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文 《畜禽业》2002,(11):43-43
1 黄脂 是脂肪组织中的一种非正常的黄染现象;一般认为与饲料有关,是由于黄色素沉积的缘故. 1.1 感观检查眼观见皮下、网膜、肠系膜、肾周围及腹膜等部位的脂肪均呈深黄色,肌间脂肪组织的着色程度较浅,其他组织通常不着染,脂肪组织除呈现黄色外,无其他变化.黄脂肉尸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猪胴体黄染有两种情况,一是黄脂,二是黄疸,两者在产生原因、食用价值和处理方法上截然不同。笔者就黄脂肉和黄疸肉的产生原因、鉴别方法和卫生处理进行了总结,为本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消费者购买生猪肉时,往往不知如何断定肉的品质好坏,有时发现肉质发黄,就认为这样的肉是病猪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判断肉的品质好坏,应区别对待。比如,肉质发黄时,可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的含肉率及鱼肉营养评价   总被引:102,自引:11,他引:91  
黄峰  严安生 《淡水渔业》1999,29(10):3-6
本文报道了黄颡鱼的含肉率及鱼肉生化成分的测定结果。黄颡鱼含肉率平均为67.53%。鱼肉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15.37%和1.61%。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19%,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gy%。必需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均超过WHO/FA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4.34。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5)
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控制重要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动物畜疫的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动物检疫环节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定点屠宰中,猪病害以及异常肉尸的处理进行分析,为检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瓦氏黄颡鱼的含肉率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6尾瓦氏黄颡鱼的含肉率及肌肉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价.该鱼的含肉率为73.88%;鱼肉鲜重含蛋白质17.15%,脂肪4.89%;17种氨基酸总量为15.3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2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72;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0.86和0.59.认为瓦氏黄颡鱼含肉率高、可食性强,而且其营养价值较常见经济鱼类高,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对人体也十分有利,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用鱼.  相似文献   

7.
康卫赤 《齐鲁渔业》2003,20(9):34-35
黄渤海的海洋渔业资源监测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黄渤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后,总结以往资源监测工作的经验,搞好资源监测工作,对搞好黄渤海区的产业调整任务,保证沿海渔区渔民的生产生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 对黄渤海渔业资源监测工作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鞠秋芬 《畜禽业》2004,(5):56-56
仔猪黄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周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剧烈黄色水痢和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本试验选用磺铵嘧啶、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几种药物,对自然感染发病仔猪进行对比治疗试验,筛选出了对仔猪黄痢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养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还是中国的巴沙鱼都有较高比例的黄肉现象发生,并直接导致了肉品的显著下降与经济损失。调查表明,相对于正常肉片,因黄色肉片而导致的塘口经济损失为10.5%,而鱼片加工厂的损失则可高达到14%。国际水产养殖联盟(GAA)对于巴沙鱼黄肉症的表述为:黄肉症主要发生于成年巴沙鱼,主要季节为雨季。尽管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病原与黄肉症相关,但黄肉症的鱼通常容易感染外部寄生虫,而且黄肉症鱼非常脆弱并易于感染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丁雯  刘宏芹 《畜禽业》2003,(7):53-53
在兽医卫生检疫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易于混淆的现象,若有不慎,就可造成误检,现将几种生猪肉检疫的鉴别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消瘦和羸瘦肉的鉴别与处理脂肪减少和肌肉萎缩是机体消瘦和羸瘦的共同特点,但其发生的原因则完全不同。羸瘦是指机体明显瘦小,但外表看来健康,没有明显的代谢障碍症状;皮下、体腔和肌间脂肪锐减或消失,肌肉组织萎缩,但器官和组织中不能发现任何病理变化。其发生是由于饲料不足或饲喂不合理而引起严重消耗的结果,且往往与牲畜的年老有关。消瘦则不然,其发生总是与某些病理过程有关。消瘦时,虽然同样见到脂肪减少和肌…  相似文献   

11.
覃婕 《畜禽业》2009,(7):48-50
介绍了一种常发生于养猪场的仔猪大肠杆菌病(即黄白痢)。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分析了造成仔猪黄白痢的原因,提出实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证实,加强栏舍清洁、消毒、抓好饲养管理,产前母猪借助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若发生该病,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头肾的组织发生与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黄颡鱼的免疫机能,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孵化后1~48 d的黄颡鱼鱼苗头.肾的组织发生进行了观察;对5月龄幼鱼和成鱼头肾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出膜后1 d,头肾仅由肾小管组成;出膜后2d,头肾小管间出现未分化的细胞团;出膜后7 d,头肾小管间出现淋巴细胞团;此后淋巴细胞及造血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出膜后26~43 d,肾小管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头肾完成由排泄器官向淋巴器官的转变.黄颡鱼头肾含丰富的静脉血管、血窦以及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类免疫细胞.肾上腺组织细胞分布于头肾门静脉以及头肾组织中静脉管周边.其幼鱼头肾所含酸性颗粒细胞较成鱼头肾丰富,而成鱼头肾则具有较多的黑色素巨噬细胞,且常常在血管附近聚集形成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  相似文献   

