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入海口处是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苗种的主要产地,鲈鱼暂养成活率高,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重点增养殖品种。1999年、2000年、2001年我们利用旧养虾池塘,依靠培养基础生物饵料暂养海捕鲈鱼苗种,连续3年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东营市养虾示范场1队5#虾池,面积3.33公顷,长方形,深度最大2.0米,最小1.0米,平均1.8米。池底为泥质沙底。1.2放养准备放养前排干池水,用生石灰75千克/667米2进行消毒。48小时后进水。养殖用水取自广利河与溢洪河交叉处的海沟,上有淡水下排,下有海水…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入海口丰富的天然鲈鱼苗种资源,我们利用了三年的时间,对天然鲈鱼幼苗的人工暂养及大面积养成进行试养,均获得成功,经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本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水盐度不同,其结冰点就不同的原理,进行了自然环境下鲈鱼大面积越冬试验,发现盐度越低,鲈鱼越冬成活率越高,最好将池水盐度控制在10以下,并指出越冬鱼种规格100-200g/尾为宜。  相似文献   

4.
2010年,笔者利用虾池中搭建简易塑棚提早对虾苗进行暂养,以延长南美白对虾生长时间,等5月份气温回升再拆掉简易塑棚,将虾苗放养到养虾池中,探索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规格或者反季节提前上市,从而提高销售价格,保证高产高效,收到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于鲈形目。由于鲈鱼具有适盐性广、善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人海口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的捕捞,使得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2007年东营市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人员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了鲈鱼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鲈形目。由于鲈鱼有适盐性广、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笔者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了鲈鱼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滩涂地区人工繁殖加州鲈鱼的试验研究为了充分发挥江苏省沿海滩涂的土地、水利、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鲈鱼养殖业,我们于1995年初开始进行加州鲈鱼在沿海滩涂地区的人工繁殖试验,寻求沿海滩涂地区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的新路子。一、试验材料(一)试验地点及池...  相似文献   

8.
使用颗粒饵料养殖鲈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颗粒饵料养殖鲈鱼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颗粒产与使用鱼浆比较,鲈鱼增重率提高2.70%,饵料系数降低27.6%。  相似文献   

9.
青蛤俗称蛤蜊,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日本本州以南和朝鲜沿海,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我国的青蛤养殖基本上采用自然苗种,但由于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人为的滥采酷捕,青蛤的自然苗种资源量急剧下降。笔者于2000年开展青蛤人工苗种滩涂中间暂养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一、试验地点的选择1.场地条件试验地点选在本县双朴乡养殖总场虾塘边的滩涂上,四周用泥土筑成长方形的埕田,坝高30厘米,面积300米3,泥土底质,全年海水比重在1.019~1.022之间,水温10~30…  相似文献   

10.
11.
加州炒鱼属肉食性鱼类,市场价格较高,是近两年网箱养殖的优良新品种之一。2001年我们在黄山市歙县小川乡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暂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黄小宁  韦维 《水利渔业》2003,23(2):34-35
在200m^2的土池中进行南美白对虾苗的淡化暂养试验。整个虾苗暂养期间不换水,经过23d的虾苗暂养,成活率87.4%,相对日增长率为12.56%,为后期成虾淡水养殖的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海水盐度不同,其结冰点就不同,将鲈鱼越冬池水盐度调至10‰左右,使越冬池水结冰点升高,冬季池水易结冰,由于结冰后冰层的覆盖隔离了水气交换,同时池塘吸收光照热量,这样池水底层水温就比正常海水池塘提高温度2~3℃。由此我们对鲈鱼池塘大面积越冬技术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成功,经专家鉴定,本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 (Micropterussalmoides)又称加洲鲈鱼、大嘴鲈、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 ,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 1983年由广东省首次引进。由于该鱼生产速度快、适温广、肉味鲜美、且外形美观 ,有“淡水石斑鱼”之称 ,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又因该鱼是强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以水生昆虫、虾、小鱼和蝌蚪等为食 ,适合大水面放养 ,又能自然繁殖 ,深受水库渔业的青睐。由于得不到大口黑鲈鱼种的供应 ,致使这一优良品种至今未能得到开发。为此 ,我们于2 0 0 0年引进夏花鱼种 ,进行培育秋片…  相似文献   

16.
鲈又名花鲈、寨花、鲈板,是一种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它具有肉鲜味美、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鲈较耐低温,其适宜水温为3—29℃,最适生长水温为16~17℃,水温在3℃以下停止生长。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在海水和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 一、养殖水域和网箱的制作 网箱养殖要选择在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良好,各种理化因子比较稳定的较大型水库。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做成,规格为4 m×4 m×3 m。网目大小1~2 cm,单层网衣,网架用木杆做成,浮力采用泡膜浮子,网箱上面加盖,以防鱼逃逸。网箱要设置在水库比较深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在鲈鱼人工育苗过程中,仔鱼开口饵料及饵料的营养强化显得非常重要,试验过程中,在仔鱼期和稚鱼期分别发生了2次比较严重的病害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地区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刺多脂。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市场销量逐步扩大。但长期以来黄颡鱼一直以天然捕捞为主,捕捞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故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03年4月,我站从四川邛崃市引进黄颡鱼寸片4万尾,在垦利镇进行池塘人工养殖试验,经过10个多月的精心养殖,2004年2月底全部出池,平均体重达到150g以上,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具体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又名黑加吉,主要分布于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底层鱼类。该鱼适应性强、食性广,适于集约化养殖,其肉味鲜美,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且适合于活体长途运输,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品种。但是黑鲷生长较为缓慢,从苗种(体长2cm左右)至成鱼(0.7kg左右)约需3年,越冬两次。故而北方地区黑鲷苗种、越冬技术成为黑鲷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孙军华 《科学养鱼》2003,(10):27-27
秋季为成蟹集中起捕期。这时起捕的成蟹,一方面市场量多;另一方面因成蟹性腺尚未成熟,肥满度差,口味欠佳,往往价格偏低。因此可以将起捕的成蟹用网箱暂养,育肥增重,提高品质,留待市场紧缺时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