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芒果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方法]芒果样品处理后,用水提取,用Kromasil NH2柱分离,以乙腈-水(85∶15,V/V)为流动相,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3.0 g/L、0.5~5.0 g/L、0.5~5.0 g/L,在线性范围内各种糖的含量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糖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5%~102.8%。用该试验方法测得芒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为2.57%、0.53%、1.86%。[结论]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芒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HPLC-ELSD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与重现性好且操作简单等优点,为芒果中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淑慧  侯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81-8984
[目的]研究喷施蔗糖对蓝莓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的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0%)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5月初~7月中旬;粉蓝:5月底~8月中旬),2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2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叶片喷施0.5%浓度的蔗糖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分积累机制,为菠萝蜜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菠萝蜜种质(12E、148-4、12As、12Cs)为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结果]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其中蔗糖占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例为43.47%~76.81%;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之间以及蔗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未成熟果实中,果肉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的比值较低,最高仅为0.6899,当果实完全成熟后,比值接近1.0000。[结论]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逐渐积累,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成熟果实中的果糖与葡糖糖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大蒜中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热水提取后,使用Kromasil NH2(250mm×4.6 mm,5μm)柱分离,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0.075~5、0.05~5 g/L;检出限分别为1.9、2.4、1.8μg/L;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97.6%、98.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1.41%、1.2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果蔬两用型作物之一。建立快速、无损检测甜玉米糖分含量的方法,对于甜玉米品质育种工作中的材料鉴定、筛选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了104份糖分含量变幅较大的甜玉米材料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酶法测量的化学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以及不同光谱处理和数学处理相结合,对全光谱波段进行了化学计量学的分析统计,构建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用外部验证样品集进行验证,对所建模型的实际预测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最优光谱处理方式葡萄糖为加权多元散射校正,果糖和蔗糖的为标准正常化加去散射处理;最优的导数处理葡萄糖为2阶导数,果糖和蔗糖的为1阶和3阶导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定标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645、0.820,交叉验证标准偏差分别为0.321、0.275、1.508;外部验证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593、0.780、0.891,表明所建立的果糖和蔗糖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可应用于甜玉米种质资源筛选,而葡萄糖模型的预测性较差,需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6.
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糖分组成和含量变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穗各部位组织中的糖分组成和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组织中的糖分组成和含量是不同的。花梗和果柄维管束中主要含有蔗糖,而果实的其他部位中则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在核桃期含量最低,至果实成熟期含量达到最高。在果皮细胞和果实维管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高,果胶质和隔壁中含糖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种蜜样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以洋槐蜜的果糖含量最高,为46.60%,油菜蜜中的果糖含量最低,为30.68%;以柳树蜜中的葡萄糖最高,为43.16%,Acacia蜜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为11.94%;以葵花蜜中的麦芽糖最高,为3.44%,柳树蜜中的麦芽糖最低,为1.55%;龙眼蜜中的蔗糖最高,为2.86%,Acacia蜜中的蔗糖最低,为0。  相似文献   

8.
苦荞种子中葡萄糖含量变异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苦荞种子中葡萄糖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籽粒的葡萄糖含量。[结果]35份苦荞资源的葡萄糖含量变化幅度为0.0556%~0.8402%,平均值为0.3217%;不同产地苦荞的葡萄糖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威宁的苦荞种子T324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原产贵州威宁苦荞种子T398最低。[结论]为明确葡萄糖含量在不同苦荞资源间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降低椰枣愈伤组织褐化率和提高体胚发生率,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糖处理对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影响,为优化培养基配方提供依据。【方法】以椰枣组织培养物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糖处理(蔗糖、蔗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的组织培养试验,统计椰枣愈伤组织褐化率及体胚发生率,测定不同糖处理下愈伤组织、体胚和不定芽的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综合分析不同糖处理对椰枣组织培养物影响的差异。【结果】在蔗糖培养基中增加果糖,体胚和不定芽的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下降,愈伤组织和体胚的果糖含量及愈伤组织的淀粉含量上升,愈伤组织褐化率升高。在蔗糖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不定芽蔗糖含量和愈伤组织果糖含量降低,愈伤、体胚和不定芽的淀粉含量上升,愈伤和体胚的葡萄糖含量上升,体胚发生率升高。愈伤组织和体胚的淀粉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定芽的淀粉和果糖含量(P<0.05,下同),愈伤组织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体胚和不定芽,体胚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定芽,不定芽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愈伤组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率与愈伤组织果糖含量、不定芽果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体胚发生率与体胚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体胚发生率与体胚蔗糖含量、愈伤组织褐化率与愈伤组织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体胚发生率与体胚蔗糖含量、愈伤组织葡萄糖含量、体胚葡萄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与体胚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椰枣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培养过程中减少果糖的用量,在体胚发生培养时增加葡萄糖的用量,可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提高体胚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开发枣资源,以永城长红、保德油枣、滕州躺枣、上海白浦、中宁小圆枣、晋矮1号、中阳木枣、襄汾木枣、北碚小枣、宣城圆枣、薄皮枣、义乌大枣12个枣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果实糖含量及其组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同及其比例不同,供试12个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变化范围在55.53%~85.66%,葡萄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0.19%~30.19%,果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2.95%~27.12%,蔗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5.73%~66.87%;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在1∶2.40~1∶8.86,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比例在1∶1.28~1∶3.92,蔗糖和可溶性总糖比例在1∶1.34~1∶4.59。北碚小枣、上海白浦、保德油枣、宣城圆枣是还原糖累积型,晋矮1号和中阳木枣是中间类型,滕州躺枣、永城长红、薄皮枣、中宁小圆枣、襄汾木枣、义乌大枣是蔗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11.