13.
生猪屠宰后出现的红、黄膘肉影响肉品质量,有的还危害人体健康.笔者在巴中市生猪定点屠宰场从事检疫工作9年,结合一些生猪屠宰后,肉尸出现红膘、黄膘肉的有关情况,特综述红、黄膘肉的鉴别方法、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处理和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旨在为动物检疫人员工作和人们合理食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毛对虾黄鳃病是我省对虾养殖中发病较普遍、流行甚广、威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十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进行虾类病理学研究,以便准确地弄清导致对虾生理病态紊乱和虾体防御的机制及病原体在体内进行的合成作用。B.Z.Bian(1981),S.Egusa(1983),I.Dykova(1988),I.G.Nash(1988)等在对虾黑鳃病、红鳃病、弧菌病和单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我国也开始了虾病的组织病理研究。盂庆显等(1989)开展了中国对虾红腿病的组织病理观察;叶孝经(1990)对中国对虾红足病进行了病理学初步研究;刘正义、张聪洲(1987)报道了斑节对虾外寄生原虫症、细菌性败血症、铁末沉积症的病理病征。但有关长毛对虾黄鳃病的组织病理研究,则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长毛对虾黄鳃病的鳃和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及AB-PAS的染色方法对野生和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黄鳍鲷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均有差异。食道中以Ⅰ、Ⅱ型粘液细胞为主;贲门部和胃体部只有Ⅰ、Ⅱ型粘液细胞分布,幽门部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幽门盲囊、肠道及直肠都是Ⅱ型粘液细胞最多。野生与养殖黄鳍鲷粘液细胞的区别在于消化道的相同部位养殖鱼比野生鱼粘液细胞数量更多。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鱼的生活环境及食物相关,也可能与消化道中各种菌群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病死动物肉的鉴定是肉品检疫监督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检疫时,尤其是当胴体与内脏不连同上市的情况下,必须特别注意发现濒死期急宰或病死宰杀的动物肉。检查时以感官检查和剖检为主,同时配合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暂养期溃烂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正常饲养情况下,较少患病。但笔者发现其在水泥池暂养期间,常患一种溃烂病,危害很大,本文就该病的发生与诊治方法作初步探讨,以供养殖者参考。一、环境条件生病的黄颡鱼系经土池越冬后于2003年3月27日转入水泥流水池暂养的,共计200千克,约1150尾。水池面积75米2,水深1.2米,水源为电厂余热水,水温14 ̄16℃。每日喂小杂鱼与配合料绞制的软湿料。4月25日进行清池排污时,发现有零星死鱼,发病期间逐渐升高水温14 ̄20℃。二、发病症状病鱼发病期间吃食正常,也不常见病鱼浮于水面及池边独游、行动迟缓无力、摄食不旺等可于…  相似文献   

18.
霍清合 《畜禽业》2004,(9):45-46
AA 品种是美国安伟捷公司为适应亚洲市场培育的新品种,此品种高峰料量的添加与常规系和羽速系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饲养管理,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常规的加料模式和注意要点,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腹水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对患有腹水病的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dco)的各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增生、肥大,并有脱落、变性、坏死现象;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局部肾小管崩解坏死;肾小球结构模糊不清、松散,呈空泡样,部分区域肾小球的血管球肿胀、肾小球坏死;肾间质中可见局灶性坏死,局部区域可见颗粒管型和黑素-巨噬细胞沉着.肝细胞发生明显的水泡变性,部分病鱼肝组织可见局灶性坏死和血管充血.肠胃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并有脱落、变性、坏死现象.脾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严重区域破裂出血,形成血斑,部分病鱼脾组织可见弥散性坏死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对患有红头病的黄颡鱼(Pseudohagrus f ulvidrico)的各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增生、肥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局部肾小管出现玻璃样变,产重区域肾小管崩解坏死;局部区域肾小球的血管球肿胀、肾小球坏死;肾间质造血组织中有脓疡灶,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