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眼睛容易疲劳,有时会感到疼痛,睁不开双眼,视力出现衰退等现象。眼睛出现故障是内脏,特别是肝脏、肾脏衰退和老化的信号。因此,要想提高眼睛的机能,先决条件是使内脏机能得到恢复。为了增强肝脏和贤脏的功能,除了注意防止过量饮酒,过度疲劳之外,还可以通过摄取有益的食物来加以解决。番薯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提高消化器官的机能,滋补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果时期对柑橘叶片光合速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丽利 《浙江柑橘》2003,20(4):17-18
有报道指出,结果可以促进树体的生理机能,但在果实成熟时采果后,树体由于失去了“库”的调节作用,其生理机能往往有所衰退,使树体后期养分积累减少,而不利于当年的抗逆性和次年的开花、结果。本试验研究温州蜜柑树体在不同时期采收时采果前后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和果实品质变化情况,以便为确定最适采收期和为克服采果前后树体生理衰退生产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采收后花球衰老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衰老(senescence)是机体各个部分功能的衰退和老化的过程.Strehler认为衰老的概念分几种类型:原发性:衰老是随发育而出现的变化,是原发性改变;障碍性:衰老是机体异常状态,必须伴有某种机能障碍;渐进性:衰老是随着机体发育而出现的进行性较为明显变化,具有积累的性质,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普遍性:衰老是生命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生物也都逃脱不了的变化,因此衰老是普遍出现于机体、组织、细胞内部的代谢改变;也是直线的,缓慢进行的个体和组织功能低下而导致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减退.  相似文献   

4.
养老公寓作为一种为特殊人群提供特别服务的产品,设计应具有针对性,不仅要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空间、设备的设计,还要将医疗、保健的概念纳入其中。目前我国老年公寓建设中有针对性的老年环境设计基本没有,特别是相关配套景观建设严重缺乏。针对以上问题,以老年公寓的景观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建设具有综合感官体验景观环境的设想,将具体的5感设计方法纳入景观设计中,利用景观设计刺激老人日渐衰退的感官感受,延缓身体机能衰退、提高感官体验,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吉林蔬菜》2014,(1):28-28
如果长期缺水,人体各种脏器的代谢和功能都将出现衰退,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衰退更明显,首先,体内长期缺水,血容量减少,血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当心脏、大脑供血量不足时,引起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大脑缺氧而导致冠心痛。  相似文献   

6.
“上火”是人体机能出现失衡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称之为“上火”。所谓“火”则是形容身体某处因热性引起的病症。常常会伴随这口疮溃疡、牙龈肿痛、眼睛红肿等症状,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多有影响。秋季,则是天气变化较大的季节,气候干燥更容易发生嘴唇干裂、大便干结、小便发黄、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症状。要怎样在秋季“不上火”,下面为您介绍下日常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柑桔衰退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桂林、柳州、贺州等地一些桔园的温州蜜柑和沙田柚出现了一种春梢叶片扭曲畸形、植株矮化的病害——温州蜜柑矮化病和柚矮化病,近年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已有实验证明,该两病均由茎陷点型衰退病毒引起。而近年广西一些桔园出现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变圆、变扁,个头变小,有时果顶部出现放射状沟,枝条木质部产生严重茎陷点的症状,也是由茎陷点型衰退病毒引起。《柑桔衰退病》一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柑桔衰退病的“症状、寄主范围、病原、流行病学、诊断检测及防控策略”,对于读者认识和治理温州蜜柑矮化病和柚矮化病可能会有所帮助。因此翻译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是我省龙眼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龙眼在正常管理情况下,盛果期可长达50~60年,树龄可达百年以上。但多数龙眼园种植70~80年后,树体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产量递减。部分果园由于管理粗放、水土流失、积水、过量结果、台风以及病虫为害等原因,加速了衰老过程,新梢萌发力差,生长量小,健壮新梢少,枯老衰弱枝大量出现,产量极低。目前我市龙眼衰老树的面积达1,600亩,占投产面积的16%,而老产区江南公社登丰大队衰老树就有230亩,占该队总面积的18.4%。如何使龙眼衰老树在短时间内“返老还童”,  相似文献   

