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将放射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及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后不久,放射线即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一百多年来,放射肿瘤学取得的成就紧密系于肿瘤放射物理学的进展。肿瘤放射物理学主要是研究放疗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各种射线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探讨提高肿瘤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和(或)治愈肿瘤,但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仍然有肿瘤的放射抵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因此大量的辅助方法应用于放疗以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与肿瘤放疗抵抗相关的基因被鉴定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放疗后临床完全缓解只是表示肿瘤细胞降到一定数量 (1× 10 9个 )以下 ,并不等于治愈。根治量放疗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肿瘤首程放疗后复发或转移者的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放射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对肿瘤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放射与肿瘤细胞的增殖1 .1 放射治疗中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在放射治疗疗程中 ,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不一 ,在某一些时间里会出现细胞的加速再增殖。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确切原因和机理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与…  相似文献   

4.
放射诱导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组织中细胞增生与死亡保持平衡 ,细胞增生加快或死亡减慢都可导致肿瘤形成。以往的肿瘤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增生方面 ,自从 1 972年 Kerr等提出了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 ,凋亡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理化因素如放射、热处理、细胞毒剂、生长因子缺乏等均可诱导细胞凋亡。放射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无论是培养的细胞还是活体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受一定剂量放射后都会很快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放射诱发凋亡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及其意义作一综述。1 放射诱发细胞死亡的表现及机制放射后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兽药复方“痢克”对试验性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痢克对小鼠小肠墨水推进率的影响,研究蓖麻油与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模型的止泻作用并描记兔离体肠管蠕动波,观察药物对蠕动波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痢克”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肠墨水推进长度;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腹泻能明显减少湿粪次数,对番泻叶引起的大肠性腹泻作用较弱。兔离体肠管描记显示,它能明显降低由硝酸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兔肠管蠕动增强。[结论]“痢克”能够抑制小鼠小肠推进和有效抑制肠蠕动,具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病理确诊为Ⅱb-Ⅲb期宫颈癌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及对照组各88例。两组放疗均用6 mv-x线全盆对穿大野照射,DT 20-24 Gy后改为盆腔四野照射并加铱192后装治疗。同步组同时给予化疗顺氯氨铂40 mg,博来酶素15 mg,5-FU 1.0 g,d1-3,2-3周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平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82.0%,对照组7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78.9%,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毒性反应高于对照组,经积极处理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简单、安全、较理想的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方法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照射治疗,2Gy/次,1次/d,5次/周,大野照射至40Gy后缩野照射临床肿瘤区,总剂量DT60-70Gy。实验组前4周放疗方案同对照组,4周后改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Gy/次,1次/d,5次/周,肿瘤剂量30Gy/10次。比较两组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2144,P<0.01);实验组生存率(1 a2、a)和局部控制率(1 a2、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也不增加患者的放射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肿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47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2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为65.1%。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则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及捷径手术4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a生存率分别为65.8%、42.1%、20.3%。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油菜(Brassia napus L.)勺叶青的苔段为材料,进行不同照射量率和照射量的γ-射线处理,以研究苔段成苗和形态变异的影响。结果证明,相同照射量率,不同照射量处理,随着照射量的增加,油菜苔段分化成苗能力下降,表现苗分化数减少。在照射量达10860伦时,苔段已经丧失分化能力,说明10000 伦以上的照射剂量,为油菜苔段分化的致死剂量。相同照射量率,用低照射量照射,有促进苔段分化成苗的作用,表现分化数增加。而用较高照射量处理,有抑制苗分化的作用。这种抑制苗分化的作用,又随着照射量率的降低而减弱。分化的苗,我们用正常苗,异常苗和线状苗分别表示苗的形态变异。用过γ-射线处理,油菜苔段分化的苗,正常苗比例严重下降,异常苗的比例则明显增加。异常苗的比例最高可达78.2%。有趣的是线状苗的分化,在因γ-射线处理促进苗分化,或用高照射量,低照射量率处理,抑制苗分化作用减弱的两种情况下,都表现分化数增加。鉴于油菜苔段培养分化成苗,进而长成完整植株。因此通过本研究,对利用油菜苔段进行γ-射线处理,提高诱变效率,进行诱变育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X射线对鲤鱼精子进行不同照射时间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精子与正常鲤鱼卵进行授精试验,以检测X射线对鲤鱼精子遗传物质的灭活效果。X射线强度为100kV,5mA,源距10cm,照射时间为0、20、30、40、50、60、70和80min。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在0~50min之间,总出苗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在50~60min之间,总出苗率又呈升高趋势,超过60min,总出苗率又呈逐步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另一方面,随照射时间的增加,正常苗率逐步下降,而鱼苗畸形率逐步升高,照射50min以上,鱼苗畸形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在强度为100kV,5mAX射线管照射下,照射时间为60min时,鱼苗畸形率为100%且出苗率最高,是灭活鲤鱼精子和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的最佳照射时间。本文填补了近年来定量研究X射线灭活精子遗传物质的空白,为应用X射线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X射线和荧光对三叶草叶片超微弱发光的影响。[方法]以长势基本相同的三叶草叶片为材料,测定自身发光,然后分别用X射线和荧光照射,测定延迟发光曲线,比较延迟发光曲线和总光子数与自身发光的差别。[结果]X射线照射后,三叶草叶片的总光子数减少,且拟合曲线近似直线。X射线照射后叶片延迟发光明显受到抑制,抑制作用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荧光照射10~30s后,叶片延迟发光的光子数明显增多,延迟发光曲线快速升高,然后呈指数衰减,在很短时间内恢复稳定。[结论]三叶草叶片经X射线照射后延迟发光受到明显抑制,经荧光照射后延迟发光有很大幅度增强,延迟发光曲线随时间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12.
