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禽与猪》发表的《以接触暴露的方法使生长猪适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文章,通过试验将6.5周龄、10.5周龄的未曾接触过PRRSV的小母猪与年龄一致但接种了该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小母猪混合饲养(接种猪与接触暴露猪按1:4的比例),最终得出通过与病毒接种猪或其排泄物的接触,未接触病毒的猪只能够适应该病毒。被适应的猪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的水平同免疫猪差异不显著。而且在配种产仔后窝产仔大小、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2008年就有团队通过试验方法证明了蓝耳病病毒可通过猪体向外排毒、散毒。为此,我们做了相关的拓展性试验,来研究确定仔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最佳时间。《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年05期刊登的《以接触暴露的方法使生长猪适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文章由李政萍译,马洁莹校对、摘编。该文介绍了通过试验方法将6.5周龄、10.5周龄的未曾接触过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小母猪与年龄一致但接种了该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小母猪混合饲养(接种猪与接触暴露猪按1:4的比例),最终得出通过与病毒接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病是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的许多规模化猪场都存在。1流行特征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本病主要侵害初产母猪,没有接种疫苗的后备母猪几乎都会发病,接触过猪细小病毒病的后备母猪,有一定免疫力,经产母猪由于已发生感染免疫,基本上无此现象,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病毒能通过胎盘传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传染病,现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1流行病学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病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病毒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研究表明,先前感染过相对温和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病毒的母猪可以将免疫保护传递给仔猪,从而对更严重的毒株提供保护。在缺乏有效疫苗和标准控制规程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关于交叉保护免疫反制措施的证据。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7个月前接触过较温和的PED毒株攻毒的母猪产出的3日龄仔猪对一种强毒力PED病毒分离株的反应。结果表明,仔猪1周龄存活率为  相似文献   

6.
经嗉囊接种108.5EID50鸡新域疫病毒V4株,接种后第4天到第8天能从粪便中分离出病毒。5周龄鸡拌料口服108.5EID50鸡新域疫V4株病毒一次,半年内HI抗体平均滴度为25左右,100EID50鸡新域疫F系标准强毒攻击,保护率100%。健康鸡同免疫鸡混合饲养,14天后可获得免疫鸡同样高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不同年龄病猪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故称为猪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有时病猪耳朵会发绀变蓝,故又称为蓝耳病. 1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病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精液和空气传播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将PPV-N株通过敏感猪三代、猪肾传代细胞25代,测定该毒株对敏感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将PPV-N株连续分别通过PPV HI抗体阴性的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三代,均未从试验猪检出病毒血症和分离到病毒,且母猪产仔正常。在IBRS-2细胞中连续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病变未见异常,毒价稳定在103.5TCID50/mL。将第1、5、10、15、20、25代病毒培养物接种PPV HI抗体阴性怀孕母猪,未从母猪测出病毒血症和检出病毒,所产仔猪PPV HI抗体阴性,未从弱仔猪脏器分离到病毒,说明该毒株毒力不返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为该弱毒株成为一株良好的自然弱毒疫苗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流行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在天气骤变或营养不良时容易发生。断奶仔猪、怀孕母猪或初产母猪容易感染。病原体是猪肺炎霉形体,存在于病猪体内及分泌物中。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是猪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由于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用具、饲料、圈舍等而感染。笔者在医疗实践中发现猪气喘病有以下特点:1.1仔猪发病率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3~7周龄的仔猪断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容易发生该病,但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1.2规模化猪场病态有发展局势。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1.3发病季节性强,多混合感染。冬春季节多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特点 猪是惟一的易感动物,不分大小性别均易感,以怀孕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精液传播而感染.将感染猪,特别是隐性感染猪引入易感猪群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善,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饲养密度过大等是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11.
猪蓝耳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蓝耳病又叫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国外传人我国,病毒有美洲株和欧洲株两个流行毒株。目前我国境内流行的毒株为美洲株,其传播方式以空气传播为主,亦可通过胎盘接触和交配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又叫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国外传人我国,病毒有美洲株和欧洲株两个流行毒株.目前我国境内流行的毒株为美洲株,其传播方式以空气传播为主,亦可通过胎盘接触和交配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强毒YNG-1株的分离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云南省某鹅场发生烈性传染病的鹅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鸡胚接种试验,血清中和鸡胚接种试验,确定所分离病毒为副粘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8.57/0.1ml。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制定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是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54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灵敏(ICPI)为1.71,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36。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为强毒株,命名为YNG-1株。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6日龄鹅及16日龄鸡致死率均为100%,对6日龄肉鸭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发生腹泻疫情的某猪场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表明该疫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次腹泻疫情于2013年11月份开始暴发,2014年3月份结束,发病猪的种类具有明显的次序,育肥猪首先发生,其次是母猪,新生仔猪最后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猪的种类、日龄密切相关,育肥猪和母猪发病后仅出现腹泻症状而不死亡,仔猪发病后腹泻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下降,3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周龄仔猪死亡率降至72.73%,12日龄仔猪死亡率仅有10%。对猪场风险因素分析表明,饲料车辆直接进入猪场、卖猪车辆与饲养人员接触、粪便通道没有封闭、饲养人员流动等是影响此次腹泻疫情的高风险因素,通过降低高风险因素很好地控制了疫病。  相似文献   

