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新疆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危害及研究现状出发 ,阐述了新疆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病原菌生理小种或生理型、致病力及其他生理性状方面的研究 ,并提出了棉花枯、黄萎病研究与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应采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有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07-207
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病害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尤其以黄萎病发生危害比较严重。从调查结果来看,黄萎病的发生已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棉花稳产、高产及棉花品质带来严重影响。经分析研究棉花的种植模式、管理方法及气候特点,再结合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0引言由于棉田长期连作,农三师五十团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2007年,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植物病害.据1991年-1998年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普查情况来看,阿克苏市棉花枯黄萎病平均发病率为7.7%.当时棉花主栽品种为军棉一号、中16、中12和中35.  相似文献   

5.
奎屯垦区棉花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很大的两种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特别是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在新疆棉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发展蔓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对可持续的棉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而棉花枯、黄萎病是威胁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棉农减少损失,我站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总结,试验出预防棉花枯、黄萎病技术。  相似文献   

7.
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长年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区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减轻病害、提高单产,150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对所属区域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芮城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一直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2007年我县种植的10.5万亩棉田,就有8.5万亩:不同程度受到枯黄萎病的危害。现结合芮城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枯黄萎病的发病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冀南地区气候特点和耕作栽培制度,为预防和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总结了冀南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可导致棉田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是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识别田间危害症状,掌握其发生情况并适时防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征、发生情况及传播途径,并结合多年防控经验,提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使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防治及检疫等措施,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防治枯黄萎病的对策,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愈来愈重,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多年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实践,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选对农药,适时预防,才能有效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真正夺取棉花丰产。  相似文献   

13.
<正>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而棉花枯、黄萎病是威胁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棉农减少损失,我站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总结,试验出预防棉花枯、黄萎病技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发病条件,从棉田耕作、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简要分析了诱发棉花枯、黄萎病的不当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或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适宜管理技术,以期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霍城县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主要棉区,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严重。文章总结了霍城县棉花枯黄萎病病害特点、发生规律、诱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63-1064
针对 2 0 0 3年河南省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爆发的情况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取新疆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用不同浓度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种子,通过棉苗可溶性物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毒素对棉苗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初步研究棉花黄萎病菌毒素诱导棉花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乌苏市是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乌苏棉区枯黄萎病普遍发生,尤其是201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本文结合棉花枯黄萎病在乌苏市的发病实况、发病原因,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