9.
引言西方早期梨的砧木研究集中在抗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Bur)Winslow,etal)的研究上。F.C 赖默曾经收集了欧洲原产的古屋和法明德尔以及亚洲的许多原始种作抗性砧木。五十年代随着新病害“梨衰退病”的出现,西部各州又重新对梨的砧木进行了研究。已经查明梨的衰退病是梨木虱在蛀食梨叶过程中将可能是类菌体的病原带给植株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吉林蔬菜》2008,(4):84-84
切忌过食生冷:暑热兼湿之时,天气炎热,汗出易多,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则伤脾胃。尤其是老人及儿童,老人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入,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湿互结,损及脾阳胃气,导致腹泻、腹痛之症发生。故夏季饮食忌过食冷饮,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或利湿、清暑之品,选择西瓜、  相似文献   

11.
交叉保护防治柑橘衰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 《园艺学报》2014,41(9):1793-1801
柑橘衰退病毒引起的茎陷点型和速衰型衰退病对世界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交叉保护是防治茎陷点型衰退病最有效的方法,也用于酸橙砧木速衰型衰退病的防治。从各国防治经验、弱毒株筛选方法、防治机理等方面对交叉保护防治柑橘衰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出综述,同时就现有交叉保护防治技术的不足和解决途径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防治柑橘衰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柑桔衰退病毒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桔主产区的重要柑桔病毒病害,对柑桔产业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柑桔衰退病在我国多个柑桔产区暴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给深入开展柑桔衰退病毒研究和有效防控柑桔衰退病提供参考,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报道,就柑桔衰退病毒的起源、类型、传播方式、蛋白功能、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茎陷点症状形成、蚜传机理,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衰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世界柑橘产业的病毒病害。随着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柑橘衰退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交叉保护技术是防治柑橘衰退病最有效的手段。现有研究表明,由于CTV存在复杂的株系分化现象,导致弱毒株筛选仍存在诸多困难。对运用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CTV弱毒株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同时就现有交叉保护防治技术的不足和解决途径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防治柑橘衰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核桃生产中,有些刚进入结果期或结果不久的树体,易出现抽枝力减弱,树势衰弱现象,严重的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早衰退现象。 1 核桃树早衰的原因 引起核桃树早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观察,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园艺》2020,(3):38-39
柑桔衰退病是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柑桔种植产业的发展。在于都选取了5个点的纽荷尔脐橙正常树和衰退病树,每个点分别测量了5株4年生的这两类树,测量项目包括树高、树幅、干周、结果个数、果的纵径和横径。经调查和分析,脐橙衰退病树的树幅、干周和果形指数(果纵径/横径)比正常树显著减小,衰退病树的结果个数比正常树极显著减少。柑桔衰退病严重影响了赣南脐橙的生长结果,使产量大幅下降,建议果园发现了衰退病树,立即砍除、补种苗木,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结球大白菜是典型的雌雄同花异交作物所以,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生活力衰退乃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不同性状其衰退速度和衰退程度是有显著差异的。本试验只就单株重、结球性和结实性等3个性状的衰退情况做了系统性的研究。试材选用帮色、生育期差异明显的3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即早皇白:白帮,生育期为45~50天。青帮河头纹:青白帮,生育期为80~85天。天津青麻叶:青帮、生育期为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溢彩 《中国果菜》2014,(9):24-25
随着电脑大量进入办公室,人们不得不重视电脑对办公环境的污染和对使用者健康的影响。长期使用电脑的你一定会感觉到眼睛酸涩不已,皮肤逐渐变粗,痘痘滋生吧。常用电脑,电脑荧光屏的频繁闪动对眼睛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让人出现流泪、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11,(4):26-26
电磁辐射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污染,它不仅会出现在手机上,家用微波炉、电脑、电视、空调、电褥子等都会放出电磁波。电磁辐射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头痛、失眠、心率不齐等。同时,对于有些人的眼睛可能产生影响,出现视力下降、皮肤病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生长需要大量的矿质元素,采取合理施肥补充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保证果树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若某种元素缺乏,就会出现生理机能紊乱,导致果树发生一些生理病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者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我省丘陵山地红壤柑桔园普遍存在土壤瘠瘦、酸、粘、结构差,易受旱害,单产低,产量不稳和盛产后易衰退等问题。六十年代曾推广挖大穴(或壕沟)、施大肥及幼龄桔园扩穴改土等技术;但对成年园的改土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77—1981年连续五年,采用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相结合方式,对成年低产、或盛产后出现衰退的柑桔园进行了改土培肥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