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蛋鸭的饲养分为圈养和放牧两种形式。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加上水域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在城镇郊区的养鸭多以圈养为主,农村小规模饲养多以放牧为主。对绍兴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眭能的测定可知,14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190~200日龄时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高峰期可持续到450日龄以上,以后逐渐下降,因此,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谈圈养鸭     
农村群鸭由放养改为圈养,是发展禽蛋生产的一条新路。圈养鸭好处多:一是利用天然江河、溪塘、水库边空地盖圈,不占耕地;二是实行科学圈养技术措施,全年高产稳产,即使寒冬盛夏季节,产蛋率仍在85%以上;三是商品蛋多,经济效益高。圈养1000只蛋鸭,一年可提供商品蛋3万多斤,  相似文献   

3.
绍鸭是我国优秀的蛋用型鸭种之一。为了发挥其良好的产蛋性能,培育好雏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由于放牧育雏鸭条件受到限制,育雏由放牧为主转变成圈养为主,圈养育雏技术被养鸭场和专业户所重视。笔者就饲养实践中的体会,对育雏中  相似文献   

4.
本县南城种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2700只,其中母鸭2350只,完全采用封闭式圈养,平均每只占地0.8m2(包括运动场,产蛋室及小型戏水池的面积)。在产蛋期间,母鸭发生以产蛋困难为主症的输卵管炎疾病,笔者采用中药生化汤及抗菌素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16床症状及解剖病变种鸭群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的一个月期间内发生357只母鸭产蛋困难,占母鸭总数的15.2%;死亡68只,占病鸭数的19.2%。凡是难产鸭精神萎顿,不爱运动、不下水,独蹲一隅,驱赶时走动也非常艰难,不食不喝,体温一般正常,个别鸭有体温偏高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县南城种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2700只,其中母鸭2350只,完全采用封闭式圈养,平均每只占地0.sin'(包括运动场,产蛋室及小型戏水池)。该批种鸭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期间,产蛋母鸭友生以产蛋困难为主症的输卵管炎疾病,采用中药生化汤及抗菌素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种鸭群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的一个月期间发生357只母鸭产蛋困难,占母鸭总数的15.2%;死亡68只,占病鸭数的19.2%。凡是难产鸭精神萎顿,不爱运动、不下水,靠墙边屋角,独蹲一隅,驱赶时走动也非常艰难,不吃食,不喝水,体温一…  相似文献   

6.
本县南城种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2700只,其中母鸭2350只,完全采用封闭试圈养,平均每只占地0.8m~2(包括运动场,产蛋室及小型戏水池的面积)。该批种鸭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期间,产蛋母鸭发生以产蛋困难为主症的输卵管炎疾病,课题组采用中药生化汤及抗菌素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种鸭群从25周龄开始产蛋到29周龄的一个月期间内发生357只母鸭产蛋困难,占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农场职工张忠圈养蛋鸭致富,1987年饲养蛋鸭1570只,年产蛋28650公斤,获纯利35000元。有以下几点做法和经验。一、虚心取经,改牧养为圈养自1985年开始养鸭,采用传统办法养300多只母鸭,管理烦锁,劳动强度大,早出晚归,碰上刮风下雨天气更成问题,农牧之间有矛盾,鸭群还要损害农作物,加之成本高,经济效益低。1986年冬,获悉本省惠阳地区采用颗粒饲料养蛋鸭的信息,便先后两次前往取经,他在水利渠堤利用0.5亩作鸭舍和鸭休息场所,又利用渠道5亩水域用旧鱼网把蛋鸭圈养起来。1987年,还两次请本省东莞市养鸭师傅前来传授技术。经过养鸭实践,圈养比牧养蛋鸭产蛋率提高10%以上,并且蛋大而重。且劳动效率提高,两人圈养几千只蛋鸭比牧养几百只还容易得多,又避免鸭群间疫病的传播和鸭只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三门县头岙乡某村专业户徐亦南1986年饲养蛋鸭1550羽,选择阳近海涂为放牧场地,平时喂适宜的配合饲料,冬季实行圈养喂以全价饲料,使鸭群长期保持稳产高产,最高产蛋率达98%,最低达80%,年平均每只盈利15元。在11个专业户中,年平均每只蕴利最低一户也达11元。其海涂牧鸭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选择好放牧场地 海涂放牧时间按潮汛进行,退潮时可放牧,放牧路线要平坦,选择离栏舍近,活食多、面积广的滩涂进行放牧,这样使鸭群每天能吃到多量的活食。 二、牧场附近要有淡水池 鸭在滩涂中觅食,由于海水咸,鸭易发生口渴而停食,要根据天气炎热程度掌握放牧时间,一次放牧时间一般为2~3小时,春秋季及阴雨天可适当延长。夏季放牧不宜长,要及时将鸭群赶到淡水池游弋、饮水。淡水池最好选择在牧场附近,以免路远耗能大,影响产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农林生产体制的改革,牧地受到限制,蛋鸭圈养数量不断增多。蛋鸭圈养可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500~1000只,圈养鸭群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同时蛋鸭圈养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鱼池、水库等水面圈养鸭群,便可综合利用,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使鸭、鱼、蛋同获丰收。但是蛋鸭圈养和放牧的情况不同,饲料和饲养条件都由人为提供,一旦饲养不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要把圈养蛋鸭养好,必须掌握科学圈养技术,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产蛋的需要,才能提高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鸭群的放牧     
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养鸭时,鸭群的放牧是很重要的。鸭群放牧得好不好,对鸭的生长和产蛋有很大的影响,并与养鸭的成本有直接关系。鸭群放牧的好处是:  相似文献   