肿瘤放射治疗学 (简称肿瘤放疗学 )是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唯一的临床肿瘤课程 ,是一门相对较年轻的课程 ,也是一门不同于任何一门临床课程的课程。肿瘤放射治疗是三大恶性肿瘤诊治手段之一。然而放射治疗学与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不同 ,其包含了临床肿瘤学知识、肿瘤放疗学及技术学、临床放射物理学和临床放射生物学。这些内容是医学生过去完全没有学过的知识 ,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广 ,且专业技术复杂 ,学生不易理解和吸收。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做了试点探索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对象为我院影像医学本科 1999级、2 0 0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放疗后腮腺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分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在腮腺的时空表达,探讨肿节风在放射引起的腮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猪龄2~3个月的6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小型猪)、单纯照射组(20只小型猪)和肿节风加照射组(20只小型猪)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给予0Gy照射,单纯照射组(单照组)及肿节风加照射组(药照组)在全麻状态下给予总量为30 Gy60CO γ射线双侧腮腺照射,30 Gy/(5f·5w)建立放射损伤模型.且药照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给予肿节风颗粒,直至腮腺组织取出,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再分为a、b、c、d四个亚组,分别于照射结束后1、10、40、90天处死后取腮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腮腺细胞中Bcl-2、Bax、P53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同一时点(同一平行组),bcl-2 mRNA表达量为空白组>药照组>单照组;bax、P53、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为单照组>药照组>空白组;bcl-2 mRNA表达量在照射结束后10天最低、90天最高;bax蛋白在10天最高、90天最低;药照组中,bcl-2 mRNA表达量逐渐递增;Bax mRNA表达量逐渐递减(P<0.05).单照组中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药照组中,P53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也呈现逐步升高趋势,但各时间段表达量均低于单照组(P<0.05).结论 肿节风抑制腮腺细胞放疗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棵小鼠和SCID小鼠整体模型用于人癌临床实验的研究,作者将1992年10月至1995年9月三年间,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放射肿瘤学系、EdwinL.Steele放射生物学研究室,在HermanD.Suit教授的指导下,利用棵小鼠和SCID小鼠所开展的主要研究作一综述。1利用裸小鼠人痛模型进行实验性治疗及其机制探讨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在美国每年约有三平新确诊病例。对GBM患者,目前经手术治疗、手术联合放疗或化疗,能长期存活者也仅为5%,是对放时线极不敏感的肿瘤之一。放深入了解其生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体血液照射回输的放射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自体血液照射回输加放疗)和对照组(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研究组患者血疗前后IL-2,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研究组为12.1%(4/33),对照组为60.6%(20/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变化(P<0.01);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平均放疗剂量(X±SxGy)研究组为4050±822,对照组2460±609(P<0.01);研究组血疗前后IL-2,T淋巴亚群都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可提高肺癌患者抗辐射的能力,低剂量辐射刺激诱发机体的适应性和免疫机能,提高正常组织对放疗的耐受量而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猫小肠而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在轻度感染时,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大量感染时,病猫才表现消度、贫血、腹泻等症状。而它们的幼虫大多数以人、犬及其他家畜为中间宿主,因此本病不仅严重危害猫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人或其他家畜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仔猪人工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涛  葛晨霞  黄海龙  胡桂学  高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5-15646,15678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在仔猪体内的发病规律,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JL分离株口服接种1周龄仔猪,10TCID50/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发病和死亡仔猪的粪便处理液;采取病猪心脏、肝脏、胃、肺脏、肠管,制成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接种动物48h后出现典型的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时间呕吐,伴有黄色水样腹泻和脱水。剖检发现肠管扩张,充满液体,小肠壁变薄。PCR结果为TGEV阳性。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绒毛轻微萎缩变短,远端绒毛明显缩短;上皮细胞脱落,呈浆液性或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绒毛显著萎缩,肠黏膜皱褶减少,大肠出血,并见卡他性炎症。胃壁变薄,淤血,出血。肺脏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病理变化。[结论]攻毒仔猪表现出典型的TGE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猪流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对小型猪组织脏器的影响,将PEDV流行株SHpd/2012经口服感染5日龄小型猪,待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且濒临死亡时剖杀,并采集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肝等组织脏器制作病理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利用抗PEDV特异性单抗对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小型猪在攻毒后24 h即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的典型临床症状,猪只表现出明显的水样腹泻,同时伴随有呕吐、脱水等症状,甚至出现身体衰竭。解剖观察攻毒组小型猪内脏,可见肠腔内充满黄白色内容物和气体,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其他组织脏器未发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攻毒组小型猪小肠组织病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小肠绒毛脱落、崩解、萎缩。此外,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小梁溶解消失,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肾脏肾小球变性坏死,肾单位结构崩解,模糊不清。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攻毒组试验猪的小肠组织中可检测到大量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在肺脏、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EDV分布。这一结果表明SHpd/2012株与经典毒株相比病变范围有所扩大,为深入研究PEDV致病机制积累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家畜酒糟中毒是指家畜长期采食或一次采食过量的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主要发生于猪和牛。临床上可因酒糟毒性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共同症状有腹痛、腹泻、流涎等。  相似文献   

20.
家畜酒糟中毒是指家畜长期采食或一次采食过量的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主要发生于猪和牛。临床上可因酒糟毒性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共同症状有腹痛、腹泻、流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