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以芽繁芽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广西铁皮石斛良种选育及种苗繁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广西桂平种、容县种和西林种3种野生铁皮石斛后代材料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壮苗生根培养,探讨不同消毒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培养等过程的影响。【结果】3种材料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min,污染率仅10.0%-20.0%;桂平种丛生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丛生芽诱导率7.8%;容县种和西林种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丛生芽诱导率分别为23.1%和30.8%。3种材料丛生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平均增殖倍数为3~5倍;壮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5mg/LNAA+0.2mg/LIBA+10%香蕉泥,生根率在95.0%以上;以松树皮为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在90.0%以上。【结论】以桂平种、容县种和西林种3种野生铁皮石斛后代材料茎段为外植体均可建立以芽繁芽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在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中增加继代次数,可提高铁皮石斛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2.
华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9-12060,12064
采用1/2MS培养基,以蝴蝶兰果荚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的研究.对蝴蝶兰快速繁殖各阶段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果荚,培养基的最适pH为5.8;各阶段最佳培养基浓度,诱导原球为1/2MS+ 2.0 mg/L 6-BA+ 0.5 mg/L NAA,原球茎增殖为1/2MS+3.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原球茎分化为1/2MS+ 1.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生根为1/2MS+ 0.6mg/L IBA.此外,培养基中还需加入10%的香蕉泥上清液、蔗糖2%、琼脂0.8%、活性炭2.0 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优化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为保护红芽大戟的野生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分别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继代增殖和诱导生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S+1.5 mg/L6-BA+0.2 mg/L IAA+0.2 mg/L NAA+0.3 g/L活性炭有利于丛生芽继代增殖;1/2MS+0.75 mg/L IBA+0.2 mg/L PP333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苗移栽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上,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4.
桑树芽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栽培桑树4个品种的芽组织进行诱导培养,品种伦敦540形成分化的能力最强,在MS附加BA0.5mg/L,IAA0.2mg/L培养基上,其诱导率可达70%左右。分化的丛生苗及单苗在25天后被及时转移到MS附加BAW0.1mg/L继代培养基上,切割的不定芽在MS培养基附加BA0.1mg/OL,NAA0.2mg/L,蔗糖2%的琼脂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长成完善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5.
景观树种红翅槭组织培养中的不定芽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红翅槭不定芽诱导培养体系,为红翅槭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在红翅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有利于红翅槭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高达62.36%,且每个愈伤组织形成芽数较多,不同激素水平对红翅槭不定芽诱导影响不同,各激素对红翅槭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IAA﹥6-BA﹥KT;通过对不定芽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正交试验结果可知,红翅槭不定芽诱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组合为A2B1C1,即MS+IAA 0.2 mg/L+KT 0.1 mg/L+6-BA 1.5 mg/L。建立了红翅槭不定芽诱导率与激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雷公藤绿色嫩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优良无性系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雷公藤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影响显著,最优诱导培养基为MS+IAA 0.2 m.gL-1+KT 0.5 m.gL-1+6-BA 1.5 m.gL-1;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雷公藤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影响极显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KT 0.1 m.gL-1+6-BA 1.0 m.gL-1;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生根培养的影响不显著,生根培养适合的培养基为1/2MS+NAA 2.0 m.gL-1+KT 0.1 m.gL-1。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为蔓生落叶植物,是著名的中药材。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肾炎、麻风反应、白血病、肿瘤以及多种皮肤病等。长期以来人们利用雷公藤主要是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树莓休眠芽为外植体,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树莓初代培养基为MS+6-BA0.6毫克/升、继代培养基为MS+6-BA0.4毫克/升+IBA0.08毫克/升+GA30.6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毫克/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摸索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9.
