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该重视有机化学中“空间效应”的教学马秀琚(北京农学院基础部,北京102208)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学中,它们对化合物的性质都产生着重要影响。空间效应有时能削弱甚至抵消电子效应的作用,是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一般农业院校有...  相似文献   

2.
蔡渡江  王联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09-20510
依据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电子效应,将17种氨基酸(Pro、Gly、Cys除外)划分为供电子效应氨基酸、吸电子效应氨基酸、弱电子效应氨基酸3类。并计算了该分类情况下氨基酸二级结构的倾向性因子,为了更好的说明该分类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关系,经讨论得到一个最终的分类结果。该结果很好地说明了氨基酸对于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电负性的大小,离解能、杂化以及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等方面对酸碱强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类新型的氮正离子,探究N-酰基-N-烃氧基氮正离子与不同取代的芳香烃发生分子间的亲电取代反应。探讨了空间效应及电子效应对分子间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可望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新母核的化合物。该类反应的深入研究为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及修饰方面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验表明菲醌的两个羰基在反应性能上有很大差异 ̄[1],例如:本文试图从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玉米产量QTL的研究方法,QTL数目、位置、遗传效应及应用。在比较了多种利用QTL结果对杂种优势的解释的基础上,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杂种通过自组织理论而形成的最优基因表达调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玉米产量QTL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方面的概况。对玉米产量QTL的研究方法,QTL数目、位置和遗传效应及应用作了介绍。比较了多种利用QTL结果对杂种优势的解释。作者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一种基因效应在起作用。并提出杂种通过自组织理论而形成的最优基因表达调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米产量QTL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玉米产量QTL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方面的概况。对玉米产量QTL的研究方法,QTL数目、位置和遗传效应及应用作了介绍。比较了多种利用QTL结果对杂种优势的解释。作者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一种基因效应在起作用。并提出杂种通过自组织理论而形成的最优基因表达调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的时候,往往需要比较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影响通常可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理论来描述.因此,诱导、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揭示了有机化合物的许多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用这两个效应可以解释有机化学中的许多问题.本文就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作一些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从投资者意见分歧的角度对盈余公告效应进行理论解释,借鉴衡量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盈余公告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的股票市场表现出了明显的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效应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在研究期内,投资者意见分歧与股票组合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合物分子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有机分子的各个原子或基因是互相影响的。本文综述了有机分子中的电子效应以及电子效应对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卟啉类试剂质子化常数的测定对于研究其显色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用光度法测得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探讨了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对表观质子化常数的影响。取代基三氟甲基的间位引入降低了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与四苯基卟啉相比其显色灵敏度稍微降低,但增强了其空间位阻效应,在显色研究中有望提高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卟啉类试剂质子化常数的测定对于研究其显色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用光度法测得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探讨了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对表观质子化常数的影响。取代基三氟甲基的间位引入降低了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与四苯基卟啉相比其显色灵敏度稍微降低,但增强了其空间位阻效应,在显色研究中有望提高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共同比率效应.这个悖论可以用期望效用理论和预期效用理论来解释.特别地,Machina(1987)在期望效用理论单位三角形比较一对彩票,共同比率效应形成一个悖论.在预期效用理论单位三角形中,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保持平行,但是彩票的连线向内收敛,从而说明共同比率效应在预期效用理论可能是合理的,而不再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的经济效应问题,应用了结构变动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来解释由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城乡人口迁移规律。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实践理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在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经典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见解,如:上位性效应、遗传差异、QTL效应、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的杂合性、遗传振动合成、基因网络系统、基因结构变化、基因组互补、遗传平衡、活性基因效应等理论或假说,并列举了部分理论及假说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不作为犯尤其是不真正不作为犯历来是刑法理论中量刑争议的焦点,本文以义务违反标准来区分作为和不作为,并分析了不作为的行为性问题。在面对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问题时,以“保证人说”和“构成要件等值性判断标准”解决与罪刑法定中禁止类推解释原则的矛盾,阐述其可罚性问题,提倡用开放性构成要件理论解决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烷基具有双重诱导效应,它可因电负性大于氢而吸电,也可受极化而供电。本文根据许多实验数据指出,当官能团存在重健体系或电负性大于3或极化度大于6时都可能诱导烷基极化供电。所以烷基在烯、炔、醛酮、羧酸及卤代烃中以供电效应影响反应的进行。当醇作为酸时,烷基表现为吸电效应;当醇、胺作为碱时,烷基表现为供电效应。本文并从溶剂化角度对醇、胺的酸碱性表现为偏离烷基电子效应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杂种优势理论无法充分解释育种实践上的杂种优势的现象及原因.认为局部优势并不一定导致整体的杂种优势,已有的理论可以解释局部性状优势,但无法解释作为整体的杂种优势.对局部优势与整体优势的关系做初步分析,提出局部性状优势主要通过乘数关系组织为整体杂种优势的观点,认为乘教关系和乘数效应是整体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还就此观点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分析田间试验中位置效应的变异提高产量统计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近相邻分析技术分析了本校1995 ̄1996年度的小麦品比试验,解释了应用方差分析不能解释的位置效应。结果使应用方差分析没有显著处理效应的暴露出了显著的处理效应。说明了最近相邻分析技术的方法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