冯婧媛  罗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88-8589
[目的]探索掺果葡糖浆蜂蜜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在对广泛收集的纯净蜂蜜样品主要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蜂蜜中水分、还原糖、蔗糖和淀粉酶值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添加不同比例果葡糖浆的蜂蜜进行检测,验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蜂蜜掺果葡糖浆的预测效果。[结果]蜂蜜中水分、还原糖、蔗糖、淀粉酶值、酸度、羟甲基糠醛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基于淀粉酶值所建的蜂蜜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均方根误差小,可用于对蜂蜜是否掺果葡糖浆进行鉴别。[结论]基于淀粉酶值所建的蜂蜜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可快速检测蜂蜜是否掺果葡糖浆。  相似文献   

12.
张树堂  段玉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54-10656
[目的]研究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糖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考察了采收成熟度对烟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主要糖分含量的影响及糖分含量与烟叶感官品质的关系,设置了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试验表明,4种水溶性糖分中,以葡萄糖所占比例最大,为33% ~40%;果糖次之,占32% ~ 38%;蔗糖较低,占20% ~ 27%;麦芽糖最低,占5%~8%;口感及评吸总分与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以下部叶移栽后(70±3)d,中部叶移栽后(90±4)d,上部叶移栽后(125±5)d采收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品质较好.[结论]研究可为烤烟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采收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鉴定蜂蜜掺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LC-IRMS)技术在蜂蜜掺假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LC-IRMS法检测随机抽样的62个蜂蜜样品,对蜂蜜中果糖(Fru)、葡萄糖(Glu)、二糖和三糖δ~(13)C值进行测定。[结果]由于真实蜂蜜中果糖、葡萄糖、二糖和三糖的δ~(13)C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小于2.1‰,果糖、葡萄糖的δ~(13)C差值(δ~(13)CFru-δ~(13)CGlu)为-1‰~1‰,且不得含有寡糖,所以该次检测样品中有48.38%的蜂蜜不合格,掺假掺杂以添加C-3植物源转化产物和淀粉糖浆为主,应加强对这类掺假的监控管理。[结论]LC-IRMS实现了蜂蜜中各种糖组分如果糖、葡萄糖、二糖和三糖等δ~(13)C的分离与分析,可进行添加了C-3糖浆的掺假鉴定,大大提高了蜂蜜掺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冰  李慧敏  刘秀华  李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64-13565,13569
[目的]准确测定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成及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低温挤压膨化脱胚玉米辅料啤酒麦汁中的可发酵糖组成及含量。[结果]麦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三糖的含量分别是3.8、7.4、4.2、53.8和10.6 g/L。5种糖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7 6~0.990 7,相对标准偏差为1.27%~3.26%,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测定脱胚玉米辅料啤酒麦汁中可发酵糖的组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重要保障是采取配套的高产增效的技术措施,其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等会对蔬菜的生长造成影响,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37-10238,10329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夜温15℃为对照,设夜温6℃(18:00—6:00)为处理,处理7d后测定番茄叶片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和淀粉的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蔗糖、总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论]夜间低温导致番茄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澳洲坚果蜂蜜质量,为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蜂蜜为原料,采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澳洲坚果蜂蜜感官要求、微生物限量、理化指标,并评判其各项指标是否达标。[结果]试验得出,澳洲坚果蜂蜜呈现浅琥珀色,有蜜源植物花的气味,滋味甜润,常温下呈黏稠流体状;菌落980 CFU/g,大肠杆菌0.3 MPN/g,霉菌15 CFU/g,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测出;水分含量20.60%,果糖、葡萄糖含量75.00%,蔗糖含量2.40%,酸度19.10 m L/kg,羟甲基糠醛含量4.60mg/kg,钠含量74.00 mg/kg,蛋白质含量3.97 g/kg,脂肪含量1.00 g/kg。[结论]澳洲坚果蜂蜜感官要求、微生物限量、理化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非常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定量地研究了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蜂蜜等4种补充营养物对柑橘凤蝶卵成熟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充蔗糖、果糖和蜂蜜水的雌虫孕成熟卵量都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其中补充蔗糖的雌虫孕成熟卵量最高;(2)不同的补充营养物对雌虫孕亚成熟卵量和未成熟卵量的影响不显著;(3)饲喂蔗糖、果糖和蜂蜜的雄虫寿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果糖的雄虫寿命最长;(4)饲喂添加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蜂蜜水的雄虫寿命比仅饲喂蜂蜜水的雄虫短,当NaCl溶液浓度为0.001 mol/L,0.1 mol/L和 1 mol/L 时,雄虫寿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饲喂0.001 mol/L NaCl溶液的雄虫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