以侧芽为外植体,对垂花蕙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2%乙醇、0.1%升汞和15%次氯酸钠对侧芽进行3次消毒,存活率高达56%,尤其是在春季外植体消毒效果佳;在丛生芽诱导的过程中,6-BA浓度为4.0 mg · L -1时,丛芽诱导率可达100%且丛芽分化较多;在丛生芽增殖过程中,6-BA是影响垂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重要因素,6-BA 4.0 mg · L -1处理增殖系数为3.4,丛生芽较健壮,适合丛生芽增殖;培养基1/2MS+NAA2.0 mg · L -1+香蕉泥50 g · L -1+AC1 g · L -1生根壮苗效果较好;苔藓是垂花蕙兰试管苗移栽较好的基质。  相似文献   

10.
香石竹组织培养丛生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 yllus)组织培养丛生芽分化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顶芽为外植体,在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在培养基MS十6-BA 2mg/L NAA0.2mg/L上培养的丛芽分化率最高,达到87.5%。将顶芽、带腋芽的茎节、不带茎节的茎段分别接种在同一培养基MS十NAA0.1mg/L十6-BA1.0mg/L上培养,顶芽分化的芽数最多。同时,光照12h/d对香石竹丛芽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苗圃及种植基地的雷公藤植株叶片形态的基础上,对叶片的长、宽、长宽比、叶面积、叶脉数、叶柄长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泰宁产的雷公藤可分为小叶型、大叶型、大叶浓密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浸提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在3个光强下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并对其发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植株的化感物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效应,在无光照条件下各处理对发芽指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半光照和全光照,同时其鲜叶可作为白菜催芽促长的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13.
泰宁雷公藤根系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泰宁县3种雷公藤林分的雷公藤根系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林分比5年生林分的根系含水率低;野生林分根系生物量远小于人工林林分,前者总根量仅达到430.019 kg.hm-2,而后两者则分别达到1073.070和1937.669 kg.hm-2;不同类型林分的根系生物量在各径级中分配的共同规律:粗根>中根>细根,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0-10 cm的土层中,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达总量的40%以上,随后逐层减少;在30-40 cm的土层中,根量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了,而>40 cm的土层,几乎没有根系,根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前3层(0-30 cm)。  相似文献   

14.
叶面积是树冠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估算植物特征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的测量和计算,拟合了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方程,检验了叶面积测算经验公式,测算了叶相关系数,为生产实践中雷公藤叶面积的测算找到了简便、快捷、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和野生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萝卜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生境的改变对雷公藤化感物质的表达可能有重大影响,野生雷公藤水浸液大多对萝卜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人工栽培雷公藤水浸液大多对萝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根和鲜叶水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为强烈,因此在雷公藤田间栽培推广中应慎重与萝卜间作、轮作或者混交。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栽培及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在医药和生物农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中药雷公藤的植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简述,报道雷公藤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药用栽培以及生物农药开发等方面的国内研究进展,综述雷公藤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及采收等方面的现状,并对雷公藤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无性系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苗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分别呈勺形、倒双峰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达到峰值,随后反而降低,光补偿点为1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叶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叶内湿度、胞内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初选获得编号为17、13、16、10、11、4、6共7个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埋法构建了雷公藤细胞固定化培养体系,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合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经历了缓慢、指数及稳定3个生长阶段;固定化细胞培养液总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pH值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细胞活力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呈现"V"字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先上升而后缓慢下降;雷公藤甲素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同增效应,细胞内外的甲素含量都在培养的第15天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超级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枝长度采用-x+3δ的选择标准,相应地径采用x-+2δ的选择标准,确定江坑苗圃雷公藤超级苗的最低主枝长度为46 cm,最低地径为0.37 cm,共选出超级苗79株,平均主枝长度为78.72 cm,平均胸径为0.53 cm;红地苗圃雷公藤超级苗的最低长度为31 cm,最低地径为0.34 cm,共选出超级苗74株,平均主枝长度为48.55 cm,平均胸径为0.50 cm;长兴苗圃雷公藤超级苗的最低主枝长度为25 cm,最低地径为0.33 cm,共选出超级苗53株,平均主枝长度为42.06 cm,平均胸径为0.46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