11.
饲料费的支出约占蛋鸭饲养生产成本的50%~60%,提高饲料用率是降低养鸭生产成本,提高养鸭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笔者针对目前农户饲养蛋鸭生产中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措施供参考。1改进饲养方法目前,农村不少养鸭户还采用白天放牧,晚上加喂稻谷的传统落后方法。这种方法除在春播前和收割晚稻后两个食源最充足的产蛋高峰季节,鸭群以自由采食农田、河汊的虫、卵、鱼、虾和残留的稻谷之类,饲料报酬较采用配合饲料常年圈养高外,其余时间则由于蛋鸭活动量大,维持正常产蛋需要的养分需要量多,全年平均耗用的粮食数量较圈养耗…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在广东省云浮市一养鸭场5群产蛋种鸭群出现罗纹蛋现象,占全场存栏产蛋鸭群的41.7%。笔者前往大坪场调研并进行实验室检查,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种鸭场内5群种鸭产罗纹蛋,占全场存栏产  相似文献   

13.
果园养鸭,种养结合,可以使果树和鸭子互利共生,降低种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放养、食性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鸭品种。 (二)放养时间 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可分为以放养为主和以圈养为主。最适放养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为4月中旬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毛虫和地表的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在果园内放养。 …  相似文献   

14.
温州养蛋鸭历来群养,随船游牧,鸭的活动时间长,热能消耗大,故影响产蛋,经济效益不高。自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为提高劳动效率和养鸭的经济效益,开始改放养为圈养。苏云尧、苏云龙俩兄弟(下称两苏),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蛋鸭圈养好处多。  相似文献   

15.
樱桃谷种母鸭一般在2-7月、9-10月有大小二期产蛋旺季,我区采用圈养与放养结合的饲养方式,在人为一系列湖区饲养管理技术控制下.可以维持较高产蛋率,平均达85%以上,蛋料比为1:2.42,且受精率也在94%以上,通过试验比较,采用圈养与放养结合比单纯合养每个受精蛋可降低成本0.20元左右。可是,樱桃谷种母鸭在冬季有明显的“驼峰”产蛋曲线,除少数母鸭产蛋外,大多数都是休产,为第二年春上一茬蛋作准备.沉积营养.安度严冬;而春季前后,市场活鸭、烤鸭的需求量增大,活肉鸭的供应因种母鸭体产而不足,为弥补市场的淡季供货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鸭是水禽,喜在水中寻食、嬉戏和求偶配种。但是,随着规模养鸭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地都采取了蛋鸭禁止江河放养措施,圈养蛋鸭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圈养蛋鸭的产蛋性能。1鸭舍建设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4~20℃,最低不  相似文献   

17.
母鸭产蛋多有决窍白冰(山东省临清聊地二院252600一、新鸭老鸭不混杂新鸭好动喜闹,老鸭喜静少叫。新老鸭混杂同养,新鸭会把老鸭吵叫得心神不安,影响产蛋和健壮。二、保证鸭群旺盛养鸭房要注意把衰弱、老瘦、病劣及产蛋少的鸭子淘汰掉,保证鸭群个体健壮。要不断...  相似文献   

18.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圈养、网上平养和放养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鸭蛋成分和蛋黄色泽的影响。常规方法检测鸭蛋成分。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蛋清干物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的蛋清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圈养和网上平养(P〈0.05),圈养和网上平养之间差异不显著;饲养方式对蛋黄干物质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放养组最低,圈养组稍高,网上平养组最高;饲养方式对蛋清氨基酸的绝对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蛋的蛋清氨基酸总量低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P〈0.05),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差异不显著;但饲养方式对蛋清各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影响较小;饲养方式对蛋黄色泽、蛋黄干物质脂肪含量和鸭蛋风味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的蛋黄色泽等级和蛋黄干物质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P〈0.05),鸭蛋风味也优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圈养和网上平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3种饲养方式的蛋鸭所产的鸭蛋,总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差不大,但放养鸭蛋口感好,味道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部分养鸭场常见蛋鸭群尤其初产期发生以腹泻、两腿瘫痪、输卵管"宿蛋"为特征的疾病,其中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产蛋鸭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产蛋鸭瘫痪综合征在临床上多为散发,发病鸭零星死亡,产蛋率徘徊不升,甚至下降,需要长期大量投药,增加养鸭成本,使鸭场的正常管理混乱,不少养殖户因此提前淘汰鸭群,经济损失严重.现就我市在2007年10月份发生的一起产蛋鸭瘫痪综合征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