15.
为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及其致病性,本研究通过病料鸡胚接种和鸡胚尿囊液的RT-PCR检测,从四川某养鸡场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IBV.其S1基因测序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属于台湾基因Ⅰ型(TWⅠ)IBV,命名为SCTW株,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分离的TWⅠ型IBV.将该分离株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分别或混合感染15日龄白羽肉鸡以鉴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SCTW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且E.coli的混合感染可明显增加SCTW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组织病理变化更加严重.因此,加强IBV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好E.coli的防治,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防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些学者认为,公畜能使母畜早成熟,受精率高,分娩期和产后期(月子期)短。作者是在缺乏足够运动场、无充分太阳辐射和没有公猪接触的工业化养猪综合体条件下、将后备母猪和公猪饲养在一起,研究公猪对后备母猪的生长、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试验组(40)头从2.5月龄到6月龄与公猪饲养在一起。每个栏圈饲养12~13头小母猪,并配备3头结扎输精管的或阴茎歪曲的公猪或阉猪;对照组饲养在没有公猪的猪舍。两组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6月龄时将公猪和小母猪隔开。将之关养在相邻猪舍内。隔天将公猪放入小母猪猪舍内1.5小时,  相似文献   

17.
1异性诱导法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由于母猪接触公猪受到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使脑下垂体产生促卵泡成熟激素,从而使空怀母猪发情排卵。如无试情公猪,也可用发情母猪或刚配过种的母猪爬跨或接触不发情的母猪,也能收到催情排卵的效果。2调换圈舍对久不发情并单独饲养的母猪,应及时调整到有发情母猪的圈舍合并饲养,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及周围环境的改变,同圈猪群的变化,有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作用。3调整营养水平空怀母猪因过肥或过瘦都可能不发情,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饲喂方式,如空怀母猪肥胖,应减少饲喂次数,或不喂精料,使空怀母猪…  相似文献   

18.
江苏地区鸭肝炎病毒血清型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DVH)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爆发,并已鉴定出鸭肝炎病毒有三个不同的血清型;即Ⅰ、Ⅱ、和Ⅲ型,为了研究和鉴定江苏地区鸭肝炎病毒的血清型,作者用从美国细胞收集库(ATCC)引进的Ⅰ型鸭肝炎病毒ATCC株和江苏地区分离到的鸭肝炎病毒JD株,分别免疫隔离饲养的家鸭,制备了高免血清,用ATCC株血清和JD株血清分别与ATCC和JD株作中和、交叉中和试验,用鸡胚作指示系统。发现ATCC株血清或JD株血清不仅能与同源的病毒发生中和作用,也能与异源的病毒发生交叉中和作用。用JD株血清接种1周龄的雏鸭,2天后用ATCC株攻毒,结果用JD株血清被动免液的雏鸭全部保护,对照组雏鸭死亡50%。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的结果,证明江苏地区流行的DVH的病原为Ⅰ型鸭肝炎病毒。本试验为DVH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鸵鸟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省某鸵鸟饲养场病死鸵它的脑、脾中分离出1株新疫病毒——鸵鸟ND99,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该场流行的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鸵鸟新城疫。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3日龄雏鸡内接种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测定,表明该分离株为缓发型毒株,其毒力弱于LaSota株。  相似文献   

20.
<正>在美国,曾经感染过相对温和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病毒的母猪可以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从而为仔猪应对更强毒株提供保护。PED病毒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感染了美国大约50%的猪群。在缺乏有效疫苗和标准控制规程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关于交叉保护免疫方面的措施和证据。根据"美国猪兽医协会"(AASV)的报道,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7个月前接触过较温和的PED毒株攻毒的母猪产出的3日龄仔猪对一种强毒力PED病毒分离株的反应。仔猪1周龄存活率为100%,而相比之下来自先前未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