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80年代以前 ,小麦纹枯病在登封市虽有发生 ,但不普遍 ,危害不太严重 ,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90年代以后 ,特别是 1 997年以来 ,由于小麦品种、肥水条件的改变 ,病情逐年加重 ,发病面积逐年扩大。据登封市植保植检站连年调查统计 ,全市 2 .67万hm2 小麦发病面积 ,1 990年为 0 .1 67万hm2 ,2 0 0 1年达 1 .0 7万hm2 ,一般病田产量损失 1 0 %~ 1 5 % ,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到 40 %。该病已成为制约登封市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1 .1 小麦的抗病性经过几年的试验观察 ,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对纹枯…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扩大、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小麦播种量加大、密植程度提高,使小麦群体过大、田间小气候湿润、通风透光不良而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75%,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达39%。一、发生及危害小麦纹枯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在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在各生育期皆可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严重影响小麦生产.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小麦纹枯病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小麦田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生产由于推广矮秆品种和肥、水条件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逐年严重。仅1990年金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计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  相似文献   

5.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6.
沿江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总结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分析其危害损失与构成因子,针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颍泉区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颍泉区小麦纹枯病加重发生危害的原因,并针对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颖泉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是河南省麦田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特别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报道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物种类、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能对广大农民识别和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生长发育受阻.输导组织受损影响灌浆,轻者千粒重下降,重则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受害重的病株在小麦抽穗前就会死亡,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减产10%左右,受害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何文兰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麦纹枯病在我省近几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肥水条件好,小麦产量水平高的麦田,其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受害麦田,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40%左右,为此,特将小麦...  相似文献   

11.
1995年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柴冠卿,冷铝(浚县植保植检站,浚县456250)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麦区为常发病害,危害亦严重,在豫北麦区发生较轻。1995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豫北麦区严重发生,来势之猛,危害之重在豫...  相似文献   

12.
随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及种植密度的加大,小麦纹枯病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02~2004年特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发规律及影响发病的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席草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1985年为严重发生年,据在仪征市朴席乡调查,一般田块病穴率为30%左右,病秆率5~10%;重病田块病穴率为70~80%,病秆率30~50%;少数田块病穴率竟高达100%。发病田席草常成块枯死。纹枯病直接影响席草的产量和品质,故已成为发展席草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为此,我们于1985~1987年在本院和仪征市朴席乡试验基点,对席草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于后。 一、症状观察 此病在席草苗期及整个草茎生长期都可发生,一般以分蘖后期及收割期前发病最盛。主要侵害草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近几年随着矮秆品种种植、密植度提高、肥水施用以及杂交稻的推广,纹枯病的为害在全国稻区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在稻秧返青发棵之后发生.开始发病时,在稻株基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灰绿色的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增多,并连成一块像云彩一样的花纹.稻脚发病后,如碰上连阴雨,很快向植株上部扩展,使叶、穗、谷粒全部发病.地上部分发病后,根也感染发病.水稻感病后,结实不饱满,秕谷很多,甚至产生白穗,且植株易倒伏,严重时减产30%~50%.  相似文献   

16.
曹涤环 《新农村》2020,(3):22-23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很多地方已成为春季麦田的主要病害,致使小麦产量损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在大量菌源存在的情况下,呈现发病时间早、来势猛的特点,给防治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防治春后小麦纹枯病,应引起高度重视。1.发生特点小麦纹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或在土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拨节后开始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7.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许昌市对小麦产量构成威胁的病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孢囊线虫病、赤霉病、黑穗病等。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的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一、发生特点(一)症状隐蔽全蚀病、纹枯病发病早期如果不注意观察,其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  相似文献   

19.
1危害及症状小麦纹枯病是我国主要麦区的常发病,尤其在黄淮冬麦区发病情况普遍而且严重。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出现烂芽,病株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苗期侵染发生在小麦3~4叶期,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涡阳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减轻和控制涡阳县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