乡镇的垃圾处理技术,最后将镇域和村域单元相结合,总结了新农村与非新农村同镇区垃圾处理相结合的合理处理方式,达到村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华北平原上的曲周县王庄村为研究对象,在对村民进行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组成及农业活动旺季垃圾的变化趋势,并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典型示范.结果表明,村民对垃圾污染问题较为关注,并希望能回收利用,但主动改善性不强;王庄村生活垃圾成分较为简单,主要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塑料垃圾及有害垃圾4大类,产生量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塑料垃圾,其中有机垃圾占主要部分,达到56.76%;农户种植生产活动对有机垃圾和有害垃圾的产生有显著影响,无机垃圾产生量则主要与农户的燃料结构变化有关.通过对垃圾分类试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北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地区适宜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并实施村委会-保洁员-农户三方的监督机制和适当奖惩措施,垃圾处理方式开始宜采取卫生填埋兼以废品回收的无害化模式,并逐渐过渡到分类利用的资源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有机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置已成为热门议题。以典型旅游型村庄——浙江省桐庐县阳山畈村为例,通过实地问卷及采样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村废弃物产生特征、居民资源化利用意愿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处置策略。结果表明:1阳山畈村的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0.29 kg·人-1·d-1,其中有机废弃物为0.15 kg·人-1·d-1,约占总量52.5%;村农业有机废弃物主要是黑木耳菌棒,产生量约为180 t·a-1。2当具备垃圾分类设施时,大多数村民愿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且有94.6%的人愿意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生的有机肥,47.6%的人愿意承担资源化设施的部分运行费用。3提出了源头分类-就地处置的资源化管理策略,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易降解成分及农业有机废弃物。预计该模式实施后可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就地处理实践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海南省琼海市某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行新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示范丁程,结合入户调查村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了海南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并探讨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以实际居住人口计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率约为0.227 kg·capita~(-1)·d~(-1);其物理组分以易腐垃圾为主,占总量的40.4%±6.3%;惰性垃圾占总量的30.8%±6.2%;有毒有害生活垃圾量极少,占总量的0.1%.示范运行结果表明,以混合收集,人工分拣,可堆肥垃圾就地堆肥、惰性垃圾集中处置为特征的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减量率达到50%左右,无害化率达到100%,堆肥产品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具有技术可行性.示范工程的运行成本为304.5元·t~(-1),其中,收集239元·t~(-1),分拣和堆肥65.5元·t~(-1).按户籍人口计,年人均18.7元,仅为村民年纯收入的0.4%;示范工程运行得到村民的支持与欢迎,村民对垃圾收集处理付费支付意愿高达95%,表明实行村民付费解决长期运行费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重庆江津区慈云镇凉河村、蔡家镇鸳鸯村、龙华镇燕坝村和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4个典型村庄的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结果表明,4个村庄的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分别为0.217±0.124,0.226±0.168,0.286±0.203和0.282±0.123kg,且不同月份间差异较大.垃圾组分中,厨余垃圾所占的比例在45%~55%之间,包装纸和塑料包装袋类所占比例分别在9.5%~17.0%和8.22%~20.0%之间,其他成分比例相对较低.根据村镇交通条件、距县级及以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距离、居民点的分散程度,提出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宜采取户分类后再城乡一体化、连片村镇集中式和分散式处理等3种收集处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集中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分类回收能够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国际比较,构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三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多段进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农村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农村污水的水质特点,基于UCT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了多点分段进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以提高工艺,提高氮磷去除效率。为相关应用提供了支撑。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城郊农村污水为对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进水方式对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两段和三段进水对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除污染效果更好,最佳污染去除率在三段进水条件下达到,此时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3%~97%、82.9%~86.2%和86%~91%,比单点进水和两段进水分别高15%和8%、13%和6%、13%和5%。结论采取多段进水运行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的高新技术。2010年江川农场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城主要的臭气源是进水和污泥处理部分,即进水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以及最终贮泥池等工序。国内外治理臭气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焚烧、化学氧化和催化燃烧等,然而这些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存在设备复杂、工艺过程繁琐、能耗高、二次污染后再生困难等问题。生物法具有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恶臭污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化法、生物法及膜分离法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为过滤、生物滤池、人工湿地、膜分离等,其中膜分离、人工湿地等技术处理效果较好。对于不同性质的尾水,应注意选择相应的深度处理技术或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运行温度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74-275,280
通过考察宁夏某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以及运行温度对CODCr、BOD5、NH3-N、SS等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索水温变化对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污水的处理温度降幅不是太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土壤处理对南美斑潜蝇蛹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8.46%的南美斑潜蝇老熟幼虫在0~2cm土壤表层化蛹;土壤深翻(〉15cm)、水分调节(蛹体浸水和过饱和灌水)、辛硫磷毒土处理可有效控制南美斑潜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对某猪场母猪厌食症的治疗,分析了母猪产后厌食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母猪厌食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