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rarum)能通过胃并定植于肠道,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益生作用。此外,由于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国内学者申请了诸多关于植物乳杆菌菌株专利。同时,近年来有关植物乳杆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也充分开展。另外,植物乳杆菌还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生产,包括功能性酸乳、发酵豆乳、干酪、功能性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中。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和内源性副干酪乳杆菌对蔗梢青贮有氧稳定性及品质的影响。选取ROC 22蔗梢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及布氏乳杆菌添加水平为0.05%、0.10%、0.20%进行青贮,稀释活化后的菌剂按为5 mL添加量喷施,阴性对照组(CK组)喷施5 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青贮。常温裹膜青贮30 d。结果表明,经过添加菌剂蔗梢青贮的稳定性和品质均高于对照组,添加副干酪乳杆菌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最高,难消化的木质素和半纤维含量明显降低,乳酸菌活菌数和产有机酸含量提升,霉菌得到有效抑制。研究表明,添加乳酸菌菌剂可以提高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改善青贮的霉变情况,且副干酪乳杆菌0.20%发酵组的蔗梢青贮的发酵有氧稳定性与青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通辽市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区自产的乳样中分离到29株乳杆前,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21株,玉米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孔杆菌、短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1株,另有3株没有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表达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的乳酸菌表达系统,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和神经节苷脂受体(GM1)结合活性,本研究将编码LTB蛋白的eltb基因片段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G-2中,构建重组质粒pPG-2-eltb,电转化于干酪乳杆菌393中。筛选获得重组干酪乳杆菌,应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方法鉴定LTB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与GM1结合活性。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可被LTB阳性血清识别。GM1-ELISA试验结果证实表达的LTB可与牛GM1特异性结合。表明LTB蛋白在重组干酪乳杆菌获得了表达,并且具有免疫反应活性和佐剂活性,为以LTB为分子佐剂研制乳酸菌黏膜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质粒提取研究具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已有多个有效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被报道,其中多数以乳酸球菌为研究对象,而植物乳杆菌质粒提取有效方法报道较少。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并优化已报道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得到了高效且适于平台期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的提取方法。通过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数和高拷贝质粒,为后续构建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所需供体质粒和受体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初步研究菊粉对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影响。在MRS 培养基中添加1%、2%、3%和4%的菊粉,测定2株菌生长的OD600nm位和pH。结果表 明,当菊粉添加量为1%时,促进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植物乳杆菌 生长OD600nm最高为2.799,pH从5.98降到3.59;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OD600nm最高 为3.051,pH从6.55降到4.74。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牦牛肠道乳杆菌的菌群组成,试验用MRS培养基对牦牛肠道黏膜样品进行乳杆菌分离、纯化,并采用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菌体形态观察和生化反应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牦牛肠道乳杆菌的菌群主要由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组成。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择南昌某兔场养殖的的獭兔,从十二指肠中分离出多株乳酸菌,对其中7株优势菌用常规生化法结合分子鉴定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7株优势菌均为G+杆菌,生化特性与乳杆菌相符,分子特性与唾液乳杆菌相符。结论:7株优势菌均为唾液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为獭兔肠道的优势常在菌。本试验可为开发獭兔源益生菌制剂提供优质的后备菌株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新疆乌鲁木齐传统酸奶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传统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从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4种乳酸菌。乳杆菌属有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弯曲乳杆菌;肠球菌属有屎肠球菌、坚强肠球菌、肠道肠球菌、乳酸肠球菌;链球菌属有嗜热链球菌和黄连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选择性计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C培养基只能计数干酪乳杆菌,MRS-水杨素(或山梨醇)培养基可以计数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而MRS培养基可以计数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于是通过减法原则就能从混合物中单独计数它们。另外,MRS-NNLP培养基也可用于选择性计数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 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 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 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乳杆菌是乳酸杆菌的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各类发酵食品中。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肠道微生物的一员,由其生产的发酵食品的发酵作用与其对人体的益生作用使得植物乳杆菌逐渐成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阐明微生物环境适应性及发挥有益功能等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和组学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克隆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DPP8的胆盐水解酶(BSH)基因,并在干酪乳杆菌(L.casei)CECT5276中对其进行表达.通过PCR技术克隆L.plantarum DPP8的BSH基因,然后将该基因重组到L.casei表达载体pMJ67-sp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MJ67-sp-BSH,再...  相似文献   

14.
以33株具有潜在抑制真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基础发酵剂复配制备酸乳,通过测定发酵酸乳在敞口室温条件下贮藏期间霉菌、酵母菌的菌数变化及酸乳的酸度,筛选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的植物乳杆菌.结果表明:初筛所得9株植物乳杆菌(IMAU80152、10156、80091、50045、10155、80106、10216、10996、10239)可明显抑制真菌生长,复筛出IMAU80091和IMAU80106在酸乳中酸度变化程度显著低于其他菌株及商业保鲜菌(P<0.05),当上述2株菌以1∶1复配发酵时抑制酵母菌效果显著优于商业保鲜菌(P<0.05).复配发酵的酸乳样品贮藏21d后,滴定酸度为(138.24±1.19)°T,显著低于商业保鲜菌组(146.41±1.18)°T(P<0.05).IMAU80091和IMAU80106复配组合可有效抑制货架期内酸乳真菌污染,具有作为生物保鲜菌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16S rRNA全长序列鉴定植物乳杆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标明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活菌胶囊中分离到一株乳杆菌Lal菌株,利用16S rRNA全序列分析法和传统分类法对Lal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表明:Lal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种新株系,该菌株现在已经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收录保存,编号为ASl.2986。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呼伦贝尔草原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旨为筛选出优良乳酸菌菌株。以4个地区不同群落牧草的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并采用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了鉴定。菌株DME53为草乳杆菌,DMG108为干酪乳杆菌,DMC80为植物乳杆菌,DMG138为短乳杆菌,DMG139为戊糖片球菌;其中菌株DMG138为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余4株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除DMG139在40和45 ℃下生长微弱外,其余菌株均在5~45 ℃不同温度条件下, 3.0%和6.5% NaCl培养液中良好生长。除菌株DME53在pH 3.0下不能生长外,其余菌株均在pH 3.0~8.0条件下良好生长或微弱生长。菌株DMC80具有产酸能力较强、发酵速率较快、耐酸、耐低温等特性,可作为制备适用于呼伦贝尔地区青贮饲料菌制剂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获取生物抑霉的优良菌株以及为质量安全青贮饲料生产提供高效菌剂。从青贮饲料、酸奶以及奶豆腐中分离纯化出乳酸菌和霉菌,并且通过双层平板法对具有抑制霉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筛选,测定其上清液抑霉效果;采用蛋白酶处理和高温处理法分析乳酸菌抑霉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乳酸菌和霉菌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黄曲霉菌,且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蛋白酶处理对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有不同影响,而加热处理并不改变其抑菌效果。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肽类等,并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了在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62.77±0.59)kg的北京黑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酪乳杆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阉公猪与母猪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冻干制剂(每千克饲粮中有效活菌数为2.0×10^9 CFU)。在试验猪平均体重为92 kg时,选择20头猪进行屠宰,采集空肠和结肠中的消化物,用于分析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提高了空肠中厚壁菌门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Terrisporobacter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中拟杆菌门、乳杆菌属和未标记拟杆菌目_S24-7_群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酪乳杆菌组结肠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降低了空肠中山嵛酸和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结肠中棕榈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北京黑猪育肥阶段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减少了空肠中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结肠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结肠中乳酸的含量,提高了丁酸的含量;提高了空肠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了结肠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肠道内的这些变化有利于猪群健康和生长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