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两年试验看出,塑料大棚、大棚内设小棚和双层膜育苗棚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育苗棚型式.塑料大棚育苗比其它苗棚晚出苗2—3天.但育苗效果好、成本低、管理方便.育成一公顷用苗比单膜棚费用低52.1%,且可搞综合利用;大棚内小棚比单膜棚费用低39.8%,但不利于控制温度,而在出现异常低温时,保温效果最佳;双膜棚比单膜棚也可降低费用36.6%.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西洋参大棚育苗技术和效应。大棚比普通棚育苗,光温状况好,光强提高81.6%,≥10℃积温增加341℃,生育期延长23.5天,参苗增产1.7倍,苗大无病。西洋参大棚育苗是我国西洋参栽培上的重要革新,将成为我国北方西洋参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范铁丰 《北方水稻》2012,42(3):47-50,61
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术具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等特点。从大中棚的种类与建立、水稻品种的选择、育苗及秧田管理、本田整地施肥与插秧、本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术,并详尽阐述了其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4.
简易大棚与角钢大棚和钢管大棚相比,不仅具有优质高产育苗效果,且取材容易,投资少,见效快,土地有效利用率高,适于我国北方广大西洋参专业场户应用。提出西洋参大棚育苗管理技术要点:适时扣棚播种;合理遮荫调光;科学拉温通风;注意灌溉保墒;加强癌虫害防治;做好越冬防寒。  相似文献   

5.
五常市现有水田66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6%。几年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使全市水稻生产连年夺得大丰收。1 水稻大中棚育苗主要特点我市水稻大中棚育苗是1980年在引进日本机械化大棚盘育苗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示范,198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进入90年代基本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是小棚普通旱育稀植技术的又一次改革,也是现阶段北方高寒稻区最先进的育苗形式。它的突出特点:一是能够解决北方粳稻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能实现抢积温、早育苗;二是育苗作业…  相似文献   

6.
杨春波 《北方水稻》2011,41(3):54+58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有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保证稻谷安全成熟等诸多优点,是一项非常好的育苗技术设施。从大棚选用与育苗场地选择、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合理配制床土、控制播量培育壮秧、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其中秧田管理要做好温度、水分控制,注意通风炼苗,预防青枯病、立枯病,为创造水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稻钵育摆栽技术的推广,相应配套的育秧大棚也大量增加。今年,我分场新购进水稻育秧钢架大棚183栋,育秧面积7.5万m’,平均每栋大棚造价10200元;为充分利用这些水稻育秧大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职工收入,我分场各队在水稻插完秧后,部分职工试验性种植了西瓜、香瓜、芹菜、香菜等瓜菜品种,获得了较好的效益c具体做法是:我分场水稻摆栽育苗期4月5日到5月15日,同时西瓜、香瓜也开始在温室内育苗。水稻插秧稻苗出棚后,5月20比计把棚地进行翻、耙、起垄、施肥,覆膜后栽上瓜苗,平均每栋大棚栽西瓜苗54O棵,香瓜色1100棵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温室微型薯生产为基础的网棚原原种生产是种薯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是马铃薯种薯规模生产的技术和关键。使用营养钵育苗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设施的基础上,2001~2002年我们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大胆地采用了此项技术,获得了成功。1 营养钵育苗技术的主要优点(1)移栽成活率高:营养钵育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纸筒育苗只有70%。在营养钵或纸筒中缓苗后,将营养钵苗和纸筒育苗同时移入网棚,前者表现出明显优势,在网棚中缓苗快,苗高,苗壮。(2)加快了繁殖进程: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使试管苗直接入网棚或裸栽…  相似文献   

9.
棉花西瓜套作采用西瓜两棚三膜育苗,一棚两膜移栽,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配套争早技术,不仅使西瓜早发提前上市,填补大棚西瓜与露天栽培西瓜的市场空缺,且能缩短棉瓜共生期,延长棉花高能同步期实现棉瓜双高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延寿县水稻栽培采用稻壳育苗新技术的优点,苗田及育苗棚的选建、物资准备及整地做床、稻克处理及铺床、播种尿素苗床管理等技术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