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尾巨桉DH32-29最低位的萌芽条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继代重复培养(不少于5次),对比分析尾巨桉提纯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复壮苗与经过继代3年的未复壮苗相比,其继代周期缩短6d,增殖倍数提高1.09倍,生根率提高17.31%,移栽成活率提高20.19%,较未复壮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朱宏光  赵金龙  温远光  侯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68-17570,17584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林巨尾桉脱落树皮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和FTIR光谱分析,并与5年生木质部相比较.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2-5年生脱落树皮的冷、热水,苯醇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均高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降低;脱落树皮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提高.从FTIR光谱图推断:脱落树皮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在崇左市江州区以零星分布在林中的已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严重为害的巨园桉(Eucalyptus grandis×E.tereticornis)DH201-2植株作为虫源株,研究其产生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对由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DH32-29组成的幼林自然扩散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以虫源株为中心约100 m2范围内尾巨桉DH32-29平均受害株率69.6%,平均有虫瘿株率51.9%,受害植株中平均枝条受害率20.4%,平均有虫瘿枝率1.9%。根据受害植株中有虫瘿枝率,巨园桉DH201-2虫源株所产生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对尾巨桉DH32-29扩散为害程度为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试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4种桉树杂交家系的生长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为选育优良桉树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建立杂种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测试。【结果】以巨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75.0%~10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以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均只有5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赤桉与尾叶桉杂交的家系(X807)生长量最大,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56.81%,但有50.0%杂交家系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其次是巨桉作父本的杂交家系(X420),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35.48%。综合单株材积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能力,筛选出优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的杂交家系5个,林龄3.4年时其材积生长量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高11.11%~35.48%,且无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结论】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的家系均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巨桉为父本的杂种优势家系所占比例最高;可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转化并测试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6.
唐江澜 《吉林农业》2012,(2):181+180
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是一种适宜萌芽更新的树种,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生产上广泛培育速生丰产的尾巨桉.采用萌芽更新的方法作为尾巨桉第二代、第三代林的更新方式,可以节约造林成本,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适用性.所以文章将对尾巨桉萌芽生产经营的要点技术进行探讨,以提供尾巨桉以及类似桉树造林需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的测算模型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尾巨桉萌芽林和大叶栎杂木林土壤种子库进行了取样调查,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壤层种子萌发的规律基本一致,大约从第7天开始进入种子萌发高峰期,第19天后进入缓慢萌发期,至最后停止萌发;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尾巨桉萌芽林(7 356粒/m2)显著高于对照大叶栎杂木林(3 614粒/m2)。尾巨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共计物种8种,分属于7科,其中以禾本科的刚莠竹为优势种,占土壤种子库总量的95.8%;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显示,80%以上的种子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0~5 cm的土壤中。尾巨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度指数,但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大叶栎杂木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的外植体诱导相关技术。[方法]筛选最佳采集季节、最优取材部位、最佳消毒时间和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浓度,提高尾巨桉无性系外植体的萌芽率。[结果]3个无性系最佳诱导季节为春秋两季;外植体诱导取材的最佳部位是半木质化的枝条;DH32-26、DH32-28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DH32-29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适宜外植体诱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1.0 mg/L+NAA 0.4 mg/L,此时诱导萌芽率高。[结论]要提高外植体诱导的成功率,需从采集季节、取材部位、消毒时间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方面综合考虑,该研究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巨桉3个无性系DH32-26、DH32-29、DH32-28为试验材料,筛选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达到较高的继代增殖系数。[结果]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时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DH32-26(6-BA 0.5 mg/L+NAA 0.2 mg/L);DH32-28(6-BA 0.4mg/L+NAA 0.2 mg/L);DH32-29(6-BA 0.3 mg/L+NAA0.2 mg/L);DH32-26的继代增殖系数在凝固剂为卡拉胶和琼脂的培养基中差异不大,DH32-28、DH32-29的继代增殖系数在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比在以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有所提高,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远比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诱导出根好;继代增殖初期DH32-26、DH32-28需用黑布进行全暗遮光5~10 d,而DH32-29不需全暗培养;用广口瓶继代增殖培养DH32-29可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但DH32-26、DH32-28不适合用广口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结论]要提高无性系继代增殖系数,需要选取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  相似文献   

12.
林伟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46-147
本文对和平县巨尾桉的种植效益进行了调查,并就其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栽对尾巨桉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方法]对尾巨桉连栽林分和对照林分(第1代)的胸径、树高、蓄积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尾巨桉连栽林分的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与对照林分相比,并没有表现出下降趋势,其蓄积生长量反而有所增加,但其连年生长量呈下降趋势,出现了早衰现象。[结论]连栽使尾巨桉人工林蓄积生长量增加,连年生长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巨尾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分布和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1-19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1~6年生的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树叶、树枝、干皮、干材和树根)的能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的能量分配均是干材(55.47%~70.36%)树根(11.70%~22.53%)干皮(8.62%~11.40%)树枝(6.15%~7.97%)树叶(1.74%~2.63%)。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的能量均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其中干材的能量随着林龄增加而明显增大。林分各组分的能量增长率都在5年生时达到最小,若只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尾巨桉人工林收获周期应为5 a。  相似文献   

16.
巨尾桉接种根瘤菌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茵对非豆科植物巨尾桉苗木生长的影响,以5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巨尾桉树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能显著提高桉树苗木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的生物量和叶片含氮量,土壤含氮量增加.综合分析表明:接种HJ06对桉树各个生长指标效果最好;接种HJ06后,桉树苗高、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0.2%、155.9%和57.1%;接种ZG03对促进桉树地径生长的作用最为显著,比对照高43.3%;接种HM8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氮量(80.9%).根瘤菌接种非豆科植物桉树的促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尾巨桉人工林能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玲覃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15-1011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1~6年生的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树叶、树枝、干皮、干材和树根)的能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的能量分配均是干材(55.47%~70.36%)>树根(11.70%~22.53%)>干皮(8.62%~11.40%)>树枝(6.15% ~7.97%)>树叶(1.74%~2.63%).尾巨桉人工林各组分的能量均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其中干材的能量随着林龄增加而明显增大.林分各组分的能量增长率都在5年生时达到最小,若只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尾巨桉人工林收获周期应为5a.  相似文献   

18.
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3代>1代>2代,不同代数尾巨桉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材>干皮>根蔸>粗根>光枝>叶>枯枝>叶枝>吸收根>细根,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比例分别为84.48%~84.75%和15.25%~15.52%;不同代数林分乔木层生产力为3代>1代>2代,连栽对尾巨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以巨尾桉新鲜树皮为原料,以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等因素对板厚(8 mm)、目标密度(1.0~1.2 g·cm-3)等巨尾桉树皮刨花板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热压工艺:热压温度150℃,热压压力3.0 MPa,施胶量8%.树皮刨花板性能符合